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彥俠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問題也是日益嚴重,特別是在農村環境中,化肥、農藥、地膜的大量使用和不可溶解材料的隨意丟棄,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導致農村環境形勢越來越嚴峻,再加上農村居民沒有保護環境的意識,而水環境污染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一旦污染情況超標,水質會急劇下降,所以存在的問題還是很多的,為了有效的解決此類問題,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及時的提出相應的合理性措施,實現水環境保護的最佳成果。
1、農村水環境治理的現狀
我國吉林省是種植農作物比較多的省份,農民在種植農作物時,為了能有高產量,會使用大量的化肥、農藥、地膜,進行除草、施肥、滅蟲。比如:氮磷鉀綜合肥、尿素、硝酸鉀等,這些化肥農藥在農作物吸收不了的情況下會進入生活水源中,嚴重污染了生活用水。
吉林省農村過去的養殖業規模小,養殖數量少,家禽的糞便可以自家處理,不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蛋類和肉類需求不斷在增加,導致養殖業迅速發展,養殖場漸漸增多,而產生的大量家禽糞便都是直接排放,沒有針對性的處理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污染源,各種細菌、病毒對水環境造成嚴重污染。
對于農村的環境來講,生活垃圾處理也沒有完善的體系,沒有符合規定的垃圾收納場所,現在人們生活質量提升,各種餐盒、包裝袋、廢棄電器等各種生活垃圾隨意堆放,污染空氣、污染環境,下雨天氣時污染物與雨水混合,滲入地下水,污染水源。
2、農村水環境治理的重要性
①推動可持續發展,滿足新農村的建設要求
社會發展提倡可持續發展,農村對我省經濟提升有很重要影響,從根本上來說,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健康生存的必然趨勢,所以農村更要堅持可持續發展,但是在農村進行可持續發展的同時,不能以破壞環境而發展農業,要確保農業的生態環境和經濟共同提升。
新農村的建設是我國現代化推進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新農村要求必須要文明建設村容、村貌,加強衛生整理等原則來建設,但是目前環境問題得不到改善,影響新農村發展。
②有利于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農村的全面發展,不應當只是表現在物質財富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改善,也需要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要達到經濟、社會、生態相結合,所以在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三者缺一不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也要樹立村民的文明生態環境,推動農村的可持續發展。
3、農村水環境治理對策
①建設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強監督
對于農村的水環境污染問題,政府部門應該加以重視,加強農村環境監督的措施,發行有效的法律法規,約束村民的各種污染環境行為,加大力度保護水源,確保水源的質量安全。
②改善農村衛生條件
首先對于生活垃圾設置統一的收納點,定時清理,集中處理,讓村民自覺主動的提高自身素質和覺悟,在處理過程中不要出現二次污染,對生活污水和養殖污水,定期派專業人員進行指導,從而達到污水的排放標準。對于已經污染的水源,禁止使用,先進行整治修復,凈化水資源在進行使用,家禽糞便可以施肥或者制成沼氣進行資源化處理,種植過程中嚴格按照規定使用化肥、農藥、地膜。
4、加強宣傳力度,提高村民環保意識
可以充分利用電視、電腦、傳單、宣傳欄等展開多方位的宣傳,可以把村民集中起來講解相關知識,如:生活垃圾、污水、家禽糞便、農業污染等,讓村民充分了解、認識到生活中的污染源,意識到環境污染的情況,從自身找原因,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從根本上降低垃圾污染。
5、加大農村環境治理資金投入
首先環境治理這類問題領導要重視,提出相關政策,創造有利條件,給村民爭取治理資金,可以讓多個農村進行環境治理的比賽,環境治理效果比較明顯的可以發一定的獎金,對環境改善貢獻比較大的個人給予表彰和補助。有效的提高村民改善環境的積極性和參與性,也可以發動農民投工投勞,積極參與環境建設,吸納個體工商戶、私營企業進行投資或者社會投資,在農村設置完整的環保設施,加大力度提倡環保。
6、強制實行沼氣的資源利用化
沼氣池連著廁所、廚房、家禽圈聯系在一起,有效的治理了農村的臟亂差,改善了農村面貌,沼渣,沼液都是優質的,無公害的有機肥料,減少了劃分的使用量,用沼液噴灑作物葉面可以防蟲防病,減少了農藥的使用,有效的解決了農村的生活用能,保護了生態環境。
7、集中解決治理困難,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要實現農村水環境的保護和凈化,就要從源頭出發,控制污染源,切斷源頭,改善農民的生活習慣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環境保護意識和水平,環保部門要重視對水源質量的不定時監測,采用現代化手段凈化水污染,制定嚴格的排污標準,而且嚴格按照規定執行。
農民在種植過程中為了取得高產量,對農藥的使用也是比較頻繁的,我們可以推廣低毒、低殘留的農業,展開農作物病蟲害的防控,推行高效施肥技術,完善高標準種田,明確環保要求,建設污水凈化池,生態溝渠、蓄水池等。
吉林省農村的水環境污染還是存在一定的問題,污染源也比較多,所以要建有一定的管理體系,為后期的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條件,農村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培養自身的良好衛生習慣和環境保護意識,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改善農村水環境污染問題,建設一個綠色環保的新型農村,農民也應該齊心協力接受相關培訓,提高對水環境污染問題的認識,加強對污染行為的控制,為環境保護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單位:136100吉林省公主嶺市環境保護監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