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世明 徐征
多功能內生型的巨大芽孢桿菌肥,在牧草高羊茅的田間種植中,與牧草種植習慣性施肥方式進行對比試驗,驗證了該菌肥對高羊茅牧草的品質有顯著提升效果,其中在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等指標上有顯著的改善,同時對牧草種植地的土壤培肥效果顯著。在牧草集約化的種植過程中,合理的肥水管理決定牧草的量質同增,本文正是研究一種多功能化內生型巨大芽孢桿菌的菌肥(以下簡稱生物肥)對高羊茅種植的量質同增效應。
一、材料與方法
1、實驗概況
①材料及試驗地概況。高羊茅種子來源,市售。生物肥,(多功能內生型巨大芽孢桿菌肥)自制。有效活菌數>109CFU/克;復合化肥,(N、P2O5、K2O含量為15%、15%、15%)購于當地農資公司;有機肥,N、P2O5、K2O含量分別為1.9%、2.4%和1.6%,有機質含量48.2%,購于當地農資公司。
②試驗地點,重慶市巴南區海拔800米中山緩坡荒地。試驗地的土壤為黃紅泥土土屬,土壤的的基本化學性質為:有機質1.2%,全氮0.16%,全磷0.09%,全鉀2.4%;銨態氮24.80mg/kg,有效磷5.20mg/kg,速效鉀52.00mg/kg,pH6.5,有效態鋅5.14mg/kg,有效硼0.63mg/kg。
③試驗時間為2017年11月25日至2018年3月20日,試驗周期內,試驗地日均溫為1℃~18℃之間。
2、試驗設計與方法
①試驗設計
旱坡地田間簡單對比試驗,結果采用單因子方差分析,主要研究飼料用途的牧草高羊茅在冬季寒冷條件下,多功能內生型巨大芽孢桿菌肥對提高其產量和品質的作用效果。詳見下表:
②試驗方法
試驗小區設置:在試驗地采用隨機排列區塊化設置,每個小區面積為1×3平方米,每個小區間距1米。每個處理重復5次。
施肥:挖出厚度為15厘米浮土,在專用容器中將肥料用攪拌器混合均勻后鋪回原地。各處理施肥量詳見下表。
③測定指標及方法
植被覆蓋度:采用天創金農公司生產的GF8型紅外覆蓋度檢測儀測定。土壤樣品測定,土壤有機質的測定采用NY/T1121.6-2006;土壤全氮采用重鉻酸鉀—硫酸消化法,全磷測定采用鉬銻抗比色法;土壤銨態氮、有效磷的測定采用聯合浸提-比色法NY/T1848-2010;鉀采用NY/T889-2004;有效態鋅采用二乙三胺五乙酸(DTPA)浸提法NY/T890-2004;土壤有效硼的測定NY/T149-1990。
牧草品質測定:主要測定鮮樣水分、灰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等指標。其測定方法采用德國Weende試驗站的Henneberg與Stohmann二人創建的分析測定牧草的水分、粗灰分、粗蛋白質、粗脂肪、粗纖維與無氮浸出物的概略養分分析方法。
數據整理:統計分析采用excel進行制圖、方差分析和F0.05顯著性檢驗。
二、結果與分析
1、生物肥對高羊茅長勢的效果
試驗高羊茅播種日期為2017年11月25日,此后每隔1個月定期對高羊茅生長小區進行植被覆蓋度檢測,結果表明,施用生物肥處理在植被長勢上明顯優于傳統牧草種植施肥方式,并且,施用了生物肥的處理,可以大幅度減少傳統肥料投入,詳見表3。
2、生物肥對高羊茅品質及產量的效果
①生物肥對高羊茅品質的效果:試驗在2018年3月20日,測定完植被覆蓋度后,將成熟的地上部分刈割,并當天送樣進行水分,粗蛋白,粗脂肪,粗纖維等主要品質指標的檢測,檢測結果表明,生物肥具有顯著提高牧草品質及商品價值的作用。
②菌肥對高羊茅產量:2018年3月20日,刈割的地上部分進行鮮樣稱重,收方后結果見表4,結果表明,生物肥處理相對于傳統施肥,具有顯著的產量提升作用。
三、多功能內生型巨大芽孢桿菌肥對高羊茅種植地土壤肥力的作用
2018年3月20日,收獲同日,對高羊茅栽種地的土壤進行取樣分析,分析了土壤有機質銨態氮等指標。
試驗結果表明,傳統施肥條件下,種植并收獲高羊茅后,土壤的多種主要養分均大幅度下降,而使用生物肥的處理,各主要養分都升高,其中,土壤有機質增加4.3g/kg,銨態氮增加0.8mg/kg,速效鉀增加50mg/kg,有效磷增加1mg/kg,有效態鋅增加4.01mg/kg;有效硼增加0.15mg/kg。
四、討論
試驗結果表明,多功能化內生型巨大芽孢桿菌的菌肥在高羊茅牧草的種植生產中具有十分顯著的量質同增效果,在提高其牧草的商品性狀基礎上,還能對草地的土壤具有高效的培肥作用,并具有極高的外源性肥料替代作用。在牧草的種植中,該生物肥具體能替代多少傳統肥料,其具體數據有待進一步的試驗驗證。
(作者單位:1.402586重慶市銅梁區小林鎮農業服務中心;2.401121重慶市農業農村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