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麗萍,現任金昌市特殊教育學校校長。2012年9月被中共甘肅省委員會、甘肅省政府授予甘肅省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工作先進個人;2014年1月被金昌市教育局評為2013年度優秀教育管理工作者;2015年、2018年被金昌市教育局評為優秀校長;2016年被中共金昌市委評為優秀黨務工作者。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指以教師生理、心理變化為基礎,在一定社會環境影響下,教師在本專業的整個生涯中的成長、變化,是指教師生命潛能和價值的有目的、有方向、有策略的延伸和擴展。其目標是:實現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與合理的知識結構、精深的專業知識、高強的創新能力的統一。“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育的發展得益于教師的發展,而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又是教育質量的決定性因素。因此,鍛造一支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就顯得更為迫切,教師也只有把握專業化的發展方向,才能始終跟隨新時代的腳步,不斷超越自我,不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出最大的貢獻。
一、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需求
特殊教育教師是教師中的特殊群體,隨著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的迅速發展,對特殊教育教師的專業化要求也更高、更細、更為迫切。特殊教育教師是特殊教育事業的靈魂,如果沒有高質量、專業化的教師隊伍從事著、堅守著這項事業,將威脅到特教事業的生存與發展。因此,加強特殊教育教師專業化發展既是特教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又是落實國家“辦好特殊教育”的基石。
近年來,在各級領導和政府的關懷和幫助下,我校特殊教育得到了大力發展,然而隨著特殊教育基本情況的變化,我校特殊教育教師專業發展也面臨巨大的挑戰。首先,我校特殊教育生源由過去的單一的聽力殘疾類型轉為聽力殘疾、腦癱、自閉癥、唐氏綜合征等多種殘疾類型,這對教師教育和康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校無法按照學生殘疾類型來配備教師,因此,教師專業發展不足阻礙了相應的專業教育與康復;其次,校外康復機構的日益增多、康復水平的日漸提高,無形中也給我校教師專業發展施加了壓力;最后,隨著學生年級的增高,我校殘疾兒童在校生人數也越少,如何能夠采取有效措施減少殘疾學生的輟學率,也需要我們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加大力度,通過優師保障學生在校率。
二、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探索
(一)發揮教研作用,加強理論學習,建立學習型教師隊伍
1. 建立教師持續學習的有效工作策略,營造支持教師創造性改變和持續進步的氛圍,激勵教師加強學習,提高認識,激發教師全員參與學習的積極性,要求全校教師結合個人特點,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合理的三年學習計劃,并制定康復方向,要求教師積極參加各級、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加強自學,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2. 學校把新課程改革培訓納入了理論學習,購置了課程改革系列叢書,組織教師自學。每學年安排專門時間集中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法律法規。近幾年,我們多次派老師到重慶、南京、寧波等地參觀、學習,引導教師補充先進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樹立終身學習的信念。
3. 充分發揮教研組作用,互動學習。學校高度重視教研網絡的建設和教研活動的落實,以教師專業化發展為本,改革教研形式,采取自學和集體學習相結合,學習與觀看錄像相結合,學習與交流心得相結合的方式互動學習,鼓勵教師參與互動式教研活動,使教師在活動中互相啟發、互相激勵,人人受益,真正發揮教研組作用。
4. 鼓勵教師在學習中創新,在創新中學習。我校教師通過課堂教學實踐活動,先后探索出適合聽障學生的“分層遞進課堂教學模式”、適合智力障礙學生的“快樂生活課堂教學模式”。同時,我校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新模式的指導下,不斷改進和革新學習體制、學習制度、學習方法,努力追求學習體制創新、學習制度創新、學習方法創新,穩步提高學習效果,將課堂教學轉變為學生會學、學生樂學的適合殘疾學生的快樂課堂。
(二)發揮黨員作用,加強制度建設,提高教師師德師風
1. 師德建設是一項示范性強、指令性弱的長期性工作,常抓不懈并以身作則是關鍵,要言傳身教,率先垂范。我校把師德鑄造工程列入到工作議事日程,根據本單位實際情況確定本校需要解決的重點問題,在黨支部統一領導下,調動起共青團、工會、婦委會等組織的力量,學習師德模范的先進事跡,提倡奉獻精神、敬業精神、拼搏精神和規范意識、進取意識、成就意識、危機意識和自我價值凸顯意識,把師德建設作為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常抓不懈,力爭在一定時期內取得階段性成果。建立學校黨政領導,黨、政、工、團、年級組長、教研組長齊抓共管的縱向、橫向的思想政治工作網絡,一級帶著一級干,一級做給一級看,充分發揮黨員干部的示范作用,教育黨員按照黨章要求規范自己的言行,使之成為學習的模范,遵守制度的模范,帶動教師為培養殘而不廢的特殊人才而樹立起高度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真正做到教書育人,為人師表。
2. 建立健全考核、激勵制度,弘揚“敬業、愛生、奉獻”的精神。教師隊伍建設是一項系統的、長期的工作,正因為如此,如果僅僅限于一般要求,難免流于形式,缺乏實效性。因此,需要加強管理,構建一套行之有效的運行機制,增強可操作性。例如,我們建立了師德考核評價制度,既有階段性的檢查評估,又有年度考核。考核中把教師自我評價、學生評價、家長評價、教師互評和領導考評相結合,對教師的師德表現做出客觀、公正的評價,并將考核評價結果及時反饋給被評教師,以便調節教師今后的行為,改進個人工作。此外,我們還把評價結果與行政獎勵、職務評聘、職級晉升等工作緊密結合起來,作為評選先進、職稱晉升、獎勵升級的重要依據。評價一名教師是否稱職合格,首先看其職業道德如何,評定職稱時,職業道德作為思想政治表現的重要評價指標,對于那些師德高尚的教師,應給予獎勵和宣揚。而對于那些思想不端正、行為不檢點的個別教師要通過教育和一些必要的措施限期改正,屢教屢犯的則應采取適當的行政處罰措施。
(三)立足現代化建設,加大教師培訓,打造高質量品牌特校
1. 加大管理力度,提升管理水平。一是營造氛圍:校領導從自身做起,嚴于律己,勤勉務實,處處為教師放樣子、做表率。我們工作的特點是言必行、行必果,寧可少說,不可少做,務實管理,從不開“空頭支票”;二是凝聚心志:學校把活動作為師德教育的有效載體,寓德于活動之中,學校定期開展小型多樣的文體活動,培育集體榮譽感,讓老師體會集體的溫暖。三是滿足追求:我校根據不同年齡層次教師的現狀,提出不同的目標要求,層次不同,要求各異,重在挖掘骨干教師潛能,加速青年教師培養,有計劃地“包裝”推出青年教師,積極創造條件為他們提供展示自我的舞臺。
2. 加強電教工作,提升學校數字化程度。目前,信息技術發展一日千里,教師能用計算機和網絡武裝自己,享受最新、最先進的知識成果,并應用到最富有創造性的教學工作中去,使工作效率倍增,工作方式也將發生可喜的變化。基于這樣的認識,我校一方面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從制作課件入手,指導廣大教師獨立掌握現代教育技術,教師通過培訓都可以熟練掌握錄課教室現代技術的應用,微課成果不斷涌現。同時,我校通過微信公眾號、學校 QQ群,不斷充實更新學校發展狀況,及時發布優良教學設計、方法,一方面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另一方面,教師增加了集體榮譽感,學習了更多更新的現代特殊教育方法。
3. 加大教師培訓、學習、交流力度,提升教師群體精神狀態。辦好一所學校的關鍵在于教師,因此,為加強我校專業師資隊伍建設,學校每年會拿出不少于5%的年度公用經費用于教師培訓。同時,還倡導教師多上教育網站,并開展各類學習交流活動,從而使教師的知識面拓展,對知識的理解度深化,知識結構更合理;再者,學校還積極組織教師參加市級以上各項學習、培訓和競賽活動,提高教師專業發展。有機會,學校還會有計劃地邀請專家、名師來校聽課、評課、上示范課、作專題講座,使教師不斷更新觀念,樹立教育新理念。
三、 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思考
(一)堅持專業化發展方向,提高特殊教育學校教育的質量。我國著名教育家顧明遠指出:“社會職業有一條鐵的規律,即只有專業化,才有社會地位,才能受到社會的尊重。如果一種職業是人人可擔任的,則在社會上是沒有地位的。教師如果沒有社會地位,教師的職業不被社會尊重,那么這個社會的教育大廈就會倒塌,這個社會也不會進步。”由于傳統文化觀念的影響、特殊教育的特殊性,特殊教育教師不如普通教育教師那么受人尊敬,感到光榮,再加上特校教師的待遇和職業聲望不高,嚴重地影響了特教教師隊伍的穩定,也很難吸引優秀人才。要從根本上解決特殊教育學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就必須強調教師職業的專業性,走教師的專業化發展之路,而特殊教育學校教師更應堅持專業化發展方向。
(二)堅持專業化發展,才能凸顯特教教師職業的專業技術含量。作為特殊學校教師,必須有嚴格而獨特的職業任職資格與條件,有專門的培養制度與考核管理制度,有專職的從業人員。強調特教教師的專業化,也即強調了其職業的高技術含量,不是任何人都能擔當的,不是任何具備了某學歷的人就可從事的,它有其特殊的訓練與教育要求,唯有如此,才能維護特教教師的職業地位與職業聲望,贏得社會的尊重。
(三)堅持專業化發展,才能吸引優秀人才進入特教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規定了特教教師的任職標準與要求,體現了特教教師的專業水準與專業地位,提高了特教教師的入職門檻,表明了只有具備較高素質的專業人員才能進入特教這支隊伍。專業要求的提高,必將帶動職業地位、職業待遇的提高,增加職業的吸引力與競爭力,從而選拔到高素質的教師。
(四)堅持專業化發展,才能提高特殊教育學校教育的質量和水平。特殊教育要發展,就要確立新的標桿,我們的目標就是立足質量核心,促進內涵發展,實施依法治校、興校,打造特教特色。選擇了特色,就選擇了發展,所以我們要引導整個職工隊伍確立一個理念,抓特教質量就是抓“干事創業”,實現特色發展就是實現“跨越發展”。教師專業化教育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工程,做好這項工作,必須統一認識,依法行事,逐步推進。但是,教師專業化教育的方向,是不允許改變的,否則特殊教育學校職業教育的提升就會受到影響,特殊教育戰線上的每一位同志必須為此而做出不懈的努力!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