段雪妮
摘 要:隨著社會文明的發展以及人們對博物館認識的不斷深入,當代博物館不僅有收藏、研究和教育的功能,也逐漸成為信息中心、公共交流、休閑娛樂和文化的載體。近年來,與博物館相關的各方面資訊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如蘇州博物館的文創產品登上央視財經欄目,上海博物館的親子活動也吸引了大量觀眾,這些社會現象說明博物館已經融入到我們的生活中,成為人們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關鍵詞:博物館;青少年;教育
青少年是社會最為保護和關注的群體。博物館教育活動也常以青少年為目標群體,通過對教育特展的研究,得出以下幾點對博物館與青少年教育的一些看法和認識。
1 博物館的青少年教育具有豐富的展覽形式和內容
博物館內豐富的藏品和特殊的環境都成為博物館的教育資源,博物館的文物展示實質上是一種文化知識的展示,為青少年教育提供了豐富廣泛的資源。以蘇州博物館的“1509、與誰同坐”特展為例,此次展覽完全以青少年群體為目標觀眾,以明代中葉吳門畫派為歷史背景,根據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身心特點,設置相對應的觀展任務,在情景復原的展廳,以六項人文學科基礎知識為內容,采用了文物復原的方法,包括國畫顏料、明代服飾、蘇作家具、蘇作雅扇。除此之外,上海博物館舉辦的“色落花開——手工扎染”動手實踐活動和不同地區的文化考察活動,這些活動都體現了博物館教育形式的多樣化。
2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活動提高了博物館的服務水準
博物館作為非盈利性的文化機構,以服務來吸引觀眾也成為博物館提高影響力的手段。以蘇州博物館的“1509、與誰同坐”特展為例,展覽中沒有使用一件文物作為展品,所有的展品都是采用復制品和現代工藝品。其目的是為了盡可能拉近展示內容與青少年觀眾的距離,便于他們全面參與展覽,使青少年在愉悅自在的狀態下進行參觀和學習。同時,蘇州博物館在活動中還通過網上預約的方式限制人流,就是為了營造和維護博物館內與展覽相關的文人氣氛和環境。這些特殊的方式都體現出蘇州博物館高水平的服務。這次活動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和網友的稱贊,提高了蘇州博物館的影響力。
3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活動提高了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博物館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對其概況、特色等進行宣傳,加強了人們對博物館的了解,激發了游客的興趣。博物館通過舉辦各種社會教育活動,提高了自身的社會影響力。上海博物館是通過別具特色的社會教育活動和展覽提升社會影響力的成功案例。
在上海博物館配合特展開展的社會教育活動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其中以青少年為對象的活動主要是開展相關的課程。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點進行課程設計,包括課本、課件和教案。上海博物館舉辦的親子夏令營、“紀傳·史記”親子展、親子音樂會“百物之聲”等活動,通過創新的理念結合先進的科技手段,用沉浸式體驗帶領孩子品味歷史,于聲樂中穿插文物講解,傳達出歷史文化內涵和價值。這些獨具特色的活動迅速吸引了群眾的眼球,也使上海博物館成為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綜上所述,為順應社會文化發展的趨勢,我國博物館逐漸成為群眾文化開展的活動基地,不斷發揮其社會教育功能,博物館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從蘇州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開展的青少年教育活動可以看出,博物館中不僅陳列著優秀的文化遺存,還可以讓青少年進行體驗式和實踐式的學習,這種學習的效果遠高于以學科為框架的學校教育,可以更好地發揮出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
青少年是社會最為保護和關注的群體。博物館教育活動也常以青少年為目標群體,通過對教育特展的研究,得出以下幾點對博物館與青少年教育的一些看法和認識。
1 博物館的青少年教育具有豐富的展覽形式和內容
博物館內豐富的藏品和特殊的環境都成為博物館的教育資源,博物館的文物展示實質上是一種文化知識的展示,為青少年教育提供了豐富廣泛的資源。以蘇州博物館的“1509、與誰同坐”特展為例,此次展覽完全以青少年群體為目標觀眾,以明代中葉吳門畫派為歷史背景,根據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身心特點,設置相對應的觀展任務,在情景復原的展廳,以六項人文學科基礎知識為內容,采用了文物復原的方法,包括國畫顏料、明代服飾、蘇作家具、蘇作雅扇。除此之外,上海博物館舉辦的“色落花開——手工扎染”動手實踐活動和不同地區的文化考察活動,這些活動都體現了博物館教育形式的多樣化。
2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活動提高了博物館的服務水準
博物館作為非盈利性的文化機構,以服務來吸引觀眾也成為博物館提高影響力的手段。以蘇州博物館的“1509、與誰同坐”特展為例,展覽中沒有使用一件文物作為展品,所有的展品都是采用復制品和現代工藝品。其目的是為了盡可能拉近展示內容與青少年觀眾的距離,便于他們全面參與展覽,使青少年在愉悅自在的狀態下進行參觀和學習。同時,蘇州博物館在活動中還通過網上預約的方式限制人流,就是為了營造和維護博物館內與展覽相關的文人氣氛和環境。這些特殊的方式都體現出蘇州博物館高水平的服務。這次活動深受青少年的喜愛和網友的稱贊,提高了蘇州博物館的影響力。
3 博物館青少年教育活動提高了博物館的社會影響力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博物館利用先進的網絡技術,對其概況、特色等進行宣傳,加強了人們對博物館的了解,激發了游客的興趣。博物館通過舉辦各種社會教育活動,提高了自身的社會影響力。上海博物館是通過別具特色的社會教育活動和展覽提升社會影響力的成功案例。
在上海博物館配合特展開展的社會教育活動中,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其中以青少年為對象的活動主要是開展相關的課程。根據青少年的身心特點進行課程設計,包括課本、課件和教案。上海博物館舉辦的親子夏令營、“紀傳·史記”親子展、親子音樂會“百物之聲”等活動,通過創新的理念結合先進的科技手段,用沉浸式體驗帶領孩子品味歷史,于聲樂中穿插文物講解,傳達出歷史文化內涵和價值。這些獨具特色的活動迅速吸引了群眾的眼球,也使上海博物館成為最受歡迎的博物館之一。
綜上所述,為順應社會文化發展的趨勢,我國博物館逐漸成為群眾文化開展的活動基地,不斷發揮其社會教育功能,博物館的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從蘇州博物館和上海博物館開展的青少年教育活動可以看出,博物館中不僅陳列著優秀的文化遺存,還可以讓青少年進行體驗式和實踐式的學習,這種學習的效果遠高于以學科為框架的學校教育,可以更好地發揮出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