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夢夢 黃歡歡 沈曉芳 龐月紅
摘要:高品質的DNA是分子生物學研究的關鍵,大豆及豆制品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酚類、糖類和脂類物質,從中提取高品質的DNA比較困難。擬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簡稱SDS)法、改良CTAB法、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簡稱CTAB)法、SDS-聚乙烯吡咯烷酮(簡稱SDS-PVP)法和TIANGEN試劑盒法對大豆MON 89788、小黃豆、豆腐及大豆油中的DNA進行提取,對試驗過程中的蛋白酶K、RNA酶A的濃度進行優化,并對DNA濃度及純度進行綜合分析。結果表明,對于大豆MON 89788、小黃豆和豆腐,用SDS法提取的DNA的D260 nm/D280 nm值在1.8左右,DNA產量最高,用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的D260 nm/D280 nm值在1.8左右,用TIANGEN試劑盒法提取的DNA的D260 nm/D280 nm值在1.75左右,2種方法的DNA產量均比SDS法低,而用 SDS-PVP 法與CTAB法提取的DNA含有較多雜質。綜合分析可知,大豆油的最佳DNA提取方法為改良CTAB法。
關鍵詞:大豆MON 89788;豆制品;DNA提取;瓊脂糖凝膠電泳
中圖分類號: S188?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9)04-0047-04
大豆及豆制品是全球食用油及植物蛋白的重要來源,為了提高大豆的產量,滿足人們對大豆的需求量,科研人員采用基因工程與分子輔助育種方法,培育了一些優質、高產和抗逆的轉基因大豆品種[1]。據報道,我國的大豆需求量從1990年的1 100萬t增加到2015年的9 300萬t,但是我國的大豆總產量遠不能滿足國內需求,從1996年起,我國成為大豆的凈進口國,進口量從當年的111萬t持續增加到2015年的8 169萬t[2]。目前我國進口的大豆主要來自美國、巴西、阿根廷這3個國家,而這3個國家出口的大豆基本上為轉基因大豆[3]。由于公眾對轉基因食品的食用安全性和生態安全性認識存在爭議,部分國家和地區對轉基因作物提出了標簽化管理的要求。為保障廣大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建立準確、快速的轉基因檢測方法至關重要[4-5]。基因檢測技術,尤其是聚合酶鏈式反應(PCR)[6-9],已被廣泛用于食品生物安全檢測等領域。然而,基因組DNA的提取是基因檢測技術研究的基礎[10],由于大豆及豆制品中含有較多的多糖、酚類物質,在提取DNA時首先要考慮如何去除多糖、多酚等干擾PCR效果的物質,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增加了大豆DNA提取的困難程度[11-12]。因此,如何從大豆及豆制品中獲得高質量的DNA是后續食品檢測成功與否的關鍵[13-15]。
本試驗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鈉(sodium dodecyl sulfate,簡稱SDS)法、改良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hexadecyl 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簡稱CTAB)法、CTAB法[16-18]、SDS-聚乙烯吡咯烷酮(簡稱SDS-PVP)法及TIANGEN試劑盒法提取大豆MON 89788、小黃豆、豆腐、大豆油中的DNA,通過比較濃度、純度等指標,篩選出適合大豆及豆制品DNA提取的方法,以期為后續的分子生物學分析及標簽化管理奠定基礎。
1 材料與方法
本試驗于2016年11月至2017年5月在江南大學食品學院食品質量與安全中心進行。
1.1 材料與試劑
小黃豆、豆腐、大豆油均購于江蘇省內的歐尚超市;MON 89788大豆為轉基因大豆品種,購于AOAC(美國分析化學家協會)。
CTAB提取緩沖液(pH值為8.0)、磷酸緩沖鹽溶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簡稱PBS)、SDS提取/裂解緩沖液、TE緩沖液(pH值為8.0)、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簡稱EDTA)溶液(pH值為 8.0,0.5 mol/L)、改良CTAB提取緩沖液,均由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提供;核酸序列和marker,購于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TIANGEN試劑盒,購于北京TIANGEN公司;蛋白酶K、RNA酶A,購自碧云天生物技術公司。
1.2 儀器與設備
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計,日本島津公司;T 100TM PCR儀,美國Bio-Rad公司;Tanon 6600全自動凝膠成像儀,上海天能公司;高速冷凍離心機,美國Thermo公司;TGL-16G高速離心機,上海安亭公司;SHA-B恒溫振蕩器,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HH-4數顯恒溫水浴鍋,常州國華電器有限公司。
1.3 DNA提取方法
根據所用方法配制相應的抽提緩沖液,其中SDS法、改良CTAB法、CTAB法、SDS-PVP法參照農業部1485號公告-4-2010《轉基因植物及其產品成分檢測DNA提取和純化》,TIANGEN試劑盒按照說明書進行試驗操作,將提取出的DNA放入冰箱,待后續檢測使用。
1.4 酶的優化
以大豆MON 89788為樣品,對不同DNA提取方法中蛋白酶K、RNA酶A的濃度進行優化,TIANGEN試劑盒按說明書進行操作不作此優化,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檢測DNA的濃度和純度,得出蛋白酶K、RNA酶A的最佳濃度。
1.5 DNA的濃度和純度
用紫外分光光度法鑒定DNA的濃度、純度:取10 μL DNA提取液稀釋300倍,測定試驗樣品在260、280 nm下的D值,用D260 nm/D280 nm值判斷各樣品中的DNA純度,并計算DNA的濃度。DNA濃度計算公式如下:
DNA質量濃度(ng/μL)=50 ng/μL×D260 nm×稀釋倍數。
根據SN/T 1195—2003《大豆中轉基因成分的定性PCR檢測方法》,選擇不同提取方法及不同樣品的基因組DNA對大豆的Lectin基因進行核酸定性PCR擴增。PCR反應循環參數:94 ℃ 5 min;94 ℃ 30 s,54 ℃ 30 s,72 ℃ 60 s,共40個循環;72 ℃ 7 min,4 ℃保存。Lectin基因的PCR引物信息見表1。
吸取5 μL經PCR擴增的DNA提取液,與2 μL上樣緩沖液充分混合,在2%瓊脂糖凝膠上進行電泳,電泳時間為 40 min,電壓為100 V,電泳結果在紫外燈下進行觀察、拍照。吸取5 μL稀釋100倍的DNA提取原液,重復上述步驟。
2 結果與分析
2.1 蛋白酶K、RNA酶A的濃度優化
大豆及豆制品中的蛋白質含量豐富,蛋白酶K具有消化包圍靶DNA的蛋白質的作用,可以使DNA更好地被釋放出來,所以本試驗優化了蛋白酶K的添加濃度。如圖1所示,不同濃度的蛋白酶K對提取的DNA純度有較大影響,在不添加蛋白酶K或蛋白酶K濃度為5 mg/mL時,D260 nm/D280 nm值在1.7以下,說明蛋白質污染嚴重;當蛋白酶K濃度越來越大時,D260 nm/D280 nm值越來越接近1.8;當蛋白酶K的濃度超過 20 mg/mL 后,D260 nm/D280 nm值再次降至1.7以下,說明又存在蛋白質污染。出現這些結果的原因,是由于蛋白酶K本身也是蛋白質,如果加入濃度過高,也會造成蛋白質污染。所以,本試驗選擇15 mg/mL為最佳蛋白酶K濃度。
在DNA的提取過程中如果有RNA污染,會影響試驗結果,RNA酶A對RNA有水解作用,本試驗優化了RNA酶A的添加濃度。如圖2所示,當不添加RNA酶A或RNA酶A濃度≤4 mg/mL時,D260 nm/D280 nm值在1.9以上,說明RNA污染嚴重;隨著RNA酶A的濃度增大,D260 nm/D280 nm值越接近1.8; RNA酶A濃度在達到8 mg/mL之后,隨著RNA酶A濃
度的增大,D260 nm/D280 nm值趨于穩定。所以,本試驗選擇 8 mg/mL 為最佳RNA酶A濃度。
2.2 5種方法提取不同樣品DNA純度、濃度的鑒定
用SDS法、改良CTAB法、CTAB法、SDS-PVP法和TIANGEN試劑盒法提取大豆MON 89788、小黃豆、豆腐以及大豆油中DNA的純度如圖3所示。當D260 nm/D280 nm在1.7以下時,表示有蛋白質污染,當D260 nm/D280 nm在1.9以上時,表示有RNA污染,D260 nm/D280 nm在1.8左右時,表示得到高純度的DNA[19]。對大豆MON 89788及小黃豆樣品采用SDS法、改良CTAB法提取的DNA的D260 nm/D280 nm值在1.8左右, 表
明用SDS法、改良CTAB法提取大豆DNA的質量好,純度較高。豆腐屬于深加工產品,在加工過程中經過熱處理并加入不同物質等,會使DNA發生不同程度的降解,所以在5種方法下,DNA的提取純度均有所下降,用SDS法提取的DNA的D260 nm/D280 nm值為1.8,其他方法的D260 nm/D280 nm值為1.7左右,表明SDS法的提取效果最好。大豆油經過較為復雜的精煉過程,其中的DNA在一定程度上損失了,使得大豆油DNA的提取較困難,因此大豆油DNA最適合用改良CTAB法提取。
由圖4可以看出,用5種方法提取大豆MON 89788、小黃豆、豆腐DNA濃度的結果顯示,SDS法提取的DNA濃度明顯優于其他方法,SDS-PVP法的效果最差。這主要由于SDS是一種陰離子去污劑,在高溫條件下能裂解細胞,使染色體離析、蛋白變性,同時,SDS會與蛋白質、多糖結合成復合物,釋放出核酸,使得DNA得率較高,通過三氯甲烷及酚溶液抽提、鹽溶液濃度增加去除雜質,能夠得到高質量的DNA。PVP是高分子表面活性劑,PVP的加入增加了提取反應體系中的黏稠性,部分DNA被吸附從而使提取的DNA含量降低。5種方法提取的豆腐DNA濃度明顯比大豆MON 89788、小黃豆樣品的低,這是由于豆腐在深加工過程中,部分DNA被破壞而損失。
2.3 瓊脂糖凝膠電泳檢測
選擇大豆Lectin基因驗證所提取的DNA是否能夠滿足后續PCR檢測的需要。對不同樣品的不同提取方法提取得到的DNA進行Lectin基因PCR擴增,如果提取得到的DNA中有蛋白質、多糖、RNA等雜質污染,這些雜質就會遏制PCR反應,出現假陰性結果[20]。圖5為其中最佳的2種方法(SDS法和改良CTAB法)的PCR產物凝膠電泳結果,可以看出,模板DNA都擴增正常,說明所提取的DNA沒有被污染,純度較高。由于不同試驗樣品的DNA都能夠擴增出比較鮮明、條帶
大小約為118 bp的DNA條帶,與所需終產物的片段大小一樣,結論可靠,因此可知,SDS法和改良CTAB法可以用作DNA的提取方法。
由圖6的2種方法(SDS法和改良CTAB法)對不同樣品的基因組DNA完整性凝膠電泳結果可以看出,使用SDS法、改良CTAB法都能得到DNA條帶,用SDS法提取的大豆MON 89788、小黃豆和豆腐的基因組DNA條帶更清晰,更完整。由于大豆油的提取效果較差,因此基因組DNA條帶不清晰。此外,1號點膠孔處亮度較高,表明有少許蛋白質污染。綜上可以看出,SDS法的提取效果最佳。
3 總結與展望
本試驗以大豆MON 89788、小黃豆、豆腐、大豆油為樣品,研究SDS法、改良CTAB法、CTAB法、SDS-PVP法及TIANGEN試劑盒法提取DNA的效果,旨在選出簡單、快捷、高品質的DNA提取方法。試驗結果顯示,對于大豆及豆腐樣品,SDS法提取DNA的濃度及純度最佳,改良CTAB法和TIANGEN試劑盒法的效果次之;如果對DNA純度和濃度要求不高且需要快速提取,可以考慮TIANGEN試劑盒法;對于大豆油DNA提取的最佳方法為改良CTAB法。在DNA提取過程中應該盡量簡化操作步驟,這樣可以減少對基因組的損傷和操作過程中污染的可能性。目前,適合大豆油DNA提取的方法較少且提取的DNA產量不高,有待于進一步探索更有效的DNA提取方法。
參考文獻:
[1]肖國櫻. 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性評價及其對我國傳統農業的影響[J]. 雜交水稻,2003,18(3):4-8.
[2]殷瑞鋒. 2017/18年度中國大豆種植面積增加[J]. 農產品市場周刊,2017(19):51.
[3]劉 欣,張國叢,周興虎,等. 轉基因大豆MON89788實時熒光PCR檢測方法的建立[J]. 食品科學,2015,36(4):193-197.
[4]Abdel-Latif A,Osman G. Comparison of three genomic DNA extraction methods to obtain high DNA quality from maize[J]. Plant Methods,2017,13(1):1-9.
[5]甄亞平,趙中垚,李鵬高,等. 豆腐中轉基因大豆成分的檢測[J]. 食品安全質量檢測學報,2015,6(8):3230-3236.
[6]尚智美,高宏偉,王學亮,等. 大豆樣品中DNA的提取與外源基因CaMV35S的PCR檢測[J]. 菏澤學院學報,2006,28(2):73-75.
[7]張文志. 日常豆制品中抗草甘膦大豆轉基因成分的Realtime-PCR檢測方法的建立和應用[D]. 北京:北京工業大學,2016.
[8]錢翔宇,柳 毅,顧守進,等. PCR檢測轉基因大豆[J]. 安徽農業科學,2009,37(29):14032-14034,14115.
[9]沈會平. 環介導等溫擴增法檢測轉基因大豆及其制品的研究[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2.
[10]Yalcnkaya B,Yumbul E,Mozioglu E,et al. Comparison of DNA extraction methods for meat analysis[J]. Food Chemistry,2017,221:1253-1257.
[11]吳艷艷,代德艷,蔡春梅. 一種改良的大豆DNA提取方法[J]. 大豆科學,2015,34(1):112-115.
[12]王振東,孫 倉,王 惠. 不同方法從大豆不同組織中提取基因組DNA效果的比較[J]. 大豆科學,2008,27(1):42-46.
[13]Turkec A,Kazan H,Baykut A,et al. Evalution of DNA extraction methods in order to monitor genetically modified materials in soy foodstuffs and feeds commercialised in Turkey by multiplex real-time PCR[J]. 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2015,95(2):386-392.
[14]黃 靖. 豆制品轉基因檢測方法的研究[D]. 廣州:華南理工大學,2014.
[15]Giménez M J,Pistón F,Martín P,et al. Application of realtime PCR on the development of molecular markers and to evaluate critical aspects for olive oil authentication[J]. Food Chemistry,2010,118(2):482-487.
[16]李琳琳,嚴 林,金生英,等. 提取枸杞棉蚜基因組DNA的9種方法比較[J]. 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0):30-34.
[17]席秀利,黃海波,樓步青,等. 廣陳皮DNA提取優化及茶枝柑的ISSR分子鑒別[J]. 江蘇農業科學,2017,45(13):27-31.
[18]鄭道君,張冬明,吉清妹,等. 1種簡單有效的根際土壤微生物DNA提取方法[J]. 江蘇農業科學,2017,45(4):39-40,69.
[19]Turkec A,Kazan H,Karacanli B,et al. DNA extraction techniques compared for accurate detection of 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s (GMOs) in maize food and feed products[J].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Mysore,2015,52(8):5164-5171.
[20]劉 欣,祝長青,王毅謙,等. 大豆轉基因檢測中DNA提取方法的比較研究[J]. 食品科學,2013,34(4):199-203.周軍永,陸麗娟,劉 茂,等. 基于李府貢棗轉錄組測序的SSR和SNP特征分析[J]. 江蘇農業科學,2019,47(4):5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