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軍
母豬產科疾病種類較多,臨床上主要表現為難產、尿液發黃、精神萎靡不振、糞便干燥、體溫升高、采食欲望下降等,且在母豬分娩之后經常會出現泌乳量下降,乳房腫大,嚴重的還會導致子宮內膜炎癥,影響到繁殖母豬的利用率。患有產科疾病的母豬所生產出來的仔豬身體素質較差,免疫力較低,很容易激發感染多種疾病,而母豬分娩之后正常的發情受到影響,表現為發情不規律,不能正常發情,屢次配種不孕或者永久不發情。母豬產科疾病的發生,勢必會對養殖場未來發展和經濟效益獲取造成嚴重影響。臨床上母豬產科疾病發生的原因多種多樣,而某些疾病還具有傳染性常常導致豬出現劇烈死亡,為此需要我們加強母豬產科疾病的綜合防控。
1、發病原因
母豬產科疾病的發病原因多種多樣,在具體診治過程中,一定要在全面明確致病原因的基礎上,選擇對癥藥物進行治療。
①母豬個體因素
由于配種不當,妊娠期間膘情過肥過瘦,臨產等導致母畜生理和心理不適,特別是妊娠期胎兒快速生長發育,壓迫各個臟器,頻繁的胎動,分娩流血,子宮壁收縮的陣痛,會引起母豬出現產科疾病。
②飼養管理因素
母豬進入妊娠期之后,沒有為豬群營造一個健康舒適整潔安靜的環境,不同生長階段的母豬混養殖,母豬之間相互打架斗毆,導致母豬出現意外流產,引發產科疾病。在養殖過程中,豬舍溫度、濕度、保潔度、空氣質量、采光度等長期控制不當,使得母豬長期生存于高溫高濕或低溫高濕,過度污染,有害氣體超標的環境,導致豬機體抵抗能力下降,使得胃腸道功能紊亂,采食欲望下降,引發產科疾病。另外營養因素也是導致母豬產科疾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母豬進入妊娠中后期之后,由于胎兒快速生長發育,對蛋白質、微量元素、氨基酸、膳食纖維的需求量不斷增加,如果這個時期不能夠保證飼料營養價值全面或者飼料搭配不當,很容易罹患不食、便秘、軟骨癥、產后癱瘓等疾病。人為所致的飼料投喂不均勻,暴飲暴食、過饑過飽、飲水不足、胡亂使用飼料添加劑或抗生素、食藥性中毒、飲食源污染、機械損傷等因素也會導致母豬產科疾病發生。
③病原感染
母豬養殖過程中,受到細小病毒病、藍耳病、圓環病毒病、偽狂犬病等疾病侵襲,會導致母豬出現嚴重的繁殖障礙,不能正常發情或者發情不規律,配種之后不能正常受胎,常常在妊娠早期出現流產。生豬養殖過程中,母豬感染各種病原體是導致產科疾病發生的最主要誘因。
2、發病特點
母豬產科疾病發生具有典型的特征表現,常常發生于妊娠中后期、產前、產后的母豬群體。主要表現為精神萎靡不振,長時間臥地不起,食欲不良或者完全停止采食。個別患病豬還會出現便秘癥狀,排尿異常,尿液呈現赤黃色或者在尿液中夾雜血液,個別患病豬還會排出球狀的干硬糞便,患病豬呼吸頻率增加。妊娠母豬分娩之后會出現胎衣不下,惡露長時間不排的現象,并引發子宮內膜炎、乳腺炎、生殖道炎癥。有些母豬分娩之后還會出現產后不食、便秘、產后風、產后發熱、胎衣不下、惡露排不盡、產下死胎弱胎等現象。
3、綜合防治
①科學配置
繁殖配種之前應該對母豬的生殖道進行全面檢查,查看子宮黏膜陰道黏膜是否存在損傷,是否存在膿性分泌物流出。母豬在配種一周之前,可以選擇適量的亞硒酸鈉維生素E+磺金+遠征高利高,添加到母豬飼料中,連續使用7天之后再進行配種,或者在配種前24小時,肌肉注射一支頭孢噻呋,這樣既能夠提高母豬的受精率和排卵質量,同時還能夠避免生殖道發生細菌感染。
②做好妊娠期間飼養管理
在妊娠期間應該按照母豬的生育特點綜合配制飼料,根據母豬實際情況和營養需求科學調節飼料,務必保證母豬能夠獲取充足的營養物質,最大限度的提高母豬身體素質,保證胎兒健康生長發育。一般在妊娠前期胎兒生長發育較為緩慢,機體營養物質需求較少,此時主要以空懷期的飼料配方為主。進入妊娠中后期后,仔豬80%的體重在這個時期形成,因此應該逐步增加飼料中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蛋白質的投喂量,確保飼料營養價值,滿足妊娠后期母豬的營養需求,保證胎兒正常生長發育,提高仔豬成活率,避免母豬分娩之后腸道出現感染。為了有效預防母豬出現產后無乳綜合癥、子宮內膜炎等疾病,在妊娠母豬產前和產后可以適當肌肉注射遠征新奧米先,同時為了有效避免呼吸道疾病和仔豬黃白痢疾病的發生,新生仔豬出生當天肌肉注射0.5mL的新奧米先,出生第7天之后再肌肉注射一次,每頭豬肌肉注射0.5mL,新生仔豬,出生14天之后,肌肉注射新奧米先1mL。
③對癥治療
首先,對于母豬產后不食的。可選擇使用5%的葡萄糖、30%的安乃近、維生素B1,使用劑量為40mL,15mL,30mL,混合之后,耳朵靜脈緩慢注射,每天一次連續使用2~3天。中藥可以選擇厚樸、枳殼、陳皮、蒼術、大黃、龍膽、郁李仁、甘草,使用劑量各為15g,共研為末,溫水調服一次灌服,每天一劑,連續使用三劑為一個療程;其次,對于母豬產后癱瘓,可以緊急靜脈注射10%的葡萄糖酸鈣50mL,對于存在風濕性癱瘓的患病豬肌肉注射30%的安乃近注射液10mL,將注射液加熱之后,百會穴注射間隔一天使用一次,連續使用2~3次;再次,對~于母豬產后發熱,應該在母豬分娩1~2小時后,肌肉注射頭孢噻呋或長效土霉素,有效預防母豬產后發熱癥狀的出現。或者選擇使用益母草、柴胡、黃芩、烏梅、紅糖,使用劑量分別為40g、20g、20g、20g、200g、水煎服每天一劑,連續使用三劑為一個療程;第四,對于母豬產后無乳癥狀,可以在母豬產前做好乳房按摩,選擇使用蚯蚓、河蝦、泥鰍、小魚、豬蹄煮熟之后向豬投喂,直接催乳。中藥選擇使用當歸、王不留行、漏蘆、通草,用劑量各為30g,水煎后,加入適量麩皮投喂,每天一次連續使用三天;最后,對于母豬產后便秘的,可以在飼料中加入適量的硫酸美。選擇使用10%的氯化鈉注射液,10%的氯化鉀,注射用水,使用劑量分別為8mL、8mL、50mL,混合之后交巢穴注射,每天一次,連續使用三天,具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作者單位:571833海南省臨高縣加來鎮畜牧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