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祥林
湖南省安鄉縣最大的資源優勢是水資源豐富,農業產業中池塘養魚面積大,水稻生產水平高。近年來,筆者探索池塘水稻、魚類交替種養實用技術,即在一年的時間內,第一個周期種植水稻,第二個周期養魚,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本文就這一實用技術研究成果作一些介紹。
一、產地條件
選擇交通便利,無工業“三廢”、無農業及生活污染源、水源充足、排灌方便,面積5~10畝、池深1.8~2.2米的池塘。每口池塘配備1~2個功率為2千瓦的小型潛水泵。
二、池塘準備
在3月中旬前將池塘水排干,曬塘至塘底干硬。池底修筑環型或“一”字型排漬底溝,溝深0.5~0.8米、溝寬0.7~1.0米,且與池外進、排水溝系相連貫。面積較大的池塘還可以開挖深度不超過20~30厘米的“十字溝”,以利于排水。
三、早稻種植
1、品種選擇
選擇通過國家或湖南省審定,適合直播、全生育期110天以內,能夠在7月15日左右收割完畢的優質常規稻或優質雜交早稻品種。
2、池塘整理
對于淤泥過厚的池塘須提早7~10天干池,挖取多余的淤泥,使池底淤泥厚度保持20~30厘米,曬塘7天左右,再耕翻上淺水整平。新池底質硬,宜進行機旋平整。整田前,在圍溝和十字溝內側修筑20厘米高的泥土干子,將溝與田塊分隔開,以防施藥傷及魚類。
播種前3天,池塘內灌淺水將表面泥土泡發泡稀,然后排干多余水分,即可直接播種芽谷。
3、催芽播種
(1)種子用量。每畝池塘種子用量:雜交稻2.5~3.0公斤、常規稻6.0~7.0公斤。
(2)播種期。在4月上中旬搶冷尾暖頭及時播種。
(3)浸種催芽。播種前將種子翻曬2天,然后用咪鮮胺2000~3000倍液浸種,消毒藥液高出種子表面10~15厘米,8~10小時后清洗干凈至無藥味,撈起用透氣編制袋裝好靜置一晚上,第二天再清水浸種2~4小時,然后將種子起堆保溫下發芽或放入催芽器催芽;把芽谷拌好種衣劑,薄攤在常溫下煉芽3~6小時后播種,使種谷適應天氣溫度,提高成苗率。
(4)播種。池塘整好后,先分廂開溝,廂寬2.0~2.5米、溝寬約25~30厘米。根據芽谷重量分廂過稱均勻直播,播種后用竹掃帚塌谷。
4、化學除草
(1)芽前封閉除草。在播種后48小時,谷芽立針趁廂面濕潤又無積水時,每畝用30%丙草胺乳油100~120毫升對水30公斤均勻噴霧,施藥后保持溝中有水、廂面濕潤2~3天。
(2)苗后除草。封閉除草后,若除草效果欠佳的,在秧苗2.5~3.5葉期,每畝用10%氰氟草酯100~120克+2.5%五氟磺草胺60~80克對水15公斤均勻噴霧,12小時后上水,并保持廂面淺水層5~7天。
5、水分管理
播種后至秧苗二葉一心期前保持廂面濕潤,但不能有明水,以利于秧苗根系下扎;二葉一心期后上淺水促進秧苗分蘗,當總莖蘗數達到預計穗數的80%左右時,自然斷水落干曬塘,至池塘泥中不陷腳,水稻葉色略黃褪淡;曬塘后至孕穗期前采用干濕交替灌溉;從孕穗期到抽穗揚花期,保持3~5厘米淺水灌溉,如遇高溫,灌6~10厘米深水以調節池塘中的小氣候。水稻抽穗揚花后以干濕交替管理為主,收獲前7~10天斷水。若遇大雨,池塘排水較困難的,應采用電排及時排水防漬害。
6、施肥
由于池塘年前養殖了魚苗,沉積了大量的糞便,能夠基本滿足早稻全生育期對養分的需求,一般不必再施肥。若早稻生長中期葉色偏黃、長勢較差,可酌情追施尿素每畝2.5~3.0公斤。
7、病蟲防治
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方針,綜合采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合理采用化學防治。農業防治:提倡池塘埂種豆、種芝麻等生態調控配套技術措施,充分發揮保蛛治蟲、寄生性天敵的控蟲作用。物理防治:采用頻振式殺蟲燈等燈光誘殺技術,誘殺鱗翅目、同翅目害蟲。一般每50畝池塘安裝1盞殺蟲燈。生物防治:二化螟性誘劑誘殺,在成蟲羽化始期,每畝安放性誘捕器1個,成片安放;釋放赤眼蜂防治二化螟和稻縱卷葉螟,每代每畝放養1萬粒寄生蜂卵。化學防治:按照縣植保部門《病蟲情報》推薦的防治技術,適時防控病蟲害。
8、水稻收獲
水稻黃熟末期(稻谷成熟度達90%左右),7月15日左右收獲,機收留樁高度30厘米左右,秸稈粉碎全部還塘。稻谷收割后在水泥曬坪,或者泥地曬坪去雜和干燥。禁止在公路、瀝青路面及粉塵污染嚴重的地方曬谷。
四、魚類養殖
1、放養前的準備
(1)池塘清整。早稻收割留茬后即進行機旋整平,稻茬入泥,整修池埂。
(2)池塘消毒。池塘機旋整平時,每畝池塘用生石灰20公斤制成石灰乳水遍灑消毒。
(3)注水。池塘清整消毒次日注水,2天內將池水加深至0.8~1.0米,注水時用60目篩狀網過濾水源。
2、夏花放養
(1)放養方式。可以單養草魚等,或者多種魚混養。
(2)放養比例。單養時只放養某一種魚。混養時,一般以草魚為主,占放養比例80%以上,可適當搭配不超過20%的青魚、鳙魚、魴、鯽魚等品種。
(3)放養密度。根據設計出池魚種規格調整放養密度,設計出池規格150克/尾,放養密度5000尾/畝左右;設計出池規格50克/尾,放養密度1萬尾/畝左右。
(4)放養時間。一般在7月15日之前,及時放養主養魚入池。混養魚推遲10~15天放養。
3、投飼
投飼應“定時、定位、定質、定量”。主養草魚的,宜每日投喂適量青草。攝食旺季,每天投飼四次,分別于8:00、11:00、14:00、17:00進行投喂。配合飼料質量應滿足魚類營養需要。
4、施肥
主養草魚、青魚、魴、鳊、鯽、鯉模式的不需要施肥。主養鰱魚、鳙魚模式的要酌情減少施肥量。
5、日常管理
主養魚入池后,每天加水1次,每次加深5厘米,直至加滿。防止初期水質過肥,必要時使用生石灰等水質調節劑控制水質肥度。
6、魚病防治
嚴禁使用違禁藥物防治魚病。
7、魚種篩選
參照SC/T1008-2012的規定執行。
8、收獲捕撈
當年12月開始逐步捕撈銷售,次年2月底前將全部魚產品捕撈起水。
(作者單位:415607湖南省安鄉縣陳家嘴鎮農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