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尚文

(左上)1948年4月,崔東旿出席韓朝政黨社會團體代表人聯席會議并發表演說。(左下)2019年7月6日,崔仁國在平壤順安機場發表抵朝感言。(右)從軍時期的崔德新。
“祖國是我們家族世世代代生存的懷抱,我們對祖國充滿感激之情,追隨祖國前進的步伐,是遵守父母遺言之正途,是作為子女應盡的孝道。在更晚之前,我下定決心要回到共和國去永居”“我將繼承父母遺志,為實現祖國統一偉業奉獻余生”……
7月6日,在父親崔德新投奔朝鮮20多年后,73歲的崔仁國也走上了同樣的道路。他在平壤發表了如上感言。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情懷和緣分,讓崔氏父子作出如此選擇?故事要從他的祖父崔東旿(音同武)開始講起。
1926年的一天,窗外大雪紛飛。在中國吉林省樺甸的“華成義塾”(朝鮮獨立團體培養抗日人才的軍政學校),14歲的金日成正與校長崔東旿嚴肅地交談。
“男子漢理應矢志不渝,而你卻要中途退學,這像話嗎?你說輟學是因為華成義塾教育不合你的意,那在這個動蕩的時代,哪里有投萬人所好的學校?”聽說自己喜愛的弟子要退學,崔東旿很是不解。
朝鮮半島淪為日本殖民地后,金日成的父親金亨稷積極投身抗日運動。1925年,金日成隨父來到中國,第二年就參加了朝鮮的救亡運動,加入朝鮮共產青年同盟,組建秘密讀書會宣傳馬列主義思想和革命武裝抗日。他走共產主義道路的意志越來越堅定。
“只要能讓朝鮮獨立,不管什么主義都沒關系。但無論如何,你一定要成功。”看到學生去意已決,崔東旿最終送上這樣一段鼓勵的話。
1892年,崔東旿生于朝鮮平安北道義州郡月華面。1903年,他加入朝鮮第一個新興宗教,初名東學,后稱天道教,并在教內的中央中學院讀高等師范和法正學科。后被任命為布道師。1919年,朝鮮爆發反抗日本殖民統治的“三一運動”,崔東旿領導了義州地區的斗爭。同年10月,他舉家遷往中國,加入剛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后任內務部參事、地方局長等職,培訓獨立運動骨干。開設“華成義塾”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環。
1945年朝鮮半島光復,崔東旿來到半島南方。他擔任臨時政府國務委員、臨時議政院副議長等要職,是獨立運動的領袖。但崔家真正的“大戲”才拉開序幕。
1914年9月17日,崔東旿在老家義州郡生下長子崔德新。到中國后,忙于獨立運動的他把兒子寄養在北京一家孤兒院。1936年,崔德新從南京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即黃埔軍校)畢業,到國民黨軍隊中工作。1940年,臨時政府創建光復軍,統一指揮在華朝鮮抗日武裝,崔德新被借調去任宣傳課長。太平洋戰爭爆發后,他一度隨中國遠征軍赴緬作戰。
1945年日本投降,朝鮮半島光復。臨時政府主席金九與蔣介石協調后,崔德新脫下國民黨軍裝,以光復軍華南韓籍士兵集訓總隊隊長身份,從投降的日軍中甄別出3000余名朝鮮裔士兵帶回國。后來,崔德新進入韓國陸軍士官學校特別班學習,1948年7月被任命為該校第六任校長。他廢除體罰,推行“新式軍教”,深受學生愛戴,其中就有后來成為韓國總統的樸正煕。1949年,他赴美深造,回國時朝鮮戰爭已經爆發。
韓軍在戰爭中一觸即潰,朝鮮軍隊迅速占領漢城(今首爾),崔東旿在戰火中下落不明。有報道稱,當時崔德新認為父親死于朝軍之手,對北方充滿憤怒。時任韓國總統李承晚對受過美國軍事教育的崔德新極為倚重,任命他為新組建的第11師師長。
1953年,崔德新接到時任“聯合國軍”總司令克拉克的調令,作為韓軍代表參加停戰談判。當年7月27日,中朝美三方在板門店簽署朝鮮停戰協定,崔德新以觀察員身份在現場觀摩。談判期間,崔德新有個意外收獲:見到了昔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同窗金雄。這位老同學畢業后去延安參加八路軍,當時已是朝鮮人民軍高級將領。
1956年,崔德新被派駐越南擔任公使。1960年,李承晚政權被民眾推翻。1961年5月16日,軍事強人樸正熙、張都映發動軍事政變,奪取了政權。身在越南的崔德新支持政變勢力,因為樸正熙曾是他的學生,張都映曾是他的部下。為宣傳政變的正當性,樸正熙派出外國使節團,并委任崔德新負責在東南亞地區的游說。自此,兩人的“蜜月期”開始了。
當年7月,崔德新見到了樸正熙。十分敬仰“崔老師”的樸正熙馬上安排他出任外長。崔德新參加了韓日外長會談,但實際談判由樸正熙的侄女婿金鐘泌掌控。不甘心當“擺設”的崔德新,在1963年9月自請出任韓國駐西德大使,任上促成了樸正熙和時任西德總統呂布克的互訪。他后來在回憶錄中說,樸正熙還是很關照自己,派駐國家可以自選。
然而,4年后發生的東柏林事件,打斷了崔德新的外交路。當時,韓國中央情報部向樸正熙密報稱,有194名旅居西德的韓國僑民、留學生等被朝鮮駐東德使館策反,再派回韓國開展“赤化活動”。在樸正熙授權下,韓國特工背著崔德新在西德實施了一系列綁架“親北分子”的活動。西德政府提出抗議,要求韓國撤換大使。崔德新就這樣莫名其妙地結束了大使生涯。
回到韓國后,崔德新憑著父親與天道教的關系,出任韓國天道教首領。他的政治背景讓天道教迎來了復興。樸正熙政府出資支持天道教,崔德新以教徒的選票支持樸正熙,兩人達成了一種默契。
崔德新從軍人變為外交官,又變為宗教領袖,但他的巨變還在后面。
如果說韓國對上世紀60年代的定義是“獨裁時代”,70年代的定義則是“充滿希望的大眾時代”。在野黨推出了一位強有力的領導者金大中,他提出廢棄鄉村預備軍、和平統一等主張,受到民眾關注。
1971年,樸正熙在韓國第七屆總統選舉中獲勝。他實施“維新憲法”,宣稱不再需要宗教界對其支持,也沒兌現幫崔德新建設天道教大學的承諾。這種“出爾反爾”,讓曾為支持樸正熙而猛烈抨擊金大中的崔德新充滿失望,兩人漸行漸遠。
崔德新后來也后悔對金大中的攻擊。他在回憶錄中寫道,內心好像長了個疙瘩,總是覺得虧欠了金大中。1973年8月8日,金大中遭綁架,這讓崔德新感受到樸正熙政權的恐怖。他懷著歉意和憐憫,給生還的金大中打去慰問電話。1974年8月15日,樸正熙夫人陸英修遇刺,讓他更感受到韓國政治的殘酷。

2000年,柳美英作為朝鮮離散家屬訪問代表團團長訪問首爾,與兒子崔仁國相逢。
1976年2月17日,崔德新偕夫人柳美英赴日,并在東京發表了“譴責樸正熙政權的民族滅絕政策和賣國軍事法西斯政策”的聲明,與樸正熙公開決裂。隨后,他僑居美國。
與崔泓熙的交往是崔德新訪朝的契機。崔泓熙曾是韓國陸軍少將,也是跆拳道創始人、國際跆拳道聯盟首任總裁。他因與樸正熙政見相左而遭迫害,流亡加拿大并多次訪問朝鮮。崔德新也從他那里知道了父親的真實情況。原來,崔德新自美返韓前,父親崔東旿支持的“南北協商派”在韓國國會選舉中遭李承晚的“大韓國民黨”勢力迫害,崔東旿身陷囹圄。朝鮮人民軍攻占漢城后,朝鮮領導人金日成要求營救崔東旿,并安排交通工具護送老師安全抵達平壤。
1956年,金日成接見崔東旿,請老師組織從南方來的各界人士成立“在北和平統一促進協會”。之后,崔東旿擔任協會常務委員,投身自主和平統一事業。1963年9月16日,崔東旿離開人世。
崔德新對朝鮮的看法出現了改變。此后,他數次訪問朝鮮,受到金日成接見。金日成回顧了老師崔東軒的點點滴滴,并請崔德新不要擔心自己的過去,邀他與自己攜手完成國家統一。
1986年,崔德新在美國舉行記者會,宣布和夫人柳美英返回朝鮮定居。韓國輿論一片嘩然。到朝鮮后,崔德新任天道教青友黨中央委員長、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副委員長、最高人民會議代議員等要職。1987年4月獲金日成勛章。1989年3月任天道教青友黨中央委員長、第八屆最高人民會議代議員。他于1989年11月16日逝世,朝鮮以國葬規格將他葬在愛國烈士陵園。之后,柳美英接替崔德新出任朝鮮天道教青友黨中央委員會主席。上世紀90年代,朝鮮拍攝了大型系列電影《民族和命運》,其中一部分內容正是講述崔德新的人生歷程。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朝鮮祖國和平統一委員會官方網站“我們民族之間”報道稱,柳美英之子崔仁國為永居朝鮮,于2019年7月6日抵達平壤。在平壤國際機場,天道教青友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李明哲等朝方人士到機場迎接同胞到來……
視頻新聞時長為1分36秒。配發的畫面中,飛機緩緩滑行,舉著花束的迎接人員在機場內等待。崔仁國以一身黑色西裝登場,頭戴鴨舌帽,神色輕松。他與朝方人士一一握手,并發表抵朝感言。報道沒有披露崔仁國具體入境方式等更多細節,只有簡簡單單幾個鏡頭,短短幾句話。
對崔仁國的行動,韓國統一部發言人李相旻7月8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韓國《憲法》規定公民有遷移住所的自由,政府不會一一了解每個公民的居住地。有關部門正在了解崔仁國入朝途徑和是否有陪同人員等具體細節。韓國輿論稱,韓國公民赴朝永久居留實屬罕見。
當年崔德新、柳美英夫婦選擇赴朝鮮永居,兩人膝下2男3女離散在韓國和海外其他國家,成為名副其實的“離散家屬”。對于和平,這一家人或許格外地渴望。
“看到你,眼淚就忍不住地流”。2000年,柳美英作為第一次朝韓離散家屬訪問團朝方團長訪問首爾,再次見到次子崔仁國。當年6月,時任韓國總統金大中實現對朝鮮歷史性訪問,與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正日達成包括離散家屬會面在內的一系列協議。同年8月15日,雙方離散家屬大規模團聚活動首次舉行。
之后,以掃墓、家屬團聚為由,崔仁國先后12次訪問朝鮮。最近的幾次分別是,2016年11月得知母親病危離世,2017年、2018年母親周年祭和兩周年祭。當時崔仁國訪朝均得到韓國政府批準。2017年崔仁國訪朝,是文在寅上臺后首位韓國公民接到朝方的訪問邀請。
對于崔仁國赴朝一事,韓國天道教首領宋范斗說,雖然現在韓國國內或有爭議,但從長遠來看,這或許將對改善韓朝關系、甚至促進朝鮮半島的和平統一產生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