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奇桂
近幾年來,望江縣農機化發展勢頭強勁,農機裝備水平、作業水平明顯提升。2018年底,全縣農機總動力42.4萬千瓦,主要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76.2%。
農機專業合作社在現代農業和農機化發展中發揮了積極的示范引領作用。為全面了解望江縣農機合作社建設情況,近期,我們走訪了縣內部分農機專業合作社,詳細了解合作社開展農機化生產、農機化技術示范、農機維修服務、參與土地流轉等情況,廣泛聽取基層群眾對農機化工作尤其是農機合作社建設的意見和建議。經筆者整理、歸納、分析、總結后,形成如下調查報告。
1、農機合作社的發展現狀
①基本情況。目前,全縣登記注冊的農機專業合作社38家,其中省級農機示范社7家。合作社成員470多人,擁有各類農機400多臺,其中大中型作業機械近300臺,資產總額3000多萬元(其中機械原值2600萬元),配套設施面積2000m2。服務農戶2100多戶,服務總面積43.8千公頃,占全縣農機作業總面積的28%,其中跨區作業面積1.5千公頃;服務總收入2870萬元,主要為田間作業收入。
②發展特點。這38家農機合作社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社會能人帶動型,如金田、共進、聯盟等。合作社由當地有一定影響力的政協委員、村干部、農機大戶帶頭發起成立,致力于帶動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并為成員提供跨區作業、機械維修等服務。二是農機企業主導型,如華雷、合眾、小方等。合作社在開展社會化服務的同時,為成員提供機械配件供應、維修服務等,公司為合作社提供技術示范支持。三是農機農技結合型,如金穗、農旺、弘豐等。合作社依托農業技術優勢,開展機收、機插、機械植保等業務。
③服務內容。農機合作社的主要服務內容有:農機產品及零配件購銷、農機作業、農機維修、土地流轉、農機化技術示范、培訓、咨詢等。
2、農機合作社的主要作用
近年來,隨著望江縣工業化、城鎮化的加速推進,農村勞動力結構發生重大變化,土地流轉和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步伐加快,農民對機械化作業的需求越來越迫切,農機合作社在促進農業和農機化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主要表現在:
①開展技術示范,帶動農機科技應用。當前,望江縣水稻機插秧、油菜機收等關鍵環節農機化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發展前景廣闊。應當說,這與當地農機合作社開展的宣傳、培訓和示范帶動作用密切相關。華雷、金穗、金田合作社先后召開了水稻機插秧和油菜機收現場會;金穗、聯盟合作社建立了標準化育秧工廠,年供秧能力300公頃;金田、寶林合作社結合工作實際舉辦了農機實用技術培訓班,并建成了農機大院,為當地農機提供停放、維修場地。
②推行訂單作業,規范農機服務模式。合作社實行土地托管或訂單作業,每畝作業價格比散戶降低5-10元,既規范了合作社的業務合作模式,擴大了合作社的機械作業量,又降低了農戶生產成本,提高了農業規模經營效益。全縣每年農機訂單作業面積18千公頃以上。
③開展跨區作業,提高農機經營效益。農機合作社不僅參與當地土地流轉,還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合作功能,通過多種渠道為社員提供作業信息、技術保障等方面的服務,有效解決了農機具閑置的問題,最大限度地發揮了農機的效益,保證了農業生產正常進行。據統計,2018年,全縣農機合作社流轉土地面積500多公頃。“三夏”麥收期間,合作社組織收割機赴皖北、河南、山東等地開展跨區機收,“三秋”季節,合作社從外地聯系收割機來本地收割水稻。
3、促進農機合作社發展的主要做法
在農機合作社建設方面,縣農機主管部門抓住機遇,因勢利導,堅持把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社作為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點來抓,作為推動農機化發展的重要載體來謀劃。先后開展了“農機服務體系建設年”活動、農機合作社幫扶聯系活動和社企共建活動,著力支持和引導農機合作社推行代耕代種或訂單作業,積極協調解決農機合作社資金籌集、用地保障、工商登記、機庫棚建設等實際困難,積極培育典型,示范帶動全縣農機合作社健康發展。
4、農機合作社發展存在的問題
①服務實力不強。大多農機合作社處于發展初期,規模較小,組織化程度不高,合作功能不強,管理和運作不夠規范。服務范圍不寬,服務形式比較單一,技術含量低。
②基礎設施建設滯后。大多農機合作社缺少獨立的場地、院落或機庫棚,機具難以統一存放,統一調度。部分地區機耕道路不能滿足大型機械作業的通行條件。
③經營效益不明顯。農機作業市場缺乏有效調度,“有機無活干、有地無機收”的矛盾并存,導致農機作業價格波動大,機手作業效益下滑,不利于現代農業和農機化長期穩定發展。
④相關專業人才短缺。農機合作社缺乏具有先進管理和經營理念的帶頭人,農機從業人員缺乏熟練的高技能優秀人才,且老齡化嚴重。尤其是高新農機具維修難問題突出。
5、發展農機合作社的政策建議
①落實有關土地、金融、稅收政策,促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組織的發展。將扶持農機社會化服務的投入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建立穩定的投入機制。
②整合農業項目資源,形成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的合力。鼓勵并優先安排農機合作社作為項目實施主體,積極參與農業綜合開發、農業生產托管、土地復墾等項目的工程建設。
③加快出臺農機作業補貼政策,引導和規范農機作業市場,實施農機大院建設項目,為農機合作社開展農機化作業、維修服務提供有力保障。
④加強人才隊伍培養。整合“新型職業農民培訓”資源,針對性地開展農機合作社的經營、管理和實用技術知識培訓。開展農機合作社、農機大戶與種植合作社、種植大戶的供需業務對接。推進社企共建,促進合作共贏。
(作者單位:246200安徽省安慶市望江縣農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