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歡
摘要:舞蹈是一種不斷發展的文化,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從宏觀的角度講,它是人類在社會發展的進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發展樣式,代表了每一時代特定的文化與審美時尚,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文化生活,愉悅了情感,陶冶了情操,加快了人類文明的前進步伐。
關鍵詞:歌劇美學;中國美聲
中圖分類號:J72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1-0087-Ol
從傳情達意的角度講,它是最原始、最直接、最質樸、最動人的一種表現方式,舞蹈從伴隨著人類生活的發展,到今天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與音樂、美術、戲劇、雜技、曲藝、攝影、書法、電影、電視等姊妹藝術在同一平臺上,共同組成了當代藝術的大家庭。當代舞蹈在眾多的藝術中,既有獨立明顯的藝術特征,又呈現出多姿多彩的舞蹈藝術形態。
一、舞蹈藝術的分類
舞蹈是一種內涵非常豐富的藝術門類,包含各種不同樣式、不同風格、不同功能的舞蹈類別。根據舞蹈的作用和目的,我們可以將其分成生活舞蹈和藝術表演舞蹈,在此我們主要從藝術舞蹈的角度來幫助大家了解舞臺當中的舞蹈藝術。
按舞蹈的類型來分,主要包括古典舞、民族舞、現當代舞等。
(一)古典舞
舞蹈的動作、技巧都有嚴格規定,是一種程式化的舞蹈。古典舞的收集整理和藝術創作,主要來源于戲曲藝術、古代典籍、壁畫、考古文物等。中國古典舞強調詩的意境,強調內心情感的表達,古典舞“身韻課程”的內容,是對中國古典舞很好的整理提煉。以手、眼、身、法、步為技巧要領,以圓潤流暢、動靜對比、點線相織、剛柔相濟、內外統一構成形式美。
(二)民族舞
民族舞蹈源自于人類社會群體生活,是在一定的民族、時代和地域中逐漸形成、傳播、演變的。不同民族的舞蹈具有不同的藝術風格,具有其他舞蹈所不能替代的認識作用,能夠反映不同民族的歷史、文化、民俗及精神氣質。
中國的民族舞在舞蹈教育家的整理發掘中,逐漸形成系統的體系,在教學中和舞臺表演中都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濃縮了各民族特色的民族特色,成為舞蹈大家庭中極具藝術性和人文性的舞蹈類型。
(三)現代舞
對于現代舞的闡釋,《辭海》中對“現代舞”這樣解釋:“20世紀初,由美國舞蹈家鄧肯創作的一種舞蹈。現代舞的審美觀點與傳統芭蕾舞相悖,主張合乎自然運動法則的舞蹈動作自由地抒發人的真實情感,它強調發揮個人特色,更注重表達藝術家的內心感受。
(四)當代舞
當代舞的概念是在二十一世紀初提出的。中國最早的帶有當代舞色彩的舞蹈應該追溯到二十世紀初期,吳曉邦先生創作了一些列反映當時社會現象的舞蹈,如諷刺汪精衛漢奸政府的《丑表功》。新中國建國后,一批反映人民解放軍的舞蹈作品涌現,如《飛奪瀘定橋》等,紀念曾經的戰爭歲月。改革開放以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當代舞表現的內容更加廣泛而深刻。當代舞從現實生活出發,題材多樣,表現形式新穎,將當代發生的社會現象、社會思潮、重要事件通過舞蹈的形式展現出來。
二、舞蹈欣賞的主要內容
舞蹈是一種視覺的享受,是人體美的藝術展示。
(一)舞蹈動作
舞蹈中的動作是人體自然形態的動作進行美化加工,含有一定“意味”的藝術動作,具有一定的音樂節奏,能夠表現不同的藝術風格。舞蹈動作可以分為表現性動作、虛擬性動作和技巧性動作。表現性動作主要表現情感;虛擬性動作是一種模擬式的動作,戲曲舞蹈中常用;技巧性動作有旋轉、翻滾、跳轉等動作。
(三)舞蹈創作
舞蹈語言沒有固定不變的規范可循,它是由舞蹈藝術家根據自己的生活閱歷、文化修養、審美情趣、性格愛好來決定的。
舞蹈編導要創作好一部優秀作品,就要遵循以下幾項原則:第一,要有生活的積累;第二,要博學多才,掌握大量的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舞蹈語匯;第三,嚴格遵循舞蹈藝術的規律;第四,要有處理舞蹈結構、展示舞蹈主題動作、運用各種表演技巧的能力。
(四)舞蹈的音樂
舞蹈和音樂的關系應當是辯證統一的,舞蹈應占據主要地位,音樂是從屬地位,但是,也不能否認音樂在舞蹈中的積極作用。優秀的舞蹈音樂能夠獨立演奏,但是優秀的舞蹈作品不是依靠音樂而獲取成功的,它首先要依靠舞蹈本身的藝術光輝。
舞蹈的賞析過程不但是舞蹈演員全面認識舞蹈的過程,同時也是觀眾在接受舞蹈的過程,它從表演、情感、內涵三方面對舞蹈本身進行分析和鑒定,從而不但能夠提高舞蹈演員在舞蹈表演和創作上的綜合素質,也可以在一定層面上加強觀眾和舞蹈評論者的藝術鑒賞功底和鑒賞能力,他們是相輔相成,不可缺少的。舞蹈的發展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同樣舞蹈的賞析也是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的發展的,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無論舞蹈如何發展,只要我們把握住舞蹈賞析的主旨和舞蹈賞析的方法,就一定會對舞蹈的進步起到借鑒和推動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