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在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背景下,阿泰勒地區適應形式,積極推廣農機新技術,全力提高地區農業機械化程度,目前已經獲得了較好效果。但就現狀而言,地區農機新技術推廣依然存在一些問題。
1、推廣農機新技術的意義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但傳統農業生產主要依靠人力勞作,很難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同時也消耗了過多人力,浪費了不必要的社會資源。通過推廣農機新技術,采用機械勞作方式,不再需要農民身體力行,大大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同時構建了更為現代化的農業模式,無論是對農業發展還是社會進步都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阿泰勒地區經過農牧業產業的優化完善,同時實施了農機補貼政策,當地農機大戶與合作社發展迅速,各類農機的普及推廣使農作條件得到較大改善,將人從高強度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農業產力明顯提升,實現了農牧業高質高效發展,生產效益大大提高。
2、農機新技術推廣中的問題
①推廣觀念落后,對農機推廣不夠重視
近年來,雖然阿泰勒農機推廣工作發展較好,但推廣效果欠佳。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農機推廣觀念較為落后,一些地區僅推進小農業機械化而忽視了大農業,對農業生產的全過程缺乏重視,往往只重視農業生產某個或多個環節的機械化,未能從整體考量,這種觀念無法適應目前農業發展的新形勢,不利于農業的全面現代化發展。
②缺乏基層推廣人員,農民存在排斥心理
基層地區的推廣人員多數都是非本專業畢業,入職前基本都沒有經過系統的培訓考核,同時未持有專業證書,對農業知識及農機技術缺少了解。雖然部分推廣人員具有一定只是基礎,但推廣負責部門在內部培訓上存在空缺,專業人員知識無法更新,不能進一步提升專業能力,落后的知識技術逐漸無法滿足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難以適應農業發展形勢。
另外,大部分農民對農機新技術存在抵觸心理,對機械化農業缺乏信任,愿意采用傳統農作方式生產。這一問題進一步阻礙了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不利于農業的現代化與機械化。
③農機新技術應用情況不理想
農業生產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從播種到收獲存在多個環節,其中以生產前與生產中兩個環節的機械化最為重要。但在農機新技術推廣中,部分技術的實際應用效果不佳,未能取得應有成果,傳統農業生產中的一些問題也未能得到良好的解決。由此可見,農機新技術的推廣不能盲目實行,需要以解決現有問題為目的,將推動農業發展為目標,全力推動農業生產機械化,只有這樣才能將農業新技術的推廣工作落到實處,通過農機推廣發展現代農業。
④農機合作社存在一定問題
第一,農機合作社管理問題。合作社管理比較松散,缺少健全的管理體系,整體運行缺少合理規劃,對合作社發展造成了一定阻礙,影響了農機服務水平。
第二,農機合作社規模問題。由于合作社宣傳不足等原因,阿泰勒地區群眾對合作社接受度不高,入社積極性不足。地區僅不到10%農機戶入社,社內農機數量較少,規模限制嚴重制約了合作社發展。
第三,合作社缺少專業人才。目前阿泰勒地區農機合作社的另一個問題就是缺乏專業人才,尤其是農機專業技術人才。社內以農民為主,在專業素質上存在一定欠缺,部分人員雖然經過培訓,但效果不佳,使得合作社總體工作效率不高,服務水平較差。
3、如何提高農機服務農業水平
①加強宣傳,正確認識農機推廣的重要性
轉變農業生產傳統模式,發展現代化農業,離不開先進的機械與農業技術,做好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是推進新農業發展的基礎,應正確認識到其重要性,做好推廣工作,提升農業水平。
為此,首先需要加強宣傳,讓群眾認識到農機推廣的重大意義,提升農機推廣工作的地位。其次,相關部門應定期到基層了解情況,加深與農民的交流,了解實際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使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落到實處。最后,推廣部門應與地區政府聯合,加強交流,時向政府匯報工作進度,提升農技推廣在農業發展工作中的地位。
②開展培訓,提升農機推廣人員專業素質
針對人才不足這一問題,農機推廣相關部門應定期開展培訓,提升推廣人員的專業知識水平與辦事能力。通過聘請專職培訓教員對相關人員進行系統化培訓,同時開展定期的知識能力與工作績效考核,提升推廣人員的綜合素質與業務能力,只有這樣才能適應當前農業發展形式。
在人員招聘工作中,應適當提高門檻,增加專業限制,同時提升推廣人員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高素質人才參與到農機推廣工作中來。在員工入職前,組織專業培訓與考證培訓,要求推廣人員正式入職時持有專業技術證書,保證持證上崗。在部門內,還應建立工作考核與獎勵機制,提高推廣人員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專業人員的知識更新,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效率的推廣隊伍。
③開展面向農民的農機技術培訓
推廣農機新技術不僅需要推廣部門將工作做好,同時也離不開廣大農民的積極配合。推廣負責部門可以面向農民開展農機技術培訓,采用現場教授或集體培訓的形式,讓農民接觸到現代農業技術與農機相關知識,認識到農機新技術對農業生產的作用,使農民更愿意接受農機新技術的應用,同時也能提升農機新技術的實用性。
④采取措施,改善區農機合作社發展現狀
首先,在合作社組建工作中應追求高質而非高量,重點發展部分合作社,吸引農戶加入,擴大合作社規模,提升合作社的服務水平,再向其他地區輻射,使阿泰勒地區農機合作社發展更具生命力。
其次,對合作社規范管理。建立科學健全的合作社管理制度,加強社內監督,杜絕工作隨意、組織松散的情況。同時,推進農機合作社管理結構的規范化,提高各合作社的組織化程度。
第三,開展社內培訓,提升社內管理人員的管理能力與專業人員的專業水平。加強各地區間合作社的交流,倡導地區合作社共同發展,共同解決共性問題,共同推進農業機械化。
綜上所述,為進一步促進阿泰勒地區農業機械化發展,應針對現有問題進行解決,改善農機新技術推廣現狀,提升農機服務水平。
(作者單位:836500新疆阿勒泰地區農牧機械化技術推廣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