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言
長期以來,農業生產中重施化肥、輕施有機肥,重施氮磷鉀肥、輕施中微量肥,普遍存在“重用輕養”現象;同時,廣大農戶多年來一直應用小馬力農機旋耕作業,造成耕層厚度變淺,耕地質量退化。為了更好的保護利用黑土地,我國北方地區逐漸推廣實施了以玉米秸稈粉碎翻壓還田技術為核心、米豆輪作、增施有機肥等多項技術配套實施的技術模式。技術內容包括第一年種植玉米,秋季實施秸稈翻壓還田技術;第二年輪種大豆、實施養分調控技術;第三年種植玉米,增施有機肥等技術。該技術模式適合北方土地平整、黑土層厚度在30厘米以上的地區。
一、土壤改良技術原理
1、模式介紹
東北地區秋季收獲工作量較大,造成整地時間倉促,而且存在早春低溫冷涼、土壤含水量低等自然限制因素,往往會造成的粉碎的秸稈腐解慢,還田后“埋不嚴、壓不實”,影響春季出苗,針對如上問題,通過應用“秸稈快速腐解劑應用技術”和“機具配套及秸稈深翻還田耕作技術”,形成了以全程機械化為核心,農機農藝相配套的玉米秸稈粉碎翻壓還田技術模式。
2、翻埋培肥
在玉米機械收獲的時候完成對秸稈的粉碎,并通過大型機械深翻并將秸稈埋壓到25厘米以下土層,實現培肥與深耕相結合,這樣既打破犁底層,又增加了耕層厚度,降低了土壤容重,減緩土壤板結,提高土地通透性和可耕性,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土壤增碳效果。
3、養分調控
通過養分調控,調節土壤中氮磷鉀及中微量元素養分的平衡,促進土壤中水、肥、氣、熱綜合作用,逐漸減少化肥投入量。
二、技術模式操作要點
1、第一年技術措施
①秸稈粉碎
在上一年秋季玉米完成機械收獲后,利用進口秸稈粉碎機械或還田粉碎機械,二次粉碎玉米秸稈,秸稈長度控制在10厘米以內,粉碎后的秸稈散落于田面之上,如果秋季機械收獲后秸稈粉碎程度較好,長度在10厘米左右的,可以不進行秸稈的二次粉碎。
②施腐熟劑
完成玉米秸稈粉碎后施入秸稈腐熟劑和尿素,施用尿素5~10公斤/畝、秸稈腐熟劑2公斤/畝,均勻撒施于田面和粉碎的秸稈上。
③深翻重耙
在上一年秋季,用150馬力以上的大型拖拉機配套液壓翻轉犁深翻作業,深度應達到30厘米以上,將秸稈深翻至20~30厘米土層內。根據田間土壤情況,在深翻作業之后,可用圓盤耙進行重耙作業。由于秋季時間緊迫無暇進行秋季作業的,或者土壤含水量稍高的地塊,可在深翻作業時加合墑器進行作業,然后在春季進行重耙作業,一般在春季4月中旬,田間土壤耕層化凍深度達到30厘米左右時,可及時利用重耙機械對上年秋季深翻地塊進行耙地作業,同時進行重鎮壓,使地塊進入待播狀態。
④播種施肥
可采用平播或寬窄行種植播種技術,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在上一年秋季進行取土化驗,春季施肥時有針對性的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調節土壤養分,實現平衡施肥。
⑤病害防控
生產中要加強病蟲害防治,一般情況下,秸稈還田后,病蟲害有加重發生的趨勢,所以,在玉米苗期和中期要加強對田間病蟲害的預測預報,發現病蟲要及時進行防控,保證玉米穩產豐產。
2、第二年技術措施
①整地播種
實行玉米~大豆~玉米三年以上合理輪作,進行滅茬、深松起壟,深松深度要達到25厘米,壟距選擇65厘米即可。大豆品種可選擇優質、高產、抗病的品種;注意采用國家農藥相關登記的大豆專用種衣劑進行包衣。適宜播種期是土壤耕層內5厘米處地溫穩定通過10℃,播種機械選用壟上雙行精量播種機,行間距10~12厘米,每公頃播種20萬株至25萬株。覆土均勻,及時鎮壓,鎮壓后覆土厚度3~5厘米為宜。
②養分調控
實施養分調控技術,盡量減少施肥量,不施底肥,種肥適量,在大豆生長期結合防治病蟲害噴施葉面肥。
③化學滅草
播種后出苗前進行封閉除草,選擇90%乙草胺滅草,或者用90%禾耐斯與嗪草酮等藥劑混用滅草。莖葉除草方式是選擇在大豆苗后2~3葉期,雜草葉片長至2~4葉時進行施藥作業。對于禾本科雜草可選用拿捕凈、精禾草克等藥劑進行除草;對于闊葉雜草可選用虎威、滅草松等進行除草;對于禾本科雜草與闊葉雜草均有的大豆田,可以選擇上述兩類除草劑混用除草。
④田間管理
進行中耕除草,頭遍鏟趟時間是在幼苗第一片復葉展開時;第二遍鏟趟時間是在苗高10厘米左右時,中耕深度12厘米為宜;封壟前進行第三遍鏟趟,培土達到第一復葉節。進行大豆生長促控處理,當大豆長勢較弱時,葉面噴施葉面肥,每公頃用5~7公斤尿素,加1.5公斤磷酸二氫鉀和0.2公斤硼酸微復肥,兌水500公斤;如果大豆前期生長較旺盛,可在大豆封壟前,每公頃用5%烯效唑粉劑900克,兌450公斤水葉面噴施,防止倒伏。
⑤病蟲害防治
可用多菌靈防治灰斑病和霜霉病。用50%速克靈或40%菌核凈1000倍液噴霧防治菌核病。用10%的克百威種衣劑進行包衣防治胞囊線蟲病。用5%來福靈乳油防治大豆蚜蟲。
3、第三年技術措施
①施用有機肥
第三年在種植玉米的時候增施有機肥,實施養分調控綜合技術。有機肥堆漚方法如下:
一是選擇堆漚地點,選擇在距離技術實施地點較近并且交通方便的區域,最好選擇在地頭或溝邊作為堆漚場,盡量不占用耕地。二是粉碎秸稈,將收集來的秸稈粉碎,粉碎的越細越好,一般要求粉碎成3~5厘米,以利于秸稈充分腐熟。三是有機肥堆漚,將粉碎的秸稈和畜禽糞便按1:1的比例堆放,一般先鋪一層畜禽糞便,再鋪一層秸稈,要澆足水分,保證秸稈能發酵充分,然后撒一層秸稈腐熟劑,按照這個順序反復操作,直到肥堆高度達到2~2.5米,堆面用畜禽糞便把肥堆封好。四是發酵翻堆,在有機肥發酵過程中,要用機械或人工翻堆,10天翻堆一次,以提供發酵所需的氧氣,同時啟動散熱和使物料發酵均勻的作用,如發現物料過干,應及時在翻堆時噴灑水分,經60天~100天的發酵可完全腐熟。
②玉米種植
種植地塊施用有機肥后,進行常規玉米播種和管理,實施土壤保護和作物養分調控綜合技術。
(作者單位:150600黑龍江省尚志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