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佩婷
農業企業有其鮮明的特點,農業企業的發展也有其特色問題。現在各大企業對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在新的經濟環境下,農業企業應該結合自身特點、緊跟風向標,建立與自身發展息息相關的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機制。本文將農業企業與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結合起來,對農業企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我國是農業大國,這一點既體現在農產品的生產上,也體現在農產品的消費上。農業在我國的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業企業也有鮮明的特點
1、農業企業的特點
①土地是重要的生產資料
土地在農企中必不可少,土地是農業生產的基礎,農企的主要收入來源都基于此。然而,土地的管理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土地類別、標準、承包費的收取及土地流轉等環節都存在著很大的風險,這影響著農業企業的發展。
②農業生產特殊性
農業企業以農業生產為主,農業生產有其特殊性。農業生產具有明顯的地域性、季節性和周期性,生產周期長。農業生產的生產時間滯后于勞動時間,二者存在時間差。農業生產受外界因素的影響而呈現較大波動。綜上所述,農業企業因農業生產的特殊性,要求因地制宜,不違農時,這樣在管理過程中也會面臨許多問題。
③產品關聯性較強
農業企業的產品為農產品,農業生產中部分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可以相互轉化,與這一特點相適應,農業企業一般都以一種業務為中堅力量,圍繞這一業務拓展其他業務,以實現全面發展。基于此種產品特點,農業企業要設置更加復雜的內部管理機構來對應對此種風險。
④農業企業內部機制復雜
農業企業在管理上實行聯產承包、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體制。同時,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現代化和集約化程度較低,農業企業相對于第二三產業的企業,企業管理方式相對松散,難以跳脫歷史約束。
⑤農業企業財務風險過高
我國農業企業是經濟體制改革下的產物,在財務制度的很多方面都很不完善。而且,農業企業大多存在著不合理的投資方式和高負債的經營特點,這二者又進一步加重了企業面臨的財務危機。
⑥政府支持力度較大
我國政府對農業的補貼力度很大,這有兩重性,一方面會激勵農業企業為尋求更大的支持力度而不斷發展進步;另一方面部分企業會因政府的補助支持而懈怠下來,導致經營管理不善,內部控制出現問題。
2、內控制度在農業企業中的運用
總體來看,我國很多農業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設上還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結合農業企業的特點,為改進和完善農業企業的內部控制和風險管理,可從以下幾方面采取相關措施。
①加強思想教育宣傳,優化內控環境
為改進和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和風險管理,首先要在企業內部加大對企業內控制度及其重要性的宣傳和普及,安排企業相關管理人員到其他地方參觀取經,學習已有成功案例,結合企業自身的特點,優化企業的內部控制環境。企業還可以采取激勵措施鼓勵大家建言獻策,聽取基層意見。同時農業企業可以選聘一批新的具有內控知識的員工,優化企業人才結構。
②結合企業生產特點,改進企業內部結構
為實現連續經營發展,不致生產環節脫節斷裂,農業企業就要優化產品和部門結構。農業企業應該結合往年生產經營數據和企業所在地和占據的銷售市場,深入分析企業近年來的銷售情況,綜合多種因素預計企業未來發展趨勢,借此在產品多樣化的基礎上,具體確定企業的產品結構;同時還應結合企業作物的季節特點,安排好產品的生產環節,努力削弱季節性對企業的沖擊,盡可能做到每一個時段都有生產安排,做到資源利用最大化。企業要選擇最優的產品盈利配比,對該環節實施內部控制,優化企業內部結構。
③完善企業內部財務制度,降低財務風險
農業企業在實際運營過程中,應該嚴格遵照農業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規范企業業務流程,對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各環節進行監督;同時要貫徹執行不相容職務原則,在企業內部形成相互牽制、相互監督、有效制衡的機制。
④制定完善的企業計劃,應對風險
農業企業的產品特殊性使其面對的風險較大,為降低突發事件對企業的影響,企業應該制定詳細的計劃,使企業有能力在危機發生時有應對能力不致于使企業遭受巨大損失或破產。企業計劃的制定,既需要全面廣泛,綜合考慮多種情況,同時要注意不能太過拘束,要有一定的調整空間。
⑤加快農業現代化,推廣信息技術的使用
拓展信息技術在農業企業中的應用范圍。農業企業使用財務信息系統能夠降低人為舞弊的風險,會計電算化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準確度,同時增加了信息透明度,而且降低了人為操作的風險。其次,農業生產過程信息化能夠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提高風險預測準確率,對企業各個生產環節均有利。
總之,我國農業企業正在經歷從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轉型的階段,農業企業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與完善仍有很長的路要走。農業企業應該結合企業實際,針對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重視內部控制制度的管理與實現,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隨著企業的發展不斷改進、完善,最終形成一套適用于現代經濟形勢、符合企業實際的、行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使企業健康有效的長久發展下去。
(作者單位:100083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