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文讀思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了我國養殖業的發展。而在牛養殖中,會時常受到各種疾病的影響,給牛養殖業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在養殖過程中,高熱癥狀疫病就愛噢誒常見,具有發病率較高、死亡率較高的特點,會影響廣大養殖戶的經濟效益。當牛群患有該疾病時,會在短期內蔓延,那么如何對該疾病進行鑒別與防治,也就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一個問題。
一、高熱癥狀疫病的鑒別分析
1、疫病類型
經過相關研究表明,牛群之所以會患有高熱癥狀疫病,是由多方面原因所引起的。通常情況下,以下兩種致病因素較為常見,一種是藍舌病病毒;另一種是牛病毒性腹瀉。藍舌病的發生是由藍舌病病毒所引起的,該病屬于一種較為典型的高熱癥狀疫病,在臨床表現中,其發病致死率高達90%,這就給廣大養牛戶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此外,當含有該疾病之后,牛群會出現腹瀉的情況。
2、臨床表現
在臨床治療過程中,當牛群感染疾病之后,通常會呈現以下幾種癥狀:(1)發熱癥狀。其溫度會超過40攝氏度,而且會持續一星期高溫不退,許多牛還會出現呼吸道炎癥狀。在對高熱癥狀進行確診時,為了保證檢測的準確性,需要對牛體溫的測量方式進行控制,一般在以下兩個時間段對牛的體溫進行檢測,一個是上午的8~9點,另一個則是下午的4~5點。需要以牛的實際情況為依據,對牛溫度的上限進行確定。通常而言,正常牛犢的溫度在38.5℃~39.6℃,青年牛的溫度則處在38~39.6℃的范圍內,至于成年牛,其溫度則處在38~39℃的范圍內。(2)當牛感染該疾病之后,會出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癥狀。并且牛的運動量比較小,如果情節嚴重的化,牛體會出現肌肉震顫的癥狀。
二、診治原則
1、及時治療的原則
在對牛只進行診療時,需要堅持及時治療的這一原則,否則會錯過最佳治療期。與此同時,需要對用藥的方法進行注意,盡可能使用高質量的藥品,在用藥過程中,需要以牛的病情發展情況為依據,以實現對用藥量的科學控制,切忌過多,也不能夠過少。在治療該疾病之時,需要防止出現頻繁換藥的情況。當牛的病情被控制后,還需要繼續進行用藥。
2、中西結合的治療原則
要想更好的治療高熱病,就需要做到對癥下藥,以提升治療的效率。在治療過程中,除了需要正確的用藥,還需要對病牛進行一定的輔助治療,例如提供足夠的水分、糖、鹽等,并重視對病牛的護理。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提高治愈的效果,還可以使用青竹葉或者是蘆葦根等中藥。那么通過這種中西結合的方法,能夠使治療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升。
3、便秘型治療方法
在對便秘型病牛進行治療時,可以采用以下幾種對策:(1)患病期間,對病牛給予補液鹽水,這樣能夠起到通便的作用,可以促進病牛的血循環。此外,還能夠使病牛朝著良性的方向發展。(2)對于便秘嚴重的病牛,需要短時間內使用淡皂開展加壓灌腸,在幾分鐘之后,再將含有0.5%新斯藥物注射于病牛肌肉之中。如果病牛的體型較大,那么可以用鹽類泄劑對其進行灌注。在5~8h后,若病牛依舊未排便,那么可以使用新斯明藥物。
4、消化不良型的治療方法
如果病牛出現消化不良的情況,則需要將微生態制劑加入到病牛的飲水之中,或者是加入到飼料之中,然后飼喂一些有助于其消化的食物,如青菜以及青草等。此外,還可以反骨煤渣以及碎石等,讓病牛去進行啃咬,這樣能夠促進病牛的唾液分泌。如果病牛的食欲較好,那么可以對其進行玉米顆粒的飼喂,也可以在飲水之中加入胃酶合劑。若病牛不僅消化不良,而且還有便秘的癥狀,那么還需要對其進行便秘治療。
三、防治措施分析
1、對于牛藍舌病所引發的疾病防治
上文曾提到,牛之所以會出現高熱癥狀,有一份原因是年藍舌病所引發的,而對于這種情況,飼養人員需要采用抗生素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使用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在治療過程中,需要使用消毒液來對病牛的空腔進行清洗,并對病牛的牛蹄進行清洗。除了藥物進行治療,還需要重視日常的防治,例如做好日常牛舍的環境消毒工作。若發現有牛只感染該疾病,則需要立即將其宰殺。
2、對于牛病毒性腹瀉所引發的疾病防治
如果發生牛病毒性腹瀉感染時,飼養人員可以使用磺胺類藥物進行治療,也可以使用抗生素類藥物進行預防,這樣可以預防牛疾病的并發速度。此外,也可以利用補液療法來加快病牛的恢復。在對牛病毒性腹瀉的治療中,因為并沒有徹底的有效治療方法,所以在飼養過程中,如果發現有病牛染病之后,需要對該病牛進行隔離,以防止其他牛受到感染。在對該疾病進行治療時,一般會通過前期的預防工作來減少牛群的染病概率,例如,做好牛群的免疫接種工作,使牛群的免疫力得到增強。
3、對于牛流行熱病所引發的疾病防治
當發現牛流行熱病之后,飼養人員需要立即對牛場進行消毒處理,要遵循防感染的治療原則,在牛的飼料之中,飼養人員可以加入一定量的菌毒康粉,或者是加入適量的阿莫西林。對于一些病情較為嚴重的病牛,那么可以通過注射雙路芬酸鈉肌肉,然后配以克林霉素的方式來進行治療,能夠取得不錯的效果。
綜上,在牛養殖過程中,高熱癥狀是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癥狀,是由多種致病因素所引起的。該疾病的資料較為復雜,現如今并沒有專門的治療方法,雖然其發病率并不是很高,但是致死率卻非常的驚人。故此,在飼養管理中,飼養人員需要做好衛生管理工作,定期對牛場進行消毒處理。一旦出現牛只感染此病,則需要對其進行隔離,以防止大面積的感染。如此一來,就能夠降低該疾病的發生概率,防止養牛戶出現巨大的經濟損失。
(作者單位:024000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畜牧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