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艷輝
農村的審計部門負責了監管和審計工作,能夠對經管站進行全方位的監督,這個過程中,如何提高農村審計的質量,也成為研究的重點,如何提高農村審計的質量,如何提高農村快速的發展,就需要我們做好農村的審計工作,我們將對農村審計定位與審計模式的改進思路進行探討。
一、農村審計定位
1、農村審計屬于外部審計模式
一般情況下,審計的總體可以分成兩種模式,一個是外部審計,一個是內部審計。農村審計有一些不同之處,我們可以把他們大致的分為外部審計模式。這是因為農村在進行審計的過程中主要是鄉政府或者是農業經管站設立的機構。村委和農業經管站分屬于兩個不同的部門,屬于兩個不同的組織,所以說農村審計也被我們當成外部審計。雖然都屬于鄉鎮管理,但是農村集體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多的自主性,并不是完全的依靠上級的鄉政府。所以我們也可以把鄉鎮政府設立的機構當成外部審計部門。農村審計的過程中分離了主體和客體,二者沒有直接的關聯,也沒有利益的關系,審計工作是獨立存在的。我們之所以進行農村審計,就是為了針對農村的財務進行管理,嚴格監督,一些違法違紀的行為,懲罰這些行為,幫助人民群眾更好地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
2、農村審計屬于特殊審計模式
我們可以把外部審計模式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國家審計,一種是注冊會計師審計。農村審計比較特殊,和這兩種審計沒有直接的關聯,也不屬于任何一種,它是獨立存在的模式。國家審計作為一種獨立的審計機關,鄉鎮政府沒有管理的權限,所以說,農業部門負責的是農村審計的管理工作。農村審計工作主要是對農村的集體經濟進行負責的,和國家審計有很大的區別,不屬于同一個層次。而且,農村審計和社會審計不同,社會審計是不受課題限制的,農村審計的課題相對來說比較廣泛,而且十分的固定,主要的內容就是農村的集體財產。
二、農村審計模式改進探討
1、領導體制
農村審計工作是經管站和農村的審計部門來負責的,這個過程中,鄉鎮的政府沒有權利進行管理。縣級審計機關作為一種比較新的體制和農業主管部門等一些輔助部門,十互相監督,互相合作的這個過程中能夠幫助農村審計工作,提高工作的質量性,幫助國家節約更多的資源,政府的編制問題也能夠得到解決。
2、組織機構
在農業部門的下部設立的經管站,但是經管站之中的審計職能交給了農村的審計部門。經管站在日常工作過程中,主要是進行農村集體財產的管理工作,而審計部門則負責監督。縣級審計部門是聽從縣級領導的。縣級的省級工作要對經濟效益,審計以及村干部經濟審計等多種工作進行負責。縣級省級機構作為經管站的上級部門會定時定期的審計經管站。考慮到具體情況,盡可能的杜絕徇私情況的發生。內部的審計部門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人員編制招聘,特殊的人才,這些公司主要是通過縣級審計部門來頒發的。審計部門在工作的過程中一旦發現了村干部出現了經濟責任,就要根據輕重緩急,想司法部門進行報告。如果村干部的行為比較嚴重,甚至觸犯了黨紀,也要上報給紀委,監察部門,之后進行責任的追究。
3、審計重點
農村審計工作主要是進行日常的審計工作,監督集體經濟,這個過程中主要是對集體經濟的效益進行負責,有時候也會對經濟體的經濟責任做出一定的審計工作。雖然工作過程中涉及的資金比較少,但業務還是非常繁瑣的,為了提高審計部門的工作效率,所以設立了專項審計。例如,國家設立的專項資金或者是惠農資金以及土地征用的賠償款等等。因為國家十分重視三農問題,所以這些惠農資金必須要進行嚴格的審計,嚴格的監管,資金的監管,資金進行核實查明,不能夠出現隨意的挪用資金的情況,農村在日常工作中使用的資金和專項資金是區分開來的。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土地征用的補償資金也是關注的重點,主要的內容就是防止資金挪用。一些農村干部在工作的過程中,目光比較短淺,盲目地追求自己的業績,隨意的進行資源的開發以及投資,導致村里負債。農村審計部門就能夠有效的防止執行行為的發生,還能夠對干部的廉政行為進行監督。在干部任職期間劃分責任,做好干部的管理工作。
4、推進農村審計工作的獨立性建設
農村審計工作目標的定位。目前,農村審計工作的角色定位并不明確,一部分學者把農村審計工作直接劃分為內部審計部門了,還有一些學者認為,農村審計工作比較特殊,所以當成比較特殊的審計類型。
農村審計人員聘任的獨立性。
農村審計人員在招聘的過程中是獨立的一部分,農村地區經濟基礎比較發達,可以盡可能地對建設成本進行縮減。可以在社會上進行公開的招工考試,招收一些比較專業的農村財務審計人員考核他們的業績。
農村審計機構建設的獨立性。
農村審計機關獨立性比較強,權威比較高,可以在一些經濟比較復雜,經濟基礎比較雄厚的農村地區適用。
總之,農村審計目的是提高集體財產的收益,對農村財務的運行情況進行監督,從制度這方面入手,約束集體財產的使用情況,了解資金的具體走向,進行收益的分配,防止出現危害集體財產情況的發生。
(作者單位:164002黑龍江省北安市二井鎮農經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