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焰光
【關鍵詞】 政治教學;語言特色;流暢;生動;清晰;準確
【中圖分類號】 G63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12—0097—01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無論是口頭語言、書面語言,抑或形體語言,是人們進行溝通的主要表達方式。幾千年來人類語言的發展,各行業不同的語言特色,給我們提供了許多值得學習的東西。
一、流暢
在高中政治教學中,教師要把所要講述的內容通過自然、連貫、輕松、流暢的語言行云流水般地表達出來,讓學生在一種和諧的語言氛圍中學習知識。通過教師的講授,學生能夠獲得比較系統、全面的理論知識。精心備課是開展教學的重要環節,也是使授課語言流暢的前提條件,教師只有將教材爛熟于胸,授課時才能左右逢源、應對自如。教師流暢語言的接受對象是學生,這種流暢必須為學生所體驗,即語言傳達的信息必須是學生需要和能夠接受的。
二、生動
高中生具有較強的口語接受能力,這就為教師施展語言技巧提供了可能。生動的授課語言,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增強他們的辨別力,往往會給教學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要使語言生動,必須做到以下兩點:
1. 活潑。教師在授課時語音的高低、節奏的快慢,會使學生產生不同的聽覺效果。作為有經驗的政治教師,往往會在強調重點內容時降低音量、放慢節奏,給學生留有思考、回味的余地;在講述一般性內容時,往往會提高音量、加快節奏,以達到在短時間內使學生形成印象的目的;在論證某一結論而引用材料、數據時,往往會采用音量高低起伏、節奏快慢交錯或連珠炮似的語言,以加強結論的可信度。這樣,教師通過語言的感染力,在向學生傳授教材內容的同時,也傳達出另外一種信息,即這些內容是可識、可記、可信的。
2. 幽默。只要有心,幽默無處不在。它簡潔明了,能表達出深刻的內容;它令人捧腹,課堂上師生開心一笑,大家心情愉悅,教學效果更佳。幽默是使教師教學語言生動的法寶之一。政治教學內容涉及面廣,教師會有更多的發揮余地。
三、清晰
讓學生理解并學會運用基本理論,是政治教學的核心。一堂課45分鐘,先講什么,后講什么,強調什么,落實什么,教師必須心中有數。否則,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學生會理不清線索,抓不住中心,也達不到教學目的。因此,教師把自己精心設計的教學語言用洪亮的聲音清晰地表達出來尤為重要。
1. 清晰地表述概念、原理的不同層次。語詞是概念的語言形式,概念是語詞的思想內容。對概念內涵的理解,一向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對語詞的逐層分析,是使概念清晰可辨的有效方法。如對“規律是物質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這一概念,首先,教師可以將其劃分為如下層次:第一層,規律是一種聯系;第二層,規律是一種固有的聯系,是一種本質的聯系,是一種必然的聯系;第三層,歸納規律的客觀性、可知性等特性。然后,通過提問或練習的方式,舉例指出規律的外延。這樣分層次地闡釋概念,學生容易記憶和理解,運用起來也容易掌握其適用范圍。
2. 清晰地表述知識點之間的區別與聯系。當高三學生進入綜合復習階段后,教師一堂課至少要講授幾個甚至十幾個知識點,這必然加大教師講授的難度。針對這種情況,重點在于明確指出不同知識點之間的區別與聯系。如在復習“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這一內容時,其所涉及到的知識點達十多個,而其中的“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這兩組概念是學生最容易弄混的。首先,教師要指出這兩組概念的區別,即主次矛盾分析的是一個復雜事物中的多種矛盾,而矛盾的主次方面說的是一種矛盾的兩個方面。其次,歸納它們之間的聯系,即無論是主要矛盾還是次要矛盾,它們都有矛盾的主次方面之分,而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都是矛盾特殊性的體現,是我們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的兩把鑰匙。此外,在講述多個知識點時,還必須抓住起主導作用的一點或兩點,用一組材料或圖表把它們串聯起來,使之形成一種立體結構,便于學生抓住重點。
四、準確
準確,是政治課的生命。政治教師所講授的知識準確與否,對學生的學習、行為甚至世界觀的形成有著直接的影響。高中政治學科有著自己的理論體系和基本內容,容不得教師任意增刪和輕率修正。但實踐是發展的,這門學科也處在不斷發展之中。新概念、新觀點不斷產生,使這門學科更充實,更富有時代感。作為教材,雖說應具有相對的穩定性,但其中的有些觀點和材料相對于我國迅速發展的現代化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實踐來說,已不可避免地顯露出它的陳舊性。這就要求政治教師要及時把握我國理論研究的新動向,認真學習和掌握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理論修養和對新事物的觀察力、判斷力。在不脫離現行教材的前提下,把一些最新的知識準確地傳授給學生。
編輯:孟 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