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占輝
本文通過加強栽培管理,病蟲害綜合防治等技術,科學用藥,降低農藥殘留,改善棗園生態環境,提升冬棗品質,達到提高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為進一步加強冬棗生產過程自我控制,嚴控農業投入品使用能按照綠色生產標準進行規范化生產,在做好冬棗病蟲害綜合防治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沾化冬棗的質量和品質,制定沾化冬棗病蟲害綜合防治和栽培管理技術。
一、沾化冬棗的主要病蟲害
冬棗上蟲害類的發生時期多為沾化冬棗的發芽期至幼果期,主要有綠盲蝽,棗癭蚊、灰暗斑螟、紅蜘蛛、蚧殼蟲、螨害和蝸牛等,其中綠蝽象、棗癭蚊、灰暗斑螟為主要控制對象。
沾化冬棗的病害的發生,往往與土肥水管理、栽培技術和蟲害的越冬基數,以及氣象條件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斑點病、輪紋病、炭疽病、黑皮病、縮果病等,與樹體的營養水平有關,棗園提倡健康栽培,努力培養樹勢,以提高樹體的抗病能力為主要內容。冬棗的病害主要發生時期為幼果期到果實膨大期,種類主要有細菌性瘡痂病、棗銹病、斑點病、炭疽病、輪紋病、縮果病等。
二、綜合治理措施
在冬棗病蟲害發生前期推行農業的、物理的和生物的防控措施。病蟲害發生嚴重時由專業化服務組織推行科學的化學防控。即統一組織、統一時間、統一藥劑、統一技術、統一作業“五統一”綜合防治措施,大幅度提高病蟲防控組織化程度,減少化學農藥施用量,從而達到提升冬棗產量和品質,提高經濟效益。
1、物理、生物綠色防控
①利用粘蟲板誘殺害蟲
在冬棗園內懸掛粘蟲板,畝懸掛50到60塊,懸掛高度為1.5-1.8米。
②在冬棗園內懸掛性誘殺劑防治害蟲
在棗園內懸掛性誘殺劑,高度為1.5米,性誘殺劑距水面1.5米,水盆內加入少量洗衣粉溶液,性誘劑每月更換一次。
③利用粘蟲膠粘殺害蟲
早春在冬棗樹干基部涂抹粘蟲膠阻止綠盲蝽、棗癭蚊、葉螨等害蟲向上轉移,控制害蟲上樹危害,降低蟲口基數,減輕危害。
④棗園內懸掛黑光燈誘殺棗粘蟲成蟲。
2、冬棗病蟲害綜合防治
從生態防治,綠色植保的覺度出發,針對病蟲發生季節和種類,綜合運用經濟、安全、實用的病蟲害防治規程,努力提高病蟲防控標準化水平。
①萌芽前
2-3月份棗樹萌芽前結合修剪,剪除病蟲枝、殘茬,壓低田間病蟲基數。
②萌芽期
4月上旬到中旬,春季清園,徹底清理棗園及周邊環境的殘值落葉,鏟除適宜害蟲滋生的條件。對棗園環境噴殺菌劑,消滅紅蜘蛛、綠盲蝽等害蟲及越冬害蟲。4月上旬發芽前,結合清園,整園噴灑5度石硫合劑1次。幼芽前以保護幼芽不被危害為主,對棗樹噴施0.3%的甲維鹽等,防治綠盲蝽、栆步曲、紅蜘蛛、棗蠅蚊、棗粘蟲等害蟲。
③花蕾期
4月中旬至5月初:打好三遍藥,即4月中旬發芽期,五月上旬第一場雨后第三天的盲蝽象孵化高峰期,6月底至7月初的盲蝽象成蟲集中為害期。使用藥物:乙蟲睛、噻蟲胺、噻嗪酮、烯啶蟲胺等藥物,重點防治盲蝽象、棗癭蚊等。
5月份,棗園使用粘蟲膠,5月底結合防治棗癭螨,用螺螨酯、螺蟲乙酯等防治1次后,用粘蟲膠涂抹樹干。5月份,也是康氏粉介防治的關鍵時期,要結合防治盲蠢象,防治好康氏粉介,要把康氏粉介的危害消滅在掛果前。
④花期
6月份,重點防治食果類盲蝽象、甲口蟲、棉鈴蟲、桃小食心蟲、紅蜘蛛和斑點病。冬棗樹開甲后的7-10天,選用氯蟲苯甲酰胺涂抹或者噴甲口防治甲口蟲,用藥一至兩次,可控制甲口蟲的危害。用0.3%甲維鹽加1.8%阿維菌素防治綠盲蝽、紅蜘蛛等。
⑤棗果生長期
7月份至8月底:以防治棗銹病為主線、兼治斑點病、黑皮病、炭疽病、輪紋病等病害,打好三遍殺菌劑:即7月20日、8月5日、8月20日。使用藥物:25%吡唑嘧菌酯加丙環唑、50%戊唑醇或者啶氧菌酯加氟硅唑等,15天一次(雨后3天內施藥、效果更佳)。
防治青斑病:引起青斑病發生的蟲害主要是盲蝽象、葉蟬類等,主要控制時間為7月底至8月底,推廣使用誘蟲罐(盲蠢象性信息素)降低田間盲蠢象數量,并要打好三遍殺蟲劑,做到蟲害危害期間的全覆蓋:即7月25日、8月10日和8月25日。選擇乙蟲睛、噻蟲胺等藥物整園噴霧,要噴細噴嚴。醇或者啶氧菌酯加氟硅唑等,15天一次(雨后3天內施藥、效果更佳)。
⑥成熟期
9月份至落葉:做好秋季開溝施肥,增施有機肥料和有益菌肥,努力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做到土壤肥沃,環境良好;使用化學肥料,要注意肥料的配比,氮磷鉀比例力爭合理,從春季追肥開始,就要本著中氮、低磷、高鉀的原則配肥,并注意補充中、微量元素肥料;提倡秋施基肥,有機、無機肥料搭配合理,采取溝施或環溝施的方法施入土壤,培養優良樹勢,努力提高棗樹的抗病能力。
(作者單位:256809山東省濱州市沾化區下洼鎮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