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存艷
瓦埠鎮位于淮南市壽縣東南部,瓦埠湖東岸。瓦埠湖畔風景優美,水質清新,水源充沛,憑著優越的自然條件,近幾年,一些群眾在瓦埠湖附近養殖河蟹取得了較好的效益,并且他們的養殖模式也很有借薦價值。
河蟹和龍蝦都是甲殼綱,十足目,它們都有一對大鉗子。河蟹白天喜歡隱藏在洞穴或水底的雜物下面,夜間出來四處尋找食物,河蟹是雜食性的動物,它們喜歡吃的植物性飼料有豆類、薯類、谷物等,還有多種水草如伊樂藻、菹草、輪葉黑藻、菱角秧子等也是它們喜歡的食物;河蟹喜歡吃的動物性餌料有螺獅、蜆蚌、小魚、小蝦以及蚯蚓、蠕蟲、螞蟥等軟體動物。
本文將對瓦埠鎮池塘養蟹的經驗和模式做一些介紹。對于池塘養蟹,池塘和池水是河蟹棲息、生長的環境,最終關系到河蟹的產量和品質,因此至關重要。河蟹喜歡水質清新,水草豐富,溶氧充足的水體;害怕臟水或者過肥的水質。所以養蟹的池塘環境要盡量符合河蟹自然的生活環境。
一、養蟹池塘的條件要求如下
1、池塘應選擇在向陽背風,環境安靜,交通便利的位置,進排水要方便,并且水質優良,水源充足。
2、塘口面積一般以5~20畝為好。池塘的池深要達到1.5米以上,這樣池塘的水深在最深時可達1.2米以上。
3、土質要緊密,以壤土為好。池埂要踏實不漏水,池底淤泥保留10公分左右的厚度。
4、池埂的內側坡度為1:3。這樣可以減少河蟹在池埂上打洞的數量,因為池壁太陡河蟹就喜歡在上面打洞穴居,形成懶蟹。
5、池塘四周和進排水口的防逃設施:在塘埂四周用尼龍薄膜或者水泥板圍設防逃墻,防逃墻要高出地面60公分;進排水口要用網片攔好,既可以防止河蟹逃跑,也可以防止敵害動物順水進入池塘。
6、蟹池要種好水草:要想把河蟹養殖好,就要給河蟹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而移植水草就是一個十分重要且十分有效的方法:水草有吸肥的功能,可以改善水質,從而為河蟹創造清潔的生活環境;水草是河蟹喜歡吃的餌料,能為河蟹生長提供所需的植物飼料;水草茂盛可以幫助河蟹躲避敵害生物的侵害,有利于河蟹的棲息;水體中的水草枝蔓橫生相連,能夠幫助河蟹蛻殼,河蟹利用水草牽引外殼,從而減少蛻殼不順或者卡殼死亡。輪葉黑藻、金魚藻、苦草都是河蟹喜歡吃的水草,都可以移植一些,再在水面輔助投放一些水葫蘆、水花生、浮萍等。同時可放入適量螺、蜆、貝等動物性餌料。
二、優質大閘蟹養殖技術
1、蟹苗的選擇
大閘蟹是河蟹的一種,一般來說,大閘蟹特指長江系的中華絨螯蟹。大閘蟹的商品蟹具有個體大,營養豐富,口感鮮美的優點,在市場上很受歡迎,因此廣大農戶比較喜歡養殖。那么如何選擇優質的蟹苗呢?這里簡單介紹3種分辨長江大閘蟹的方法:一是比較河蟹背甲兩邊的側齒來鑒別,在河蟹背甲兩邊能夠看到每邊都有四個側齒,長江蟹的側齒長得比較尖銳,手摸上去有明顯的刺痛感,而其他水系的扣蟹的側齒摸起來有突出感而沒有明顯的刺痛感;二是觀察河蟹的背甲,如果背甲左右之寬稍微大于上下之高的是長江蟹苗;三是通過比較河蟹的步足,差不多大的蟹苗,步足較長的是長江蟹苗。
2、合理放養
每年的3月份投放蟹苗比較合適,這時氣溫回升,水溫也趨向穩定,能夠提高河蟹的成活率。投放的規格一般在10克/只左右,每畝池塘的投放量一般在1100~1500只左右。
運輸過來的蟹苗要經過“透水”適應才能下塘,因為在運輸的過程中河蟹的腮絲有脫水情況,突然由干到濕容易對河蟹造成強烈刺激。在開袋下水前,把裝蟹苗的紗網袋放在池水中浸泡一分鐘,提出來放置5分鐘瀝干,然后再重復這樣做一次才往池塘里投放。
投放蟹苗時要在池塘周圍多選幾個位置投放,這樣有利于蟹苗及時均勻地擴散在水塘中。投放時可在水面放一塊木板,把蟹苗放在木板上,讓它們自行從木板上爬到水里去,這樣可以發現病蟹或死蟹,并及時剔除掉。
3、日常管理
蟹苗下水后就要投喂餌料啦,剛開始投喂時可以把豆類、小麥、瓜類、山芋、馬鈴薯等打碎制成糊狀,把小魚、小蝦或者動物內臟剁碎熬成糊狀,動物性和植物性的餌料都要投喂,不能單一,每天的投喂量約為蟹苗體重的4~5%。以后隨著河蟹的不斷長大,投喂的飼料就不用再制成糊狀,瓜類、山芋、馬鈴薯等可以切成片狀或絲狀,小麥、玉米、豆類等可以浸泡或煮熟投喂,小魚、小蝦可以切斷或者不切直接投喂,螺獅、蚌蜆要砸爛投喂。當然還可以從市場上購買優質的河蟹專用飼料來投喂。隨著蟹苗的逐漸長大,投喂量也要適當的加大,特別是在7~9月份的河蟹生長旺季,投喂量可以加大到河蟹體重的7~9%。當然,投喂量也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要觀察河蟹前一天的進食情況,例如河蟹在蛻殼前后的1~2天基本上是不進食的,此時要減少投喂量。
河蟹在蛻殼期間,一發現有零星河蟹蛻殼就要注意,要在飼料中添加蛻殼素,幫助河蟹順利蛻殼、集中統一蛻殼,促進河蟹長快、長大。
平時還要加強巡塘工作,檢查防逃設施有沒有破損,敵害生物有沒有進入,觀察池塘的水質狀況,觀察河蟹活動進食情況和生長蛻殼情況等等,并寫好必要的巡塘記錄。
瓦埠鎮的群眾養殖大閘蟹多采用公司+農戶或者合作社的模式,大家擁有不同的技術、資金、池塘等資源優勢,一旦合作起來,取長補短,互惠互利。這種養殖模式提高了周邊一些凃灘荒地的利用率;提高了周圍群眾的就業率,增加了群眾的收入,同時也為當前的扶貧脫貧工作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232212安徽省淮南市壽縣瓦埠鎮水產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