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悅
【摘 要】“小姐姐”本質是指與自己年齡差距不大的女性長輩,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和多元文化的滲透,“小姐姐”一詞成為網絡和日常生活中異常活躍的稱呼語,且語義發生著很大的變化。為此,筆者在探討“小姐姐”一詞來源走紅原因的基礎上,試圖分析其產生的新義特點及語義流變鏈條,以求對“小姐姐”有更明晰的認知。
【關鍵詞】小姐姐;稱呼語;語義流變
中圖分類號:H136?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20-0236-01
在日常交往中,稱呼語是說話人打開談話局面,實現交際目的的敲門磚。一個適當的稱呼語會為即將開始的談話奠定良好的基礎。“小姐姐”即是當下網絡流行稱呼語中最具代表性的其中之一,它的出現,涵蓋了傳統社會文化、網絡文化、亞文化、萌文化等多元文化語境的交融。
一、“小姐姐”的語義來源及特點
小姐姐這三個字組成的詞語并不是什么新鮮詞語,在天津話方言中、長輩讓小孩稱呼年齡稍大一點的女孩,甚至某些古典小說里都存在過。但是在當下的多元文化語境中,小姐姐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并呈現出了新的特點。
(一)“小姐姐”一詞的走紅
網絡稱呼語“小姐姐”最早出現于2015年,和其他網絡流行語一樣,都是來自一個小眾的亞文化圈,然后慢慢擴散至全網乃至線下日常生活。“小姐姐”本來是一個日本偶像企劃LoveLive的粉絲對于一個偶像組合里九位聲優的稱呼,而聲優本人的形象與動畫角色并不完全符合,為了表示對她們的喜愛,粉絲親切地稱呼聲優們為“小姐姐”。相對于粉絲群體的平均年齡而言,她們不適合被叫作阿姨,妹妹,由于企劃的定位,她們比起真正的偶像和藝人也許更像鄰家姐姐一樣更貼近真實的普通人,所以在姐姐前面加上一個“小”字,就顯得親切了許多。
后來,通過彈幕網站與動畫論壇的傳播,二次元的“小姐姐”走向了大眾視野,并且多用于非正式場合的年輕人中。
(二)“小姐姐”的語義特點
“小姐姐”一詞通過網絡流行,逐漸擴散到生活中,成為繼“美女”和“女神”之后的又一對女性的泛用稱呼語,它呈現出以下特點:
1.“美女”的“偽”低姿態
“小姐姐”一詞之所以會這么流行,是因為直呼“美女”顯得過于俗氣而且目的性太強,叫“小姐姐”則顯得更低姿態且有恭維之感,反倒給人一種“媚雅”之感,更符合目前互聯網社交中強調自嘲和夸張的交流氛圍。
但實際上,這種低姿態是流于表面的。目前這個詞被使用的眾多場合,例如最常見的是“小姐姐,我想……”這個句式,其承載的本質卻恰恰是充滿了對于女性的不尊重和輕佻。
2.“女神”的平民化表達
繼“美女”之后,“女神”一詞頗受大眾歡迎,用作稱呼語具有崇拜、傾慕的蘊含。
“小姐姐”與“女神”一詞的運用有異曲同工之妙,它和“女神”一樣是形容年輕、漂亮、有才華、有能力的女性,但是更強調稱呼者與被稱呼者的親密關系甚至是親屬關系,它沒有“女神”一詞給人的高貴冷艷,甚至驚艷,卻有幾番親近之感,可以說是“女神”的平民化的表達。
二、網絡稱呼語“小姐姐”的語義流變
新義在舊義的基礎上產生,比較新舊詞義,可以看出“小姐姐”一詞在使用中詞義發生了如下變化:
(一)語義本身的變化
從語用價值上看,“小姐姐”的多層內涵滿足了人們語言表達時盡可能用簡易的詞語傳達豐富信息的要求,因此很容易被推廣使用。“小姐姐”稱呼一出口就沒有附帶著言語者的評價之意,這就決定著它與其他社交語的不同,不僅委婉而文雅地用“小”字規避了年齡的尷尬,還流露了傾慕之意,拉近了與對方的距離,起到達不盡之意而溢于言外的效果,不僅合乎禮貌的原則,也兼顧了經濟的原則。
(二)概念意義所指對象發生了變化
原來“小姐姐”一詞指的是和自己年齡差距較小的女性長輩,例如:
1.“和那個小姐姐說再見!”
2.“方才可是這位小姐姐唱歌?”
現在作為稱呼語的“小姐姐”其語義顯然不是指女性長輩,例如:
3.“小姐姐想上天嗎?”
4.“小姐姐”這個稱呼溫暖漂亮又可愛,“小姐”就感覺是某會所的。
5.“這束花我是在那個小姐姐那里買的!”
以上諸例中的“小姐姐”明顯不再是指字面上年齡差距較小的女性長輩,而是指有閃光點、親切、善良的女性。3中的女性做了普通人不敢做的嘗試,被稱為勇敢的女性;4中的女性是溫暖、漂亮、可愛的萌系女性;5中的女性明顯是有特殊才藝、待人善良、通情達理的女店家。
(三)語義色彩發生了變化
從附加意義看,原來的“小姐姐”單指“比自己年長的年輕女性長輩”,現在的“小姐姐”附加了各種抽象的、含蓄的、不易直接表達的意義。這種附加的“女性意見領袖”的元素,轉嫁到“姐姐”身上,這種看似討好的稱呼,使言者甜在嘴,聽者美在心,有“不言而喻”之效。
從感情色彩看,原來“姐姐”是名詞,新用法中,當“小姐姐”作形容詞形容對象符合“軟、萌”標準時,說話人帶有對對象的贊美與敬愛之情,具有褒義色彩。但有時也帶有調侃、戲謔,略帶恭維性,許多人在網上只要是個漂亮年輕女性就有人上去稱其“小姐姐”,也讓這個詞帶有了更多撩人甚至調情的浮夸意味。
參考文獻:
[1]劉杰林.“女神”稱呼語的語義流變及其原因[J],濮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 .12 .
[2]張劍平,孟瑞.也談流行語“哥”[J].湖北工業大學學報,2010(6).
[3]和琳.美女:流行稱謂分析[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2006,(7).
[4]王海平.小議稱呼語“美女”[J].現代語文(語言研究),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