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
仔豬黃白痢是嚴重危害仔豬生長的一種細菌性傳染性疾病,通常情況下是由致病性大腸桿菌感染引起,臨床上主要表現為敗血癥和劇烈腹瀉。發病之后,如果不能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進行治療,會造成大批仔豬死亡,即便是能夠成活也會成為僵豬,不能正常生長發育,使得養殖場的死淘率顯著升高。臨床上由于大腸桿菌病屬于典型的條件致病菌,不可能全面消滅大腸桿菌,為此就需要采取綜合措施,切實提高仔豬群的身體抵抗能力,防范該種疾病的再次傳播流行。
一、流行特點
仔豬黃痢又被稱為早發性大腸桿菌病,主要是哺乳母豬帶菌傳播給哺乳仔豬所造成的一種細菌性傳染性疾病,常常發生在一周齡以內的哺乳仔豬群體中,其中以兩日齡的哺乳仔豬最容易感染。致病菌侵襲7~46小時之后就會出現典型的腹瀉癥狀。在一窩仔豬中如果發現一頭患病豬,常常在較短時間內擴散到整個豬群。同窩仔豬的發病率高達100%,死亡率高達100%。7日齡以上的仔豬不會表現出該種臨床癥狀。7日齡以內的不同窩仔豬感染大腸桿菌之后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存在很大差異性,該種疾病沒有季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以初冬季節發病率最高。仔豬白痢又被稱為遲發性大腸桿菌,同樣屬于一種急性腸道傳染性疾病,常常發生于7日齡以上的仔豬,尤其是10~30日齡的仔豬最容易感染。30齡以上的仔豬發病率較低。仔豬白痢的傳播流行和養殖場的飼養管理條件,使用情況密切相關。氣候突變,陰雨潮濕,豬舍寒冷,或者突然更換飼料,如泌乳能力較差,均會引起該種疾病的傳播蔓延。豬白痢的傳播速度較快,如果群體中發現一頭患病豬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治療,會導致病情快速傳播蔓延。
二、臨床癥狀
仔豬黃痢的臨床癥狀是排出黃色的粥樣稀便,仔細觀察糞便中常常夾雜未消化的凝乳塊。隨著腹瀉癥狀的出現,患病豬不能自主控制排便,水樣糞便順著肛門流下,后軀肢體被嚴重污染。出現腹瀉癥狀后,患病豬精神萎靡不振,不愿意吃奶,身體迅速,消瘦嚴重脫水,最終因為衰竭而死,死亡率高達100%。仔豬白痢主要表現為嚴重的下痢,糞便顏色呈現白色,灰白色或黃白色,呈粥樣糊狀,有腥臭味。患病豬體溫一般正常,精神狀態較好,還能夠到處跑動,有一定食欲,如果采取有效措施進行對癥治療,能夠恢復健康。如果沒有采取有效措施進行治療,患病豬腹瀉癥狀逐漸加劇,肛門周圍、尾部和后期肢體被糞便嚴重污染,仔豬精神萎靡不振,不能正常行走,行走時左右搖擺,全身肌肉震顫,喜歡擁擠在一起取暖,在較短時間內死亡?;疾r間較長而恢復的仔豬生長發育遲緩,成為僵豬。
三、病理學變化
仔豬黃痢病理學變化主要表現為腸黏膜高度充血水腫,甚至嚴重脫落在腸道內,存在大量夾雜腸粘膜的內容物,腸壁顯著變薄松弛,內部充滿了大量氣體,尤其是十二指腸病變最為嚴重,腸內容物呈現黃色,黃白色,有時混有凝乳塊和大量氣泡,腥臭難聞。心臟、肝臟、腎臟存在嚴重變性,病變嚴重的還會在臟器表面存在出血點和凝固性壞死。豬白痢主要表現為身體嚴重脫水、消瘦,皮膚呈現蒼白色,胃黏膜高度充血、脫落,腸道內物質物呈現灰白色,有酸臭氣味,混雜有大量泡沫,腸壁顯著變薄,外觀呈半透明狀,腸系膜淋巴結腫大,個別病死豬還會繼發感染肺炎。
四、防治
1、科學治療
由于致病性大腸桿菌導致的仔豬黃白痢危害十分嚴重,治療過程中有條件的養殖場,應該結合藥敏試驗選擇針對性抗生素進行對癥治療,而沒有實驗條件的養殖場,應該選擇革蘭氏陰性染色相關的抗生素進行治療,篩選出最佳的抗生素,治療效果降低死亡率。發病之后應該將患病豬單獨隔離養殖,采用抗菌、補液、止瀉、助消化等原則進行治療。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呋喃類、磺胺類抗生素。每頭患病豬口服鏈霉素20萬國際單位,每天兩次連續使用三天,同時肌肉注射硫酸慶大霉素注射液,每頭豬肌肉注射2mg/kg體重,每天兩次連續使用三天為一個療程。對于病情嚴重的患病豬,選擇使用5%的葡萄糖生理鹽水15mL,2%的氧氟沙星注射液5mL,維生素C注射液5mL,混合之后,腹腔注射每天一次,連續使用三天。一般采用上述手段治療3~5天,病情即可得到有效控制。在進行藥物治療過程中,一定要保證合理的治療周期,使得豬體內的藥物維持在較高的水平上。
2、預防
①加強母豬飼養管理
母豬進入妊娠中,后期之后要向母豬投喂營養價值全面的飼草飼料,確保飼料品質較好,營養價值全面,母豬產前一周逐步降低飼料的投喂量,一般減少精飼料15%左右,防止母豬乳汁過稠,引起仔豬出現嚴重的消化不良癥狀。母豬在產前5天進行全面清洗消毒,在產前兩天對乳房和外陰使用杜邦可消毒液400倍液進行擦拭消毒。母豬進入產房之前,一定要對產房的環境和各個飼養用具進行嚴格的衛生消毒,減少大腸桿菌的寄生途徑。
②仔豬飼養管理
仔豬出生之后先將身上的羊水用消毒過的毛巾擦拭干凈,然后使用仔豬爽身粉將仔豬身體徹底擦干,尤其是要做好臍帶部分的衛生消毒工作,減少體能流失。然后將仔豬放入在保溫箱內,保溫30分鐘之后保證仔豬能夠吃上初乳吃足初乳。仔豬哺乳階段一定要嚴格控制產房的溫度,通常情況下溫度控制在25度以上,隨著仔豬日齡的增加逐步下降豬舍內的溫度。為了有效防范仔豬黃白痢的發生,在2~3日齡應該加強微量元素的補充,以便仔豬可以吸收微量元素,增強機體抵抗能力。進入10日齡之后,由于消化系統逐漸生長發育,應該強化飲食和飲食管理,確保飼料營養價值全面,容易消化。
③強化衛生消毒
由于大腸桿菌屬于條件致病菌廣泛存在于自然界和豬的腸道中,屬于豬的一種常在菌群,預防該種疾病再次發生,需要養殖場制定嚴格的衛生消毒制度,減少致病原寄生途徑。因此做好衛生消毒工作十分重要。養殖場應該始終堅持自繁自育全進全出的養殖模式,嚴禁非飼養人員隨意進出養殖場,定期對豬場豬舍進行衛生消毒,另外還應該輪換使用消毒劑,避免致病原產生耐藥性。每周對豬舍進行兩次消毒,每一批仔豬和母豬更換圈舍之后,均應該對產房和相關設備進行消毒。
(作者單位:571833海南省臨高縣加來鎮畜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