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波
要想真正意義上確保水稻能夠高產高質,就必須結合具體情況,積極有效的選取更優良、更適宜的水稻品種,在種植過程中及時有效的加強水稻的田間管理,通過更科學有效的技術手段處理病蟲害問題,使病蟲害得到根本上的防治。然而,現階段我國很多地區仍然沿用傳統意義上的水稻種植技術,特別是在病蟲害防治技術和管理技術上不夠科學規范,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造成水稻種植產量和質量嚴重下降,使人力物力財力造成極大浪費,嚴重降低水稻的種植效益。
從根本上來講,水稻的產量和質量,與國計民生有著極大的關聯性,和人們的切身利益密切相關,所以,必須要從根本上提升水稻產量和質量,使其種植效益得到根本上的提升,針對這樣的情況,就需要著重分析和探究水稻的種植情況,及時有效的歸納和總結相應的管理經驗,特別是在田間管理過程中,一定要認真分析病蟲害防治相關內容,遵循“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以此使病蟲害得到科學合理的防治,提升自動化管理程度,切實提升水稻的規模化效益。
1、水稻種植技術的詳細分析
①選擇品種
從整體上來看,水稻品種有多種類型,在選擇品種的過程中要結合特定地區的具體情況以及地形特點等,而選擇相對應的水稻品種。在選擇品種的過程中,要確保該水稻品種具備十分明顯的穩產,高產,抗倒伏,抗病等相關性能,與此同時,還要有特別顯著的抗酸堿性能,而且對環境的適應力較強,水稻品種要選擇稻粒飽滿,高純度的。要合理的使用人工鹽水以及機械進行水稻品種的精細選擇,并選擇更科學合理的手段,使品種盡可能優良高質,然后再結合具體情況添加相對應的農藥,使其充分攪拌,通過這樣的方法進一步提升水稻品種的抗蟲害能力。在拌種完畢之后,要進行相對應的晾曬,使拌過的種子在陽光下自然曬干,以此有效提升水稻種子的吸水能力,進一步促進其高產高質。
②播種育苗
根據種子的實際情況進行操作,苗床放置的方向是以東西為主,同時,與覆蓋膜的實際寬度相結合,使苗床寬度得到及時有效的調整,通過這樣的方法,在最大程度上確保苗床與苗床之間的深溝有更顯著的排水功能。使苗床內土壤平坦,適中的滲水性,在準備好的苗床上播撒種子,然后將一層薄膜鋪在上面,這樣可以有效的保存苗床內土壤的溫濕度,使種子能夠更快更好地生根發芽。
③插秧
將秧苗移栽到水稻田中,要保證水稻秧苗之間有適當的距離,并且保持均勻,在插秧的過程中涉及兩種方法,分別是:機械插秧和人工插秧。機械插秧效率更高,更適合在大規模的種植地中進行使用。
④科學施肥
插秧結束之后,要有針對性的進行施肥,確保其科學性、合理性,為水稻提供充足的養分給水稻,要根據土壤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施肥,對施肥的時間以及類型要合理的選擇確定,使水稻秧苗能夠健康的成長,施肥過程中要對分蘗、調控、孕穗等主要階段進行有效的管理,在施肥的過程中要確保肥料用量符合既定的要求,不能過高或者過低,確保水稻生長有更大程度的肥力支持。
⑤灌溉管理
為了在最大程度上確保水稻苗可以茁壯成長,必須要結合具體情況,及時有效的實施田間灌溉管理。在育苗期間,秧苗密度相對來說比較小,同時,小苗對外界環境不同的變化較為敏感,因此,在這個時期不宜進行灌溉管理。等到了抽穗開花階段,水稻秧苗會出現快速生長的現象,這個階段對水量的需求會非常大,所以必須要對這個階段的灌溉增加次數,從而確保水稻秧苗可以有充足的水分。
2、水稻病蟲害防治技術分析
①在實踐過程中貫徹落實相關的病蟲害防治原則
在實踐過程中,針對水稻進行病蟲害防治,要切實有效的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在病蟲害的具體防治環節,其主要內容是進行物理防治,不能過于依賴化學藥物,要深刻認識到,噴灑化學藥物盡管可以更快速的處理病蟲害問題,但是,同時,化學藥物也會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水稻產量以及質量,因此在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進一步提倡和踐行無公害防治技術,水稻栽培人員要具備這樣的理念,使現代化的更綠色環保的病蟲害防治技術得到更有效的落實。
②蟲害防治措施
在水稻蟲害的防治過程中,要著重關注稻螟蟲,卷葉螟等蟲害的防治,要從根本上有效認識到,幼蟲鉆進水稻葉鞘,在這樣的情況下,會嚴重破壞了水稻的莖部,針對水稻螟蟲的預防治理方法是,用180毫升的殺蟲雙加上160毫升的殺螟松乳油,混合后噴灑到病的水稻苗中,這種方法對于防治水稻螟蟲侵害有著很好的效果。在卷葉螟的預防治理階段中,可用敵百蟲晶體加入水,合理的配比是2:1的比例,充分混合后,在夜間進行噴灑,這樣能夠更有效的處理害蟲。
③病害防治的方法
水稻的病害主要包括紋枯病,稻瘟病,爛秧病等。其中,這種病害不受季節的限制,秧苗如果感染發病,葉尖會變成紅褐色,水稻莖部會變成灰褐色,出現這種現象,必須要采取有效的治理方法,否則秧苗會很快死亡。對于稻瘟病主要防治措施有:選擇出抗病性能強的水稻品種,在抽穗階段,噴灑30%稀釋后的稻瘟靈乳油發病的秧苗上,這種治療方法得到的效果較為理想。對于文枯病的預防治理的方法是,將井崗霉素稀釋后,灌溉在稻田里,通過這種方法能夠有效實現病害防治。
在水稻種植之前,要選擇抗病蟲害能力更顯著的水稻品種,確保該優良品種符合特定的土壤條件和自然氣候等相關因素,并及時進行浸種、曬種等操作,有針對性的選擇更科學合理的薄膜覆蓋方式,做好田間和灌溉管理等等,定期巡視稻田,確保更及時有效的發現病蟲害,從根本上著重做好稻瘟病,卷葉螟等相應的預防治理工作,確保為水稻生長提供更良好的環境和養分。在整個過程中,要貫徹落實“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基本原則,都是進一步引進和利用更先進的病蟲害防治技術,采取更科學合理的田間管理措施,在管理過程中增加耐心和細心,在最大程度上確保促進水稻實現高產。
(作者單位:154244黑龍江省蘿北縣軍川農場興川管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