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興
隨著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進步,人們對于物質生活的享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們在“食”上更加追求口感和美味。在此背景下,干面南瓜作為一種新品種出現在大眾視野中。而農民如何提高干面南瓜的高產栽培技術,培育出優質的干面南瓜,既滿足了社會人民的需求,又提高農民的收入,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課題。基于此,本文針對干面南瓜高產栽培技術做出簡要分析。
1、干面南瓜的品種及播種期
品種分類:南瓜是我國重要的農作物之一,也是人們最常食用的食材之一。南瓜的品種可以分為很多種。按照南瓜的成熟時間來分,可以分為早熟、中熟、晚熟;按照果實的成熟度來分,可以分為大南瓜和小南瓜;按照果實的狀態來分,可以分為長南瓜和圓南瓜;按照最終的類型來分,可以分為食用、觀賞、嫁接等。
播種期:一般來說,南瓜的最佳播種期在每年的2-3月份,農民可以在前年冬天將南瓜種子進行栽種,并且將土地整理平整,充分施肥。這樣南瓜種子有一個良好且溫暖的生長環境。之后農民在5-6月份要注意持續施肥、除草、翻土、澆水,照料好這片南瓜播種地。南瓜是一種適應環境較強的農作物,生長速度快,管理相對來說比較容易。但是,因為南瓜的根系較為發達,所以在此期間要注意防止養分的流失。
2、優質的干面南瓜高產栽培技術
(1)整地與施肥的技術要到位
雖然南瓜對于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不需要人們特別精細的管理。但是,農民在種植的時候,也要注重南瓜土地的平整和施肥的技術。由于南瓜特有的性質,土地選為壤土最為合適。如果采用爬地栽培技術,一般行距控制在2-3米,每株的距離在0.6米左右;若采用搭架栽培技術,行距一般在1.5-2.5米,每株的距離在0.8米左右。并且在栽種之前和栽種過程中,一定要做好施肥的工作,注意肥料的質量。
(2)播種與育苗的時間要掌握
2月下旬播種育苗,將種子放入55℃溫水中,邊浸燙邊攪拌,待水溫降到30℃時浸泡4-6小時,搓凈種皮上的黏液后,用濕布包好放入25-35℃條件下催芽,36-48小時后,芽長0.5厘米即可播種。播種前整好苗床,澆透水,做成(7-10)厘米X(7-10)厘米的小方格,然后將種子平放在方格中,上蓋營養土1-2厘米厚。也可用72孔育苗盤育苗,裝盤前用清水噴灑營養土,使其含水量達70%。營養土裝至離缽口1厘米處,每育苗杯播1粒發芽的種子,上覆2厘米厚的膨化蛭石。然后用地膜蓋嚴育苗盤,密封苗床。播種后保持晝溫25-3(TC,夜溫12-15℃。當有20%左右的芽開始頂土時,再撒0.6厘米厚的細潮土保墑。出苗后,放風降溫,白天20-25C,夜間10℃左右。3葉1心時,全株噴灑乙烯利2500倍稀釋液,促使瓜苗雌花早開,幼瓜早結。
3、定植要將理論與技術相結合
在南瓜定植的過程中,農民要將理論與技術相結合,以理論為指導,實行高效的南瓜定植。一般情況下,想要保證干面南瓜的高產量,在定植時可以在南瓜生長出3-5片葉子時,選擇晴天的條件下進行種植,在定植的過程中,必須要選擇健康的、無病害的小苗,這樣可以有效防止病毒的傳染,保證南瓜的高產量栽種。定植對于深度有一定的要求,普遍控制在與地面持平,在澆水時一定要澆透,防止爛根的情況發生。
4、肥水管理
南瓜定植時澆灌一次,其后促進壯苗,一般不需要灌水。伸蔓后,結合澆水進行追肥,可施500~1000千克的腐熟糞肥,或15~20千克的速效氮肥,肥料的追施要少施、勤施,要注意預防燒根及肥害。在南瓜果實座住后再進行澆水追肥1~2次。
5、支架及壓蔓的過程要慎重
支架及壓蔓的操作一般適用于小南瓜的類型,小南瓜的種植會有一些困難,因此一定要采用支架或者壓蔓的技術。但是,在支架或壓蔓的過程中一定要多加注意,掌握方法和技巧。一般是從南瓜的7-9片真葉處開始壓蔓,約4-5篇葉子進行一次壓蔓,注意不要在南瓜生長處壓蔓,影響南瓜的生長質量。
6、人工輔助授粉的技術
采用人工授粉的方法,可以防止落花,提高座果率。授粉要在晴天上午進行,用開放的雄花在雌花柱頭上輕輕涂抹,以達到授粉的目的。人工授粉可以一般在上午的8-10點之間進行,這一期間可以達到人工授粉的最大效果。要在當天開花的雄花上采集花粉,將花藥放在雌花的柱頭上,保證人工授粉能夠發揮其最大價值。
7、要做好病蟲害的預防及醫治
南瓜栽培人員必須要利用現代的科學技術來優化病蟲害防治工作,可以借助物理機械法,對南瓜進行病蟲害綜合治理。物理機械法主要依靠的是:依靠空氣濕度、紅外線、放射能量等因素,通過對物理知識和物理原理的科學應用,來加強南瓜栽培的病蟲害綜合治理效率。在物理機械法應用的同時,要結合生物防治方法,生物防治法主要是指通過病蟲害的天敵來進行綜合治理,正確的掌握生物之間的食物鏈關系,利用食物鏈關系來完善南瓜的病蟲害結構,要知道,病蟲害都有自己的天敵,只要牢牢把握這層天敵規則,就能很好地對南瓜栽培進行病蟲害綜合治理。只有做好了干面南瓜的病蟲害防治工作,才能夠保障南瓜高產量的生長環境,為干面南瓜高產栽培技術提供堅實的保障。
(作者單位:152400黑龍江省慶安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