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小童
摘 要:“管他X不X”是現代漢語的常用構式,常充當謂語,或單獨成句,也可以作條件復句中的分句,用于凸顯說話人對事件的不在乎態度。該構式通過選擇關系小句的周遍性排除與“管他”的主觀性,獲得了“不在乎”義。
關鍵詞:管他X不X;構式;句法;語義
“管他X不X”是現代漢語口語中一種較為常見的結構。例如:
(1)管他用不用,買就是了。
(2)你應該每天都學習,管他周末不周末。
(3)管他真不真,賣出去就行了。
由以上三個例句可知,“管他X不X”結構中的“管他”和“不”是常項,兩個“X”通常為同形成分,是變項。該結構通常充當謂語或條件復句中的分句,用于凸顯說話人對未然事件的不在乎。在三個例句中,說話人分別表達了對“用不用”“周末不周末”“真不真”的不在乎。我們認為該結構是構式,因為構式是指“一種形式與意義的結合體C(記作
關于“管他X不X”的專門研究并不多,潘曉哲(2013)從句法、語義、語用三個角度,論證了“管他X不X”是由“不管X不X”虛化而來[2],但對該構式句法功能的考察及語義特點的描寫不夠全面。在相關研究中,涉及到“管他X不X”的主要散見于對“管他”的研究及同語反復式“X不X”的描寫中。孫蕾(2018)指出,“管他”后加疑問小句時是以肯定形式作否定識解[3]。左娜娜(2011)認為,“管他/你X不X”可以表示“無論這樣或不這樣”[4]。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擬從句法、語義等角度,對構式“管他X不X”的特征展開深入論述。研究語料除個別是個人內省及平時積累所得,其余均來自北京大學中國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
一、“管他X不X”的句法分析
(一)“管他”的考察
“管他”是現代漢語口語的常見表達式,但關于其性質,學術界尚有爭議,可以概括為以下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以呂叔湘與邵彤彤為代表。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1999)將“管”歸為連詞,表示行動不受所舉條件限制,相當于“不管”,后面要加“他(它)”[5](P241)。邵彤彤(2008)把“他”當作虛主語,與“管”聯合,實現“無標記否定”,從而引導無條件條件句[6] 。第二種觀點以張田田與王慧蘭為代表。張田田(2012)指出,動詞“管”與代詞賓語“他”已經連詞化為“管他”[7]。王慧蘭、李偉剛(2012)認為,“管他”而不是“管”更有資格成為具有連詞功能的結構[8]。以上研究中未曾提及構式“管他X不X”中“管他”的性質,僅潘曉哲(2013)分別對“管”和“他”進行了考察,認為“管” 是含反問語氣的連詞,“他”的作用是幫助“管”形成反問語氣,本身含義虛化[2]。
本文認為“管他”在現代漢語中經歷了語法化的過程,在一些語境中已經具備了連詞功能,可以用“不管”“不論”等替換。此時,“管”和“他”意義更加融合,已不是兩者意義的簡單相加。但“管他”是否已完全語法化為連詞,則需分情況討論。由于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構式“管他X不X”,故僅考察在此構式中“管他”的性質。請看下例:
(4)a.管他下不下雪,我都要把東西送出去。
b.不管下不下雪,我都要把東西送出去。
(5)a.管他來不來,我都要把東西送出去。
b.*不管來不來,我都要把東西送出去。
可以看出,例(4)中的“管他”可以替換為“不管”,并與下文的“都”相呼應。而例(5)中的“管他”替換為“不管”后,由“不管”引導的條件小句缺少主語,語義模糊。通過兩例的對比,可以發現,例(4)中“下不下雪”與“他”沒有直接聯系,“他”的虛化程度更高。例(5)中“他”作“來不來”的主語,意義并未虛化。這進一步提醒我們,構式“管他X不X”中的“管他”是否語法化為連詞或許與“他”的虛化程度有關。
“結構相鄰”是成分和成分直接發生重新分析,從而誘發詞匯化的一個句法結構條件[9]。通過對大量語料的考察,我們發現在構式“管他X不X”中“管”和“他”在線性組合上總是聯系緊密。因此,連詞“管”和“他”之間有重新分析的過程。
再者,從語義層面來看,表示概括、抽象的概念或成分比較容易經歷詞匯化的過程[9]。因此,“他”的虛化是“管他”語法化為連詞的重要因素。“管他”中的“他”在一些語境中有明確的指代對象,但在一些語境中出現了指代不明甚至指代對象消失的情況。例如:
(6)頭曰:“從他去住,管他作么?”(宋代普濟《五燈會元》卷七)
(7)任屠也,你出了家也。你管他甚么豬肥羊貴。(元代馬致遠《馬丹陽三度任風子》第三折)
(8)老爺竟是依他的話,打起高興來,管他呢,中了,好極了;就算不中,再白辛苦這一場,也不要緊。(清代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一回)
例(6)中的“管他”處于反問句語境中,這里的“管他”是一個動賓結構短語,“他”意有所指,指代前文出現過的某個人。例(7)中的“他”指代功能明顯減弱,后指“豬肥羊貴”這個抽象概念而非具體人或事物。例(8)中的“管他”居于句中,與語氣詞“呢”一同出現作話語標記,這里的“他”虛化程度最高,沒有指代作用。
沈家煊(2004)指出,“語用推理和推導義的固化是語義演變的主要機制。”[10]“管他”從宋代開始出現的語境幾乎都是反問句[7]。當“管他”用于反問句時,主觀性較強,整個句子帶有否定的感情色彩。一旦“管他”被高頻率地使用于反問句中,通過語境吸收,整個句子的主觀性就會逐漸固化到“管他”上。于是,“他”的主觀情態義取代了原有的指稱義,后逐漸虛化為無指。
再有,通過對“管他X不X”的考察,不難發現,X經常由動詞或動詞短語充當。在構式“管他VP不VP”中,“管他”的連詞化程度還取決于“他”與VP是否有直接的語義聯系。如例(4)中的“下雪”與“他”沒有直接的語義聯系, “他”具有更大的語法適用范圍,虛化程度更高。而例(5)中“他”做“來”的主語,所以此例中“管他”的連詞性要弱于例(4)。
綜上所述,在“管他X不X”構式中,“管他”是否已語法化為連詞,取決于代詞“他”的虛化程度,而“他”的虛化程度可以從“他”與VP是否有直接的語義聯系來考察。
(二)“X”的考察
通過對語料的考察,可以發現,在“管他X不X”構式中,“X”的選擇范圍較廣,動詞、形容詞、名詞和短語都可以進入該槽位。在所搜集到的前100個例句中,“X”為動詞的有75例,占總用例的75%;“X”為名詞的有13例,占總用例的13%;“X”為形容詞的有8例,占總用例的8%;“X”為動詞短語的有4例,占總用例的4%。由此可知,“X”主要以動詞為主,名詞次之,形容詞和短語較少。
1.“X”為動詞
(9)管他懂不懂,只要能推銷就算數。(《人民日報》,1995-07-12)
(10)我們摸清了這個底細,管他同不同意,你照辦!(周而復《上海的早晨》)
(11)管他通八路不通八路,反正俺兩家是死對頭,我不叫他瞧瞧我的厲害,我不姓楊。(李曉明《平原槍聲》)
(12)正反我留了紙條,管他看見看不見。
根據語料可知,進入“管他X不X”構式的動詞中,多音節動詞占絕對優勢。以上四例中,例(9)是單音節動詞,例(10)~(12)是多音節動詞。根據語言的經濟原則,多音節動詞進入該結構時可以有省略,一般省略第一個“X”后的音節,如例(10)。通過內省,我們發現,“管他X不X”的雙音節動詞也有其他表現形式,如例(12)。同時,此類形式中的動詞通常是述補結構,如:“管他記得記不得”“管他聽見聽不見”“管他完成完不成”等。其中,用“不”修飾述補結構,表示未達成動作。此類結構動詞進入構式“管他X不X”時,表達的是一種假設,而非否定。
2.“X”為形容詞
(13)但是有你在場,管他高興不高興,他總得客氣些。(安徒生《冰姑娘的故事》)
(14)管他大不大,牽涉到誰,就殺了誰!(劉震云《故鄉天下黃花》)
(15)反正我是在油鍋里先放鹽再下青菜炒的,管他營不營養呢,我先吃口味再說。(《菜譜集錦》)
能進入“X”槽位的形容詞較少,通過語料和內省,可以發現,其用法和動詞相同。當“X”為雙音節形容詞時,第一個“X”可省略為單音節,如例(15)。
3.“X”為名詞
(16)管他臉色不臉色的,咱家窩里的咱不能處理啦?(賈平凹《秦腔》)
(17)管他闖王不闖王,不事先說好,別想來老子的地面打糧。(姚雪垠《李自成》)
眾所周知,“不”在一般情況下不能修飾名詞,但“管他X不X”中的“X”卻可以由名詞充當,受“不”修飾。我們認為,這里的名詞之所以可以受副詞“不”修飾,是因為名詞的功能發生了變化。在“管他X不X”構式中,名詞隱含動詞的意義和特點,動詞的增補更有利于聽話人對句子的理解。如例(16)可以增加謂語“好看”,替換為:“管他臉色好看不好看,咱家窩里的咱不能處理啦?”例(17)可以增補謂語“是”,替換為:“管他是不是闖王,不事先說好,別想來老子的地面打糧。”
4.“X”為動詞短語
(18)管他做得對不對,橫豎我都完成了任務。
(19)管他是狼不是狼,得做打狼的準備。(馮志《敵后武工隊》)
(20)管他天氣好不好,我們都該出去走走。
能夠進入該結構的短語類型有:述補短語、述賓短語、主謂短語。例(18)中“做得對”是表示結果的述補結構,在進入構式后省略了表示選擇的肯否定形式“做得對做得不對”中重疊項“做得”。同樣,例(20)中“X”的表現形式是由動詞短語的肯定和否定形式連用后產生省略而成。
(三)“管他X不X”的句法功能
根據搜集到的語料,可以發現,“管他X不X”構式在句中可以充當謂語。例如:
(21)你管他夠吃不夠吃的!(《中國傳統相聲大全》)
“管他X不X”構式也可以單獨成句,一般是在對話語境中,表達說話人的不在乎或不滿語氣。例如:
(22)A.我看他還在氣頭上呢!
B.管他生氣不生氣!
“管他X不X”構式還可以作條件復句中的分句。例如:
(23)管他品牌不品牌,只要是你親手做的他都喜歡!
(24)我自己要去,管他請不請!(瓊瑤《月朦朧鳥朦朧》)
二、“管他X不X”的特殊形式
(一)“管他X不X”+“的/呢”
“管他X不X”構式后面有時會出現語氣詞“的”或“呢”。王自強《現代漢語虛詞詞典》(1998)指出,“呢”通常作語氣詞,表示確認事實,帶有夸張的感情色彩[11]。在“管他X不X”后加“呢”,可以起到加強語氣的作用,強調說話人不在乎的態度。例如:
(25)我看說說算了吧,管他共產不共產呢。(劉流《烈火金鋼》)
句尾用“的”表達的語氣更加強烈。《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1999)中提到“的”字用在句子末尾、表示肯定時,是否用“的”意思不變,但可以加強肯定的語氣[5](P162)。如上文例(16)、例(21),加了“的”后,說話者的不在乎態度更為突出。
(二)“管他X1不X1,X2不X2……”
“管他”后面可以有多項“X不X”并列連用。例如:
(26)管他好不好,壞不壞,我們都管不著。
(27)誰要是無視法律,誰就得付出代價,管他愿意不愿意,理解不理解。(《作家文摘》,1995年第1期)
通過對語料的考察,可以發現,并列結構間語義相關。如例(26)中的“好”與“壞”是一對反義詞,通過一正一反的并列使用,更能凸顯“管他X不X”作為條件的周遍性特點。例(27)的“明白”和“理解”語義順應,都反映聽話人的心理與認知狀態,進而強調說話人對聽話人態度的不在乎。
(三)“管他什么X不X”
根據《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1999),“什么”可以指稱不肯定的人或事物,省去“什么”意思不變[5](P483)。“管他X不X”中可以添加“什么”,語義不變,但語氣加強。例如:
(28)管他什么思慶不思慶,去抓過來吃,吃了給他錢不是!(劉震云《頭人》)
(29)我們人多勢眾,管他什么戰術不戰術的!(田中芳樹《銀河英雄傳說》)
“什么”常與“的”同時出現,如例(29)凸顯不在乎的態度。
三、“管他X不X”的語義分析
通過上文對“管他X不X”的結構考察,可以確定其構式義為:說話人主觀上對某種情況或條件的不在乎。該構式義主觀性較強,那么這個主觀性來自于哪里呢?下面將在句法分析的基礎上,著重考察該構式的語義特點。
(一)“他”的主觀化
上文提及,“管他”被高頻使用于否定語境中,通過語境吸收,“他”的主觀情態義取代了原有的指稱義。筆者認為,在“管他”語法化的過程中也有主觀化的色彩。沈家煊(2001)指出,“主觀化”是指語言為表現這種主觀性而采用相應的結構形式或經歷相應的演變過程[12]。以本文考察的“管他X不X”為例,說話人表達的是不管發生什么、都不在乎的態度。在使用這一構式時,說話人在主觀意圖的基礎上,把自己作為觀察周圍世界的一方。同時,“他”一般表示第三方,與會話雙方距離較遠,在使用時可以產生心理距離,進而表達主觀上的非合意性,甚至消極情緒。
通過對已有語料的考察,可以發現,“管他X不X”主要分布在陳述句與感嘆句中。感嘆句的作用是表達感情,同時報道信息[12] 。在交際中使用“管他X不X”構式,既傳達了說話者無所謂的態度,也凸顯出說話者不滿、不在乎的語氣。“管他X不X”常與“呢”連用,形成有標記的感嘆句。如在例(25)中,“呢”增強了說話人不在意的態度,同時也體現出說話人的不滿情緒。
(二)“管他”的否定含義
“管他”無論是作為動賓結構或是連詞出現,該構式都是表示條件的,并且以正反連用形式表示否定含義。例如:
(30)管他真心不真心,我不管了,我喜歡,我樂意。(馬蘭《閱讀和對話》)
(31)我想只要有個團體,大家齊心作好事,我就愿意入,管他洋教不洋教。(老舍《老張的哲學》)
例(30)中“他”虛化程度低,選擇關系小句“真心不真心”作謂語。“真心”或是“不真心”作正反選擇,都是對“他”的描述。在列舉了兩種情況表示周遍排除之后,即獲得了句子的否定含義。在疑問語境的助推下,“管他”否定了疑問小句中的所有可能。這種否定,帶有說話者的主觀感情態度,表達了說話者強烈的不在乎語氣[3](P25)。當“管他”為連詞時,可以此類推,如例(31)。
上文還提及,“管他”作連詞時可與“不管”“不論”互換,語義基本不變。需要指出的是,二者仍有細微差別,這表現在“管他”不可以和“根本”連用,而“不管”則可以。例如:
(32)a.為了減肥就只吃兩口菜,根本不管浪費不浪費。
b.*為了減肥就只吃兩口菜,根本管他浪費不浪費。
根據《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1999),“根本”通常用于否定句,有時可修飾全句,主觀性較強[5](P228)。由此可見,“管他”的功能相當于“不管”加“根本”。因此,“不管”“不論”的主觀性都要低于“管他”。
潘曉哲(2013)把表義上的強調也列入“管他X不X”構式的語義特點之一。我們認為,更準確地說,表義上的強調是說話人為了向聽話人表明自己主觀態度的堅定,同時蘊含不在乎的態度、伴隨著不滿的語氣。例如:
(33)A.我們還沒問過他愿不愿意去參加比賽呢。
B.誰讓他遲遲不表態呢,管他愿意不愿意,我已經把名單報上去了。
例(33)前一句意在表達應該考慮到“他”是否愿意,后一句的表達重點是任憑“他”愿意不愿意,都不改變自己的觀點或行為。同時,聯系語境可看出說話人對“他”不表態的不滿意味。
綜上所述,“管他X不X”構式經常用于凸顯說話人對事件不在乎的態度。在此構式中,兩個“X”通常是同形成分,可以由動詞、形容詞、名詞和短語充當,有時會有所省略。“管他”是否是連詞取決于“他”的虛化程度。該構式的句法功能比較簡單,通常在句中充當謂語或條件復句中的分句,有時也可以單獨成句。“管他X不X”的主觀性較強,含有不在乎義,在言語交際中有凸顯語氣的作用。
參考文獻:
[1]Goldberg,A.E.Constructions:A Construction Grammar Approach to Argument Structure[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95.
[2]潘曉哲.“管他 X 不 X”格式考察[J].太原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2).
[3]孫蕾.現代漢語肯定形式的否定識解研究[D].濟南:山東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
[4]左娜娜.“什么X不X(的)”格式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5]呂叔湘.現代漢語八百詞(增訂本)[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6]邵彤彤.無條件條件句中的“管字句”研究[D].長春:吉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7]張田田.句法結構“管他”的連詞化與標記化[J].古漢語研究,2012,(1).
[8]王慧蘭,李偉剛.“管他”的語法化[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6).
[9]趙宏剛.表示“無視義”的情態標記“不管他”[J].漢語學習,2015,(6).
[10]沈家煊.語用原則、語用推理和語義演變[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4,(4).
[11]王自強.現代漢語虛詞詞典[Z].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98.
[12]沈家煊.語言的“主觀性”和“主觀化”[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