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朝森
豬鏈球菌病是生豬養殖過程中很容易發生的一種細菌性傳染性疾病,不同年齡和品種的豬都可以感染,其中對仔豬造成危害最為嚴重。本文主要結合一起實際發病情況,分析了豬鏈球菌病的臨床癥狀和治療措施,希望通過本次研究對進一步提高該種疾病的防控質量有一定幫助。
豬鏈球菌病的致病菌為致病性鏈球菌,該種致病菌在自然界中廣泛分布,自然條件下具有很強的抵抗能力,但是對普通消毒劑都十分敏感,常用的消毒劑在較短時間內都能夠將其滅活。臨床上由于鏈球菌的血清型較多,并且不同血清型之間交叉免疫保護能力較差,因此要想通過疫苗免疫防范豬鏈球菌病難度較大,為此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應該引導養殖戶充分掌握該種疾病的具體流行特點,診斷方法,提高養殖效益,將該種疾病的發病率控制在合理范圍。
一、發病經過
菏澤市某中小規模養殖戶共養殖生豬23頭,在新修建的養殖場內養殖,并結合當地動物部門制定的免疫程序,對豬群進行了妥善的疫苗免疫接種。2017年7月13日,養殖場突然出現了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從口腔和鼻腔中流出淡紅色的泡沫狀液體。出現發病情況之后,養殖戶立即將患病豬單獨隔離養殖,嘗試使用青霉素和鏈霉素進行治療,并沒有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病情快速傳播蔓延,死亡率顯著升高,發病5天之內已經出現了三頭病死豬。獸醫接到求助之后,立即趕往養殖場,對發病豬群進行了嚴格的流行病學調查。在發病過程中,外界溫度較高,豬舍內的溫度普遍超過了30度以上,濕度較大,通風不良,有毒有害氣體積累,糞便堆積。通過流行病學調查和嚴格的病理學檢查實驗室診斷,最終確診為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豬鏈球菌病,結合藥敏試驗選擇針對性藥物進行對癥治療,降低了發病率和死亡率,避免養殖場經濟損失進一步增加。
二、流行病學
該養殖場幾乎任何年齡和品種的豬都可以感染該種疾病,其中年齡越小的豬發病之后癥狀越嚴重,致死率越高。正常情況下,鏈球菌的致病能力較差,當豬身體抵抗能力下降或者受到多種應激因素影響,就會為該種致病菌的繁殖生長提供條件。養殖場患病豬和帶菌豬是該種疾病的主要傳染源,鏈球菌主要經呼吸道消化道創傷等途徑實現傳播。
三、臨床癥狀
該養殖場最急型的患病豬常常沒有表現出任何臨床癥狀,突然倒地死亡。急性型的患病豬表現為體溫迅速升高到41度以上,呼吸急促,從口腔和鼻腔中流出淡紅色的泡沫狀液體,個別患病豬在發病1~2天內倒地死亡,剩余患病豬體溫升高,全身癥狀明顯,眼結膜潮紅,從眼角分泌出大量膿性分泌物。先是從鼻腔中流出漿液性鼻液隨后出呈現膿性鼻液。隨著病情進一步發展,患病豬出現了呼吸困難的癥狀,在出的頸部、耳部、腹部毛少區域出現了紫紅色斑塊。有個別患病豬除了存在上述癥狀之外,還出現關節炎癥狀,關節腫大變形,不能正常行走,有2頭患病豬還會出現典型的敗血癥癥狀,在發病3~4天后倒地死亡。
四、病理學變化
將養殖場的死豬解剖之后發現幾乎所有的病死豬都呈現典型的敗血癥變化,全身淋巴結高度充血,水腫,脾臟嚴重腫大,外觀呈現深紅色或者紫紅色。主動脈膜存在彌散性出血,心包積液,表現為嚴重的心包炎,心肌炎,心內膜和心外膜存在點狀出血,心包和臟器粘連不能正常分離。病死豬的肝臟邊緣增厚,在邊緣存在斑點狀的出血病變,肝臟質地變硬,結構模糊,膽囊周圍存在嚴重充血水腫現象,膽囊壁顯著增厚。腎臟腫大,腎皮質和腎髓質界限不清晰,胃腸道黏膜存在點狀出血現象。
五、實驗室診斷
采集病死豬的肝臟、脾臟、淋巴結組織、關節滲出液,帶回實驗室進行涂片鏡檢,可以發現革蘭氏陽性染色形態一致成對或成短鏈排列的球菌。將病料分別接種到血液瓊脂平板和普通營養瓊脂平板上,放置在生化培養箱內,溫度控制在37度,培養48小時,致病菌在普通營養瓊脂平板上不能很好的生長,在血液瓊脂平板上生長良好,生長出了圓形透明露珠狀的小菌落,菌落周圍存在溶血環,呈β溶血。將分離得到的致病菌進行常規生化實驗,發現能夠發酵葡萄糖、蔗糖、水楊苷、乳糖、山梨糖、果糖、麥芽糖,產酸不產氣,不發酵棉籽糖、木糖,不產生硫化氫。結合生化實驗可以確定致病菌為鏈球菌。藥敏實驗發現該種致病菌對頭孢拉定、環丙沙星、卡那霉素、磺胺嘧啶鈉高敏。
六、防治
臨床上由于鏈球菌很容易產生耐藥性,在治療過程中應該結合藥敏試驗,選擇兩種以上抗生素進行對癥治療,保證豬體內有較高濃度的抗生素,抑制致病菌生長。患病豬選擇使用10%的鹽酸環丙沙星注射液,使用劑量為5mg/kg體重,肌肉注射每天一次連續使用三天。同時在全群豬的飼料中添加98%的頭孢拉定可溶性粉劑,使用劑量為1g/10kg飼料,連續使用一周之后藥物減半在使用一周。通過采用上述兩種抗生素治療7天之后,養殖場有1/3的患病豬,因為病情嚴重治療無效死亡,剩余患病豬恢復健康,病情得到有效控制,14天之后整個豬群穩定,沒有繼續出現發病情況。在日常養殖過程中,應該指導養殖戶做好預防工作,這是防范鏈球菌病再次發生的主要措施。進入夏秋季節之后是鏈球菌病發生的高峰期,此時應該注意做好圈舍的環境衛生控制工作,及時圈舍內的高濕氣體,保證有清潔的空氣進入豬舍。另外還應該注重控制飼料營養價值,控制合理的養殖密度,做好養殖場衛生消毒工作。發病期間要堅持常規消毒,上午下午各消毒一次。同時要及時清理出排出的糞便和各種污染物,減少鏈球菌的傳播渠道,避免養殖場持續發病。
(作者單位:274400 山東省菏澤市曹縣畜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