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相鵬
【關鍵詞】 物理教學;自主學習法;小組互助合作學習法;科學探究法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2—0122—01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向學生傳授知識, 使學生在課堂中準確順利地把握住初中物理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理解掌握知識,并學會應用。養成物理思維,更重要的還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如何在初中教學中靈活合理有效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下面結合實際情況——教材內容、學生實際水平及特點簡單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一、采用自主學習法,使學生學會自學和思考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合理安排,結合教學內容有效地訓練學生的思考方法,從多方面進行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和交流運用科學方法思考問題,讓學生充分利用教學時間自主完成,真正學會自學,掌握基本的思考方法,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把學生培養成有主見、有思想的人。例如,對有的教學內容可采用以下處理方法:先有效利用黑板、投影儀等媒體出示教學目標,使學生明確;然后引導學生自讀教材,解決問題,教師巡視、及時答疑輔差;最后共同交流學習結果。這樣的自主學習具有明確的目標性,增強和發揮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記憶能力、理解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等。在這個過程中,要及時指導了解學生自學障礙,使優等生自主發展,并及時為學困生提供必要幫助,同時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及時調整后續教學目標和進程。這樣,師生共同合作互助,高效完成了教學任務,達到了目標。
二、采用小組互助合作學習法,使學生獲得發展 ,互相促進,共同進步
在大班額教學中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巧妙地將課堂大班教學的劣勢轉化為了優勢。在學習中遇到的許多具體問題和困難都能在小組互助合作中得到其他同學的幫助而被解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認知能力,使學生主動思考,發表各自的意見。現身說法自己在個性特征、能力水平、知識結構、學習進度等方面存在的差異等的不足,互補知識和技能,達到“我教人人,人人教我”的目的,大面積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學習了解有關液體是否具有壓強的知識時,可先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探討深海魚類像是帶魚為何是扁的;然后引導學生通過討論得出結論:液體具有壓強;再進一步引導學生,可追問為什么深海的魚比較扁而淺海的魚比較肥?從而使學生在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中能夠明確液體的壓強受深度的影響,采用這樣的方法學習有效地節省了時間,清楚明白,提高了教學效率。
三、采用科學探究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有所提高
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著重教會學生探究的方法,培養探究精神,提高探究能力。因為很多知識點在科學探究中展現物理現象,找出物理規律,獲取物理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同時在探究的基礎上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激勵學生遇到問題勇于思考、敢于質疑,老師應當根據提出的問題進行合理的解釋,引導學生步入理解知識的正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在探究活動中要盡量鼓勵學生大膽猜想,不要有所限制,不要束縛學生按照設定好的幾種答案去猜想,不要控制學生的想象力。對學生提出的猜想,要及時加以鼓勵,然后有選擇性地加以驗證。探究實驗盡量讓學生自己做,學生不能做的,要想辦法做好演示實驗,教師不能不放心包辦,要讓學生真正體會探究的過程和樂趣,享受成功的快樂,從而增加探索的興趣,培養探究能力。例如:在學習“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教學活動中,要按照學生實際具體情況——生活環境、生活經驗等,可以這樣布置課外預習作業:回家照照鏡子,看鏡子里的你和真實的你有哪些相同點,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學習時在這個基礎上再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因為學生有了第一手材料,大大降低了探究的難度,必然收到較好的效果。又如,在“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這節內容時,學生在實驗中找放大的實像、縮小的實像,以及放大的虛像,并記錄下物距、像距(兩組數據),總結出成放大實像、縮小實像、放大虛像的條件。學生雖然在找像和總結規律時不那么容易,但他們帶著好奇心在探究過程中充滿著樂趣,在學習總結中感受著成功的喜悅。
總之,教學方法豐富多彩,多種多樣,只簡單介紹了幾種,還有更多需要我們嘗試應用,如實驗法、討論法、演示法、探究法、學與教結合法等等。在初中物理教學中要有效提高學習效率,就要靈活采用恰當的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使學生主動學習,合作互助,自主探究,掌握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效創建高效物理課堂。
編輯:張 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