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雨婷
【摘 要】青奧會開幕式作為承載了青奧精神與傳播功能的一種儀式,在文藝表演中高度融合了科學與藝術兩種元素,成為新媒體藝術參與到新時代媒介傳播中的典范。青奧會是專為青年人舉辦的全球范圍內最高水平的綜合體育賽事,自2010年起已舉辦三屆,本文以新加坡、南京、布宜諾斯艾利斯三屆青奧會開幕式為案例,分別從藝術、技術、文化三個維度探析,新媒體藝術是如何梳理當代藝術脈絡,融入到青奧文化話語權的表達與建構中。
【關鍵詞】新媒體藝術;青奧會;開幕式
中圖分類號:G220?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0-0206-02
隨著時代的發展,媒介傳播愈發體現了藝術與技術的跨界融合,新媒體藝術作為一種新興的藝術形態也在不斷成長、進步,它是“以數字多媒體及互聯網技術為支撐,在創作、承載與傳播等藝術行為方式上全面出新, 進而在藝術審美的感覺、體驗和思維等方面產生深刻變革的新型藝術形態。”[1]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青奧會”,作為大型國際型賽事,開幕式表演必然受到全球矚目。在業已舉辦過的新加坡、南京、布宜諾斯艾利斯三屆青奧會中,開幕式文藝表演呈現了完美的藝術效果,新媒體藝術在藝術、技術、文化三個維度的應用晉升到一個新的高度。
一、情景交融的藝術賦魅
隨著文藝復興后社會分工的逐步明確和藝術意識的日益覺醒,“藝術”美學有了更具現代性的意義,并作為一種概念被社會和受眾所接受,于是,“藝術”發展為一種創造性的活動,并在創造的過程中締造藝術。青奧會開幕式的創作團隊將藝術賦予瑰麗的演出場景之中,并將藝術性發揮得淋漓盡致。
首屆青奧會于2010年在新加坡舉辦,盛大的開幕式在世界上最大的浮動舞臺——濱海灣舞臺拉開帷幕。舞臺由15個鋼制浮臺組成,負載重量達1070噸,隨著潮汐的漲退上下調動的同時,還能保持良好的穩定性。壯觀且富有戲劇性的水上場景在斑斕耀眼的燈光的渲染下,創造出空靈的視覺效果。圣火點燃頗具意境,巨型金色鳳船搭載著圣火駛向舞臺,最終由火炬手涉水到達舞臺中央的火炬臺將其點燃,水的靜謐與火的靈動,衍生出一種靜動結合的情景狀態。
2014年南京青奧會開幕式則采用了二維美學創作理念,制作團隊通過虛擬場景、幻化燈光與恢弘器樂充分調動受眾的感官神經,呈現視聽盛宴和藝術感染力。《筑夢之塔》的演員們在距離地面60米的高空中靈動起舞,通過高難度肢體動作和復雜多變的隊形,共同構建出“青春火焰”“筑夢之塔”等造型,打造人影交互的時空夢境。背景音樂融合了民族和西方的器樂元素,意喻著傳統與現代的合而為一、和諧共鳴。絢麗震撼的表演場面渲染了青奧精神的主題敘事,從而實現了時間的延伸、空間的靈動和藝術感受的升華。
2018年布宜諾斯艾利斯青奧會的主題是“感受未來”,開幕式在Avenida 9 de Julio大道上舉辦,67.5米高的方尖碑作為地標性建筑,幻化為奇妙瑰麗的“舞臺”,上演著青春的視覺盛宴。多重變幻的光影投射于方尖碑上,切換成不同的場景,或公路、或跑道,伴隨著節奏感極強的音樂旋律,演員們展示了奔跑、田徑、自行車等運動項目。火炬傳遞過程中通過光影變化營造出屏障阻礙,火炬手們選擇沖破阻礙,一往無前。點火裝置被給予了特殊的藝術設計,以風扇的樣態呈現,2118人同時吹氣,點燃火焰。
三屆青奧會開幕式演出皆展現了創意、光影、音樂等多種元素的互文,讓受眾更為深切地感受到藝術已成為一種積極的現實力量,在現代體育體系不斷發展完善的過程中與以往典范的、抽象的、甚至些許空洞的藝術理論的邊界逐漸消融。誠然,藝術的載體經歷了由實物到符號,又由實物介質符號到電子介質符號,再由電子介質模擬符號到電子介質數字符號的演變歷程;與此同時又經歷了由多媒到單媒,再由單媒到多媒循環往復的過程。藝術的傳播也經歷了在場的(同一空間、同一時間)、在案的(不同空間、不同時間)和在線的(不同空間、同一時間)等不同的傳播方式的演變。[2]而新媒體藝術作為一種新型的藝術樣態,成就了藝術與媒介交融的傳播機制,賦予了受眾對藝術的深度感知和重新審度。
二、感官體驗的技術建構
新媒體藝術較之傳統藝術媒介,更擅于利用數字攝影、數字投影、電腦動畫、計算機程序等新興科技手段搭建多維的審美場景。從外在感知層面來看,它基本上是一種在場的聲光電色多媒體技術裝置與道具環境耦合的格局。[3]青奧會開幕式中,主創人員充分利用各種新興技術,為受眾帶來多元的感官體驗。
新加坡青奧會開幕式從舞臺布置、演出服飾到點火裝置均體現了現代化與高科技。設計者用200噸水在舞臺前方建造了一個反射池,演員們在這里呈現華麗的演出。“與火共舞”章節,舞者們的服裝采用了特別的防火面料;“萌芽”章節的演出服裝,則是根據回收材料二次加工制作而成,簡約環保。點火裝置的設計別出心裁,燈塔狀的火炬臺高約32米,被點燃后的火焰在玻璃柱內產生渦流效應,急速盤旋,直至頂端,點燃圣火壇。旖旎的反射池、絢麗的服裝、光耀奪目的燈塔狀圣火臺,在技術的建構下,被賦予了美感與活力,這不僅是一種視覺經驗,還如同一場感官饕餮,帶給受眾超越現實的情感體驗。
南京青奧會開幕式采用了3D虛擬影像藝術,將靜態的平面二維場景幻化為動態的立體三維空間,為受眾呈現了一種擬態的表演情境:淡靄的藍色星球隨著鋼琴曲《愛之夢》緩緩浮現,精密的渾天儀在舞蹈演員的掌心中徐徐旋轉,魁偉的巨人在蒼穹之上肆意奔跑,璀璨的流星沿著軌跡在星空中運行……在Ventuz軟件強大的技術支撐下,受眾仿佛體驗了一場奇幻的太空之旅。而數字音頻技術的使用,使音樂形式更為多元:《茉莉花》于古典中融入了現代氣息,《點亮未來》于民族中匯聚了西方元素,光纜、數字模塊、微型數字聲卡等設備結合人工智能,經過數據化處理的音樂以更加豐富的變奏和穩定的品質為受眾演繹一場聽覺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