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玲
近年來隨著雞養殖產業不斷向著集約化,規?;较虬l展,單一性的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呈現下降趨勢,病毒性疾病和細菌性疾病混合感染的發病率呈現升高,發生之后臨床癥狀較為嚴重,難以做出明確診斷,常常因為診斷不及時,診斷不明確,錯過最佳防治時機,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雞白痢和傳染性法氏囊病是對雛雞造成嚴重危害的兩種傳染性疾病,成年雞感染上述兩種致病源后常常呈現隱性經過,成為養殖場的主要傳染源,嚴重危害其健康生長。而傳染性法氏囊病毒除了對雛雞健康生長造成危害之外,還會引起雛雞產生免疫抑制,使得多種疫苗免疫失敗,常常誘發感染其他疾病,造成嚴重經濟損失。另外某些中小規模養殖戶由于養殖條件較差,對疫病防控認識不到位,一旦疾病發生會造成嚴重經濟損失,挫傷養殖戶的積極性,不利于養殖產業的健康發展。
1、發病經過
2018年某鄉鎮一個養殖戶養殖的3000只肉雛雞中出現突然發病情況,病情快速在一個雞舍內傳播蔓延,在發病3~5天之內死亡了320只雞。發病一周之后,養殖戶才將病情上報當地動物部門,獸醫到達養殖場,通過全面調查發現該養殖場在肉雞6日齡使用Ma5+C30點眼,11日齡的肉雛雞接種了新城疫聯活菌苗點鼻,20日齡要接種了雞新城疫四系疫苗。生長到38日齡之后,雞群中陸續出現發病情況,并出現死亡雞。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出現腹瀉癥狀,排出白色石灰狀的糞便,病情迅速在一個雞舍內快速傳播蔓延,造成了嚴重的發病和死亡。整個養殖場的衛生環境不良,進入雞舍之后發現地面潮濕能夠聞到濃郁的刺鼻氣味,飼養密度過大,雞群之間接觸頻繁。結合整體的發病經過初步判定為某種致病原感染引起的腹瀉疾病。通過采集病料送到省級動物實驗室進行嚴格診斷,確診為細菌和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傳染性疾病,隨即制定了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很好的控制了病情,避免損失進一步增加。
2、臨床癥狀
養殖場發病較為突然,患病雞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雙翅下垂,閉幕嗜睡,喜歡擁擠在一起扎堆,有的患病雞還會出現啄肛現象?;疾‰u的雞冠和眼結膜蒼白無光澤,采食欲望下降,飲水欲望增加,隨后出現腹瀉癥狀,主要排出灰白色,呈現石灰狀的粥樣稀便并出現了零星死亡現象。個別患病雞還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眼瞼腫脹,眼角分泌物增加。隨著腹瀉癥狀加劇,患病雞精神狀態逐漸變差,肛門周圍被糞便堵住,不能正常排便,排便時發出鳴叫聲。
3、病理學變化
將病死雞解剖之后,可以發現存在嚴重的脫水現象,腿部肌肉和胸部肌肉存在大量片狀和線狀出血現象。法氏囊顯著腫大,內部存在化膿病灶,表現為出血漿膜下存在水腫性膠凍樣滲出物,法氏囊腔內存在大量膿性分泌物。肝臟腫大,外觀充血,存在條紋狀出血,表面有雪花狀的壞死病灶。有的病死雞肝臟表面會附著有白色纖維素性滲出物。肺臟心臟表面存在大量黃白色的結節,盲腸扁桃體腫大出血,并存在灰白色的干酪樣物質堵塞。病死雞的肌胃和腺胃交界處粘膜存在出血帶,個別病死雞腎臟腫大,腎盂和輸尿管中充滿了白色的尿酸鹽。
4、實驗室診斷
由于縣級不能夠進行病菌和病毒學檢測,將采集到的病料送到省級動物實驗室,進行針對性的細菌和病毒學檢查。將采集到的病料制成涂片,選擇革蘭氏染色,可以發現中等大小呈卵圓形,兩端鈍圓,不能夠運動,不存在芽孢和莢膜的革蘭氏陰性染色的小桿菌。將病料粉碎之后,劃線接種到三糖鐵斜面上,并進行底部穿刺接種,放置在生化培養箱內,恒溫培養24小時可以發現三糖鐵斜面沒有發生變化,底部存在黑色的硫化亞鐵沉淀物。由此可以確診病例中存在沙門氏菌。將病死雞的法氏囊充分粉碎研磨制成懸濁液,選擇雞傳染性法氏囊標準抗原進行瓊指擴散試驗,設置陰性對照組和陽性對照組,實驗結果顯示待檢溶液和標準抗原之間存在一條明顯的沉淀線,由此可以確診病例中存在傳染性法氏囊病毒。將分離得到的致病菌進行常規藥敏實驗,發現對土霉素、恩諾沙星、頭孢賽虧、痢特靈高敏。
5、防治
①治療
進行治療之前,應該對患病雞群進行妥善的分析處理,將沒有治療價值的雞立即撲殺無害化處理,剩余患病雞緊急免疫注射高免卵黃抗體,每只雞使用1mL,胸部肌肉注射,同時在雞飼料中添加痢特靈,使用劑量為300mg/kg體重,連續使用一周。所有患病雞肌肉注射干擾素,每只雞肌肉注射1000IU,每天一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同時選擇使用黃芪多糖注射液,在另一側肌肉注射,使用劑量為02ml/kg體重,每天兩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對沒有出現典型臨床癥狀的患病雞選擇使用中等毒株的法氏囊病滅活疫苗雙倍量飲水,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同時在雞飼料中拌入0.05%的利特靈,補充維生素C和維生素K,提高機體抗應激能力和抵抗能力。通過采取上述綜合治療措施治療7天,養殖場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患病雞癥狀消失恢復正常,沒有繼續出現發病情況,雞群生長穩定。
②預防
沙門氏菌是一種條件致病菌,日常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做好雞群的凈化工作,選擇優良種雞場引進雛雞。有條件的養殖場應該始終堅持全進全出自繁自育的養殖模式,構建無病種雞群。日常養殖過程中一定要執行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做好雞舍的防鼠防蟲工作,非飼養管理人員禁止出入養殖區域。當出現發病情況后,應立即將患病雞單獨隔離養殖,病死雞進行嚴格的無害化處理。養殖場應該實行全進全出的養殖制度,要確保不同批次的雞分群養殖,構建嚴格的分群養殖制度。同時還應加強免疫接種,結合當地流行病學特點,切實做好疫苗免疫接種工作,定期對雞群抗體水平進行監測,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另外還應該切實提高養殖人員疫病的科學防疫意識,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應該采取一切有力措施,減少養殖場的各種應激因素,防止誘發疾病。一旦出現傳染性疾病,應做到早發現、早上報、早確診、早治療,減少經濟損失,控制死亡率。
(作者單位:233200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畜牧獸醫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