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平 崔振軍 崔珗
黑木耳是千家萬戶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也是出口創匯食用商品,有著較大的需求市場。黑木耳以質地鮮脆,滑嫩爽口,營養豐富的而著稱,樺南縣已成為全省地擺黑木耳生產大縣,以前是段木栽培為主,但是木耳段生產周期長,產量低于代料黑木耳,80年代已來發展代料栽培效果良好。
樺南縣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為一個重要著力點,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樺南縣緊緊圍繞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考察調研黑龍江時,關于做好“三篇大文章”、抓好“五頭五尾”的重要指示精神,在全力推進農業轉型升級戰略中,將加快推動林業經濟轉型發展做為一個重要著力點,大力發展林下經濟產業。政府及林業主管部門充分發揮引導、服務職能,按照“市場引導、政策扶持、龍頭牽動、基地示范、科技支撐、規模推進”的原則,以實現全縣林業產業化經營為總體目標,依托林區資源優勢,將大力發展林下經濟作為林區農民脫貧致富的主線,“打綠色牌、走特色路”,不僅有力推動樺南縣林業經濟和縣域經濟健康穩步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也為全縣農業轉型升級奠定堅實基礎。
一、基本情況
樺南縣縣域面積4415.6平方公里,森林覆蓋率35.22%,轄10個鄉鎮、9個國有林場,總人口46.7萬,是典型半山區農業縣份。為全面深化國有林場改革和林業經濟轉型發展,我縣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林業經濟林中發展、林區工業林外發展”的發展理念,堅持以發展壯大林下經濟產業為重要突破口,大力實施“五大發展戰略”,有力地推動了林下經濟快速發展。樺南縣2014-2015年被認定為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2015年至2017年三年實現全縣林下經濟總產值24.47億元,純收入10.1448億元。僅2017年全縣林下經濟總產值實現9.35億元,林下經濟人均收入1700元,占農民人均收入的15%。2018年將實現產值5.94億元。為我縣促農增收、脫貧致富、同步小康注入了強勁動力。
二、代料黑木耳栽培技術
1、地點選設選擇四周通風良好的地點做為場地,地面干燥,達到地勢平坦,環境衛生好,交通方便地點。石頭河子鎮仁和村、寒蟲村、林河村及石頭河子林場蛤蟆溝,利用采金船、水槍、豎井采金廢棄沙地進行平整后,擺放代料黑木耳菌袋,節約了大量土地,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菌種選擇選用當地品質優良黑木耳菌種是地擺栽培獲得速生高產優質的關鍵,近幾年以來,以選擇勃利縣林業局東風林場瀚元2號菌株為主。
3、原種生產將小麥粒浸泡在清潔干凈水中半天或一天,撈出后,用沸騰熱水煮半個小時左右,控干水分后便可以進行裝入瓶中,常壓滅菌應在鍋內水溫在100度下滅菌8-12小時,注意勤看鍋內水量,缺水時添加熱水,滅菌后再進行接種,經過養菌三周以上就可以使用。
4、黑木耳培養料配方 選用柞木、水曲柳、樺木、色木、椴木、榛柴(楊木屑不超30%)等鋸木屑82%,麩皮(或米糠)15%,豆粉1.5%石膏粉1%,白灰0.5%,加水60%左右。
5、拌料是否均勻,是增加黑木耳栽培產量的重要技術手段,當前以機械拌料為主,拌出的袋料混拌均勻。
6、裝代菌袋的選擇代料栽培黑木耳最好采用低壓聚乙烯菌種袋,這種袋低溫時不脆、不硬,易與菌絲體緊密結合,利于開口后的管理。選擇袋時首先注意袋薄厚均勻,其次是袋的底封不開裂,并在燈光下觀察生產塑料的原料是否溶化得均勻、有無再生料等。
7、高壓蒸汽滅菌高壓蒸汽滅菌是將裝入滅菌周轉筐的菌袋放入一個密閉的壓力容器—高壓滅菌鍋內,由于蒸汽不能散發,水的沸點隨壓力增加而提高,因而增加了蒸汽的穿透力,可以在較短的時間內達到滅菌的目的。高壓滅菌要在達到一定壓力后,再維持一定時間,才能達到滅菌的效果。滅菌壓力和維持時間與滅菌物體的容積和介質的不同而不同。木屑、秸稈培養基一般保持壓力0.13~0.15帕,2小時即可,或者參考溫度122-124℃,2小時。如果高壓滅菌鍋裝的袋特別多(400袋以上)有必要延長時間。選擇的高壓鍋必須是國家有關部門批準的壓力容器生產單位生產的產品,必使用時先在滅菌鍋內加入清水,加水量根據滅菌。
2018年全縣發展黑木耳1.1億袋,其中掛袋木耳634萬袋;全縣10個鄉(鎮)21個村、9個國有林場。建設500萬袋黑木耳示范基地2個(孟家崗鎮群英村和紅日村);200萬袋黑木耳示范基地8個(孟家崗鎮永豐村1個、石頭河子鎮仁和村2個、林河村2個、義和村1個、向陽村1個、石頭河子林場1個);掛袋木耳示范基地1個(華騰生物)。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當前我縣林下經濟產業通過三年的努力雖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工作中也發現一些制約產業發展的困難和因素。
1、產業發展現狀不一,產品價格下調影響了重點產業發展。如:黑木耳產業受近二年來市場價格下滑影響,導致農戶生產熱情有所下降。
2、技術指導缺位,影響了林下經濟產業發展。雖然以培訓班的形式對大部分農戶進行了集中培訓,但由于農戶對發展林下經濟經驗少,大多需要專業技術人員現場指導。而我縣市場服務體系尚處于初建階段,配套服務還不完善,基層技術人員仍停留在傳統作物技術指導層面上,已不能滿足發展林下經濟需要。
3、產品銷售平臺不完善,抵御市場風險能力弱。由于產品銷售渠道局限于分散出售,銷售價格受控于收購商,沒有形成自主銷售渠道。農戶缺少組建合作社意識,規避市場風險意識淡薄,沒有形成產銷一條龍的服務體系。尤其是木耳重點產業市場銷售渠道還不健全,產品銷售市場急需拓展。
(作者單位:154400黑龍江省樺南縣林草局;154442黑龍江省樺南縣向陽林場;154007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