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博 李紅艷 李慶宇 孫熒
1、速生豐產林概念
在適宜的地塊(如退耕還林地、河灘地、低產林改造地等)采取科學的集約栽培措施,選用優(yōu)良樹種,投入適宜的人力、財力和物力,力爭在較短的時間內(10-12年)取得立地和樹種生產潛力高水平發(fā)揮,獲得更大的經(jīng)濟效益,這種經(jīng)營方式稱速生豐產林。
2、特點
①便于管理。樹種是單一的楊樹,這為實行集約經(jīng)營,提供了良好的便利條件。
②效益顯著。楊樹速生豐產林由于集約經(jīng)營,生長迅速,輪伐期短,單位面積產量高,可緩解木材緊張狀況,提供燃料,增加群眾收入。同時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較好的生態(tài)效益和社會效益。
3、楊樹的生態(tài)學特性
①喜光。首先在沿河川灘、靠水沖擊的土壤繁殖生長,是先鋒樹種的表現(xiàn),這是喜光特性所決定的。楊樹在整個生長發(fā)育過程中,都需要充足的光照,樹干與分枝角度的大小來判斷楊樹趨光性的大小。
②喜水性。楊樹在生長期內要求,必須有較好的濕潤肥沃土壤條件。因為楊樹的蒸騰作用、光合作用都很大,需消耗大量的水分。楊樹品種越是生長快,生物量高,其需肥需水量也就越大。
③喜溫。楊樹對溫度的可塑性很大,適應性也較強。但大部分楊樹較為喜溫,不十分抗寒。具體地講,歐美楊較喜溫,小鉆楊類較耐寒冷。一般來說適宜平均溫度≥9.5℃,生長期內平均溫度在16.5℃。楊樹是速生、喜光的強陽性樹種,光合、呼吸作用強,積累與消耗物質明顯。
④對土壤因子的要求。土壤因子主要包括:土壤厚度、土壤通氣性和土壤質地。楊樹根系龐大,根系分布有效層深度為20-60厘米,要求土壤厚度在0.6-1.5米之間,要求土壤具有良好的通透性。“沙楊濕柳“就是這個道理。土壤質地以砂壤、輕壤為最適宜,土壤石礫含量不超過3%,板結土壤或較粘重的土壤不適宜栽植楊樹。
4、造林中常用的楊樹樹種
中綏12號楊、銀中楊、中荷64號楊,又稱“荷蘭64”、哲林等。
5、楊樹豐產栽培技術
在實際造林生產中,要做到集約經(jīng)營,使其速生、豐產、優(yōu)質,必須掌握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
①造林地選擇。
土層厚度:在質地適宜的情況下,土層厚度越厚越好,一般情況下,土層厚度在1.5米以上,最薄也應在0.6-1.0米之間,土壤的含鹽量不應超過0.3%。
土壤質地和土壤的通氣性:土壤質地直接影響土壤的肥力、保水能力和通氣狀況。通氣良好的沙壤或輕壤,最適宜于楊樹生長。
適宜深度的地下水:地下水適宜深度在1-2.5米之間,具有流動的地下水則更好。
②適地適樹
選擇適生對路的樹種,是速生豐產的關鍵。經(jīng)過多年的實踐,速生豐產林樹種選擇應堅持以鄉(xiāng)土優(yōu)良品種為主,積極引進適合當?shù)貤l件的優(yōu)良品種。對引進的外來品種,一定要經(jīng)過區(qū)域性試驗,證明是否適地適樹,是否優(yōu)良品種。
③規(guī)劃設計
規(guī)劃設計應堅持相對集中連片,建設速生豐產用材林基地。要按規(guī)劃進行設計,按設計組織施工,按標準檢查驗收,按基建項目程序進行管理。
④初植密度
造林密度對林木生長控制、成材早晚、木材產量及徑級大小等都有重要作用。通過多年的造林實踐看,速生楊類株行距為3×5、3×6、4×5、4×6米。
⑤整地
在有條件進行大規(guī)模機械作業(yè)的地塊實施全面整地。通過整地,能增加土壤的通氣性,熟化土壤,促進土壤中礦物質分解。低產林改造地塊,清除伐根后,深翻后種植一年農作物,當年秋季或第二年春季再進行造林,效果更好。全面機械整地用拖拉機翻耕,深度為25-30厘米,然后進行開溝整地或穴狀整地,在沒有大規(guī)模機械作業(yè)的地塊進行穴狀整地。
⑥苗木選擇
在選好樹種,搞好整地基礎上要選好造林苗木,這一點致關重要。具體指標包括第一是地徑,第是苗高,第三是根系,第四是苗木自身的含水狀況,第五是干物質。
選擇壯苗。標準是:干形通直、勻稱、色正、有光澤,芽飽滿,無病蟲害,無機械損傷,根系完整。楊樹苗木一年生一級苗地徑在1.5厘米以上,楊樹苗木一年生二級苗地徑在1.2厘米以上;二根一干一年一級苗地徑在2.0以上,二級苗地徑在1.5厘米以上。一年生苗最少側根數(shù)應在10根以上,二年生苗側根在15根以上。苗木不攜帶和未感染檢疫性、危險性難以防治的病蟲害。發(fā)糠不實的苗木不用,要用專人進行選苗劃號,確保壯苗標準。
⑦栽植
要在全面整地后先挖植樹坑,規(guī)格為60x60x60厘米。栽植季節(jié)為春秋兩季。秋季造林的特點是氣溫適中,土壤含水量和空氣濕度較春季高,不爭農時,勞動力充足。
⑧間作
采取林農間作,以農促林,以耕代撫的立體結構的生態(tài)經(jīng)濟模式較好。造林前1-3年行間種植矮棵作物,如大豆等,種草如草木樨、沙打旺等,還可種植胡枝子、紫穗槐等豆棵灌木,實行林灌混交,促進楊樹生長,這種類型最經(jīng)濟適用。堅決不能種植玉米、高粱等高棵作物。
6、幼林擾撫育管理
①松土除草。株間一定要鏟除雜草,連續(xù)撫育3年,每年2次,時間在6-7月份。
②灌溉與施肥。大水、大肥是促進楊樹快速生長至關重要的物質基礎。因此,在生產時間中合理施肥灌水就成為楊樹集約栽培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尤其在我縣半干旱濕潤區(qū),更需要加強水肥管理。楊樹最適宜的地下水濃度為1-2.5米,可促進根系發(fā)育良好,提高造林成活率。生長期楊樹對水特別敏感,要保證一年內灌水3次,即返青水、生長水和上凍水。生長水在每年的6-7月份樹木生長高峰時澆灌,上冰水在秋季樹木落葉林地封凍前澆灌。有條件的還要進行施肥,施底肥和追肥。底肥可用土糞或磷酸二銨,追肥用尿素每株0.25千克。
③目的是為了獲取通直飽滿的樹干和無節(jié)良材,栽植后的1-3年應剪除主干上競爭枝和冠中下部的霸王枝。隨樹齡的增大修枝強度掌握在樹冠占整個樹高的2/3-3/5。以保證樹木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面積。要防止為獲取燒柴或林農間作怕影響農作物產量而進行超強度修枝。修枝工具要鋒利,修剪時應緊貼枝條基部,切面與樹干平。
(作者單位:123200遼寧省彰武縣林草發(fā)展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