術楠儉
油豆角是一種優質的豆科類蔬菜作物,在中國東北地區夏季餐桌上是常見的蔬菜品種,受到了當地人民群眾的廣泛喜愛。其外觀翠綠色,并且纖維少,肉質脆嫩,富含豐富的營養物質,其中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就有18種之多,可謂營養豐富,渾身是寶。因而油豆角深受東北消費者乃至其他地區消費者的喜愛,近些年來種植者有增無減。
一、油豆角優質高產栽培條件
1、生長環境的溫度條件
據科學表明,最適合油豆角生長的溫度為18-26℃,只有將油豆角的生長環境溫度控制在這個區間范圍內,才能保證油豆角的高產。在種子階段,油豆角萌發期溫度要控制在8℃-38℃的區間,以保證油豆角種子順利發芽。幼苗階段的溫度則不能低于13℃。在油豆角開花結莢期,生長環境溫度若是低于15℃或者是高于30℃,則會導致油豆角的結莢效果變差。
2、生長土壤水分條件
油豆角在發芽期間需要的水分重量等同于其種子自身的重量。對于油豆角生長土壤中水分的控制,要保持在適當的范圍之內。相比于土壤干旱,油豆角在生長的過程中更害怕空氣過于干燥。油豆角在結豆莢的階段如果空氣過于干燥,會難以形成豆莢。
3、生長光照需求條件
油豆角的成長光照需求要弱于茄果類的光照需求。在油豆角的成長過程中,光照時間的長短不會過多影響到油豆角的產量。油豆角中僅存部分品種,對短日常有著較高的要求。
4、生長土壤質量條件
油豆角在生長的過程中,對土壤的質量的條件不是非常的高。最適應油豆角的栽培土壤是壤土以及沙壤土,其中壤土的通透性越強越利于油豆角的生長。對于油豆角生長中的施肥比例,應該遵循磷、氮、鉀=1:1.5-2:2的比例進行施肥,以能獲得最佳的生長土壤質量。
二、油豆角的品種
豆角的品種繁多,其中大致可以分為兩類,分別是蔓生型以及矮生型。相比于蔓生型,矮生型的油豆角生長周期較短,大約在6-7周左右便可收獲;而蔓生型豆角的收獲周期則是在9-10周左右。矮生型豆角的收獲期是在2-4周左右;蔓生型豆角的收獲期則是在5-7周左右,產量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高的。豆角中生產較好的品種繁多,例如紫花油豆角、花生米油豆角、一棵樹等等。
三、播種時間
5月上中旬直播。露地要干籽直播,防止春季低溫或夏季高溫條件下爛種。對于油豆角的種子處理方式,一定要做好處理計劃。在進行種植之前,要對種子進行處理,以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具體可以關注種子是否有霉變現象、有無蟲害問題、種子的顆粒是否飽滿、種子外形是否存在殘缺,針對上述現象進行種子的篩選,以能獲取到健康的種子。在將種子挑選出來之后,曬兩天種子,以確保種子的發芽效果能更好。
對種子的處理工作,首先要用福爾馬林溶液進行浸泡,浸泡時間控制在二十分鐘左右即可。在浸泡結束后,利用清水將種子沖洗干凈,并放在通風處晾干。在進行播放前的兩天,使用清水進行浸泡,浸泡時間控制在4個小時左右,隨之撈出保持在25℃的環境中進行催芽活動。配比營養土的比例為:田園土:有機肥:大糞面=6:3:1,在加上根瘤菌肥和長效生物復合肥。將營養土和肥料進行充分攪拌之后,裝入營養缽中。平均每畝地要用到45平方左右的苗床,大約為5公斤左右的種子。
四、栽培方法
起65厘米標準壟,在壟上開勾進行點播,每穴3-4粒種子,覆土3-4厘米,稍加踩壓。在播種種子的過程中,要保持豆角成秧之后間距在26厘米左右。在進行播種之前要觀察土壤濕度情況,如果土壤過于濕度不適合播種,要及時的用水澆灌,達到所需濕度后再繼續播種。
五、油豆角生長過程管理原則
1、溫度控制:在油豆角的緩苗階段,晝間溫度要控制在29℃左右,夜間溫度則要控制在16-21℃左右。油豆角生長階段的晝間溫度要控制在25℃左右,夜間溫度則需要控制在14℃-17℃左右。
2、肥水控制:前期控制灌水,伸蔓期結合灌水畝追磷酸二銨10公斤,進入結莢期后,保持每十天澆水一次。每二水畝追加施肥十公斤的磷酸二銨。在葉子表面噴0.2%的磷酸二氫鉀,隔2水畝追施磷酸二銨10公斤。結合打藥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鉬酸銨占比0.02,以及0.3占比的尿素。
3、通風控制:油豆角栽種之后要保持一周內不得通風。在一周后通風時要在豆角棚內圍上高五十公分額薄膜,以防止防風的過程中油豆角苗遭遇冷風侵襲。在油豆角栽種的前期階段,大棚內中午溫度超過三十度時要進行放風活動。直至豆角開花階段,要保證棚內的溫度控制在24℃上下,在豆角開花期間,棚內溫度要低于27℃,種植時要根據棚內溫度及時進行放風工作。
六、防治病害、蟲災工作
1、病害及處理方式
(1)銹病
一般情況下,油豆角生銹病主要體現在油豆角的葉子上。其病狀是以在葉片上形成棕黃的斑點,由淺變深的過程中,逐漸凸起形成包狀,在經過一段時期的發展后逐漸形成黑色。在銹病出現的前期階段,可以配備粉銹寧500-600倍液,以噴灑的方式,每隔1-2周噴治一次,以有效制止銹病的發展。
(2)疫病:疫病通常是在油豆角的莖蔓部形成。特別是在油豆角的根部。前期狀況是形成暗色斑點,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救治,后期會圍繞莖部產生萎縮現象,直至病變部位以上的枝葉全部枯萎。在疫病形成的初期,及時噴灑敵克松500-600倍液3到4次,即可得到有效救治。
(3)葉霉病:油豆角在生產的過程中,葉霉病的形成初期是體現在葉子和豆莢上,通過生成紫褐顏色的斑點進而擴增成大面積的圓形褐色斑塊。在發現該病害的初期階段,可以采用葉斑凈、硫懸浮劑以及施保功等多種藥劑進行防治。
2、蟲害防治蚜蟲:菜青蟲、甘藍夜盜、紅蜘蛛:使用藥液進對油豆角的葉子背面進行重點噴灑,也能有效制止蟲害發展。可以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進行施藥,施藥距采收間隔30d以上。
七、采摘油豆角
在油豆角成長完成后,要進行及時的采收工作,以能保證最大的采摘量。值得注意的是,在采摘的過程中,動作要盡量輕柔,以免傷及到油豆角的葉子和植莖。
(作者單位:161499黑龍江省嫩江縣農業農村局綜合執法大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