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鵬 劉于思 程正 吳喆 孫燕玲

摘要:從黃連及其藥用價值著手,研究其傳統知識、農業生物遺傳資源、地理標志、植物新品種以及涉農專利、商標等農業知識產權資源。分析黃連農業知識產權保護與農耕文化傳承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農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黃連農業知識產權保護與農耕文化傳承發展提升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中藥材;黃連;農業知識產權;農耕文化
中圖分類號:S567.5+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9)12-0152-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9.12.035? ? ? ? ?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Abstract: Starting from Coptis and its medicinal value,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agricultural biological genetic resources, geographical indications, new plant varieties, and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resources such as agricultural patents and trademarks are studied. The main problems of Coptis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al culture are analyed,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improvement of Coptis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agricultural cultur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and innovation-driven development strategy and high-quality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Coptis; agricultural intellectual property; farming culture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大力宣傳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賦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時代內涵,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升為“中華民族的基因”“民族文化血脈”“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全面論述了傳統文化觀與文化自信思想[1-3]。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入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繼承創新,讓中華文化展現出永久魅力和時代風采[4]。2017年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首次提出“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并將“必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明,走鄉村文化興盛之路”確定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七條“之路”實現路徑之一[5-7]。2018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指出,要切實保護好優秀農耕文化遺產,推動優秀農耕文化遺產合理適度利用。中共中央、國務院2018年9月26日印發的《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提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并要求實施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深入挖掘農耕文化中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完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制度,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發展工程。
保護和發展傳統文化是一項全球性緊迫任務,也是維護世界文化多樣性的基礎。2001年11月2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第31屆大會在巴黎總部通過了《世界文化多樣性宣言》(Universal declaration on cultural diversity)。自2005年國務院發出《關于加強文化遺產保護的通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以來,文化遺產(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搶救與保護在當代中國形成了高潮,產生了豐碩的成果[8-12]。然而,與傳統特產(尤其是道地藥材)相關的農業文化遺產研究,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中醫藥是中國傳統文化燦爛寶庫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五千年優秀文化歷史沉淀的結晶,是現今世界上保留最完整的傳統醫學體系。黃連是歷史悠久的常用中藥材[13,14]。因此,本研究探討了鄉村振興戰略[15,16]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以及農業高質量發展背景下,中藥材黃連知識產權保護與農耕文化傳承發展提升的策略。
1? 黃連及其藥用價值
中藥材黃連,為毛茛科(Ranunculaceae)黃連屬(Coptis)植物黃連(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葉黃連(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南黃連(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莖。其中,黃連(味連)主要分布于湖北、重慶、四川、貴州、湖南、陜西南部等地;三角葉黃連(雅連)主要分布于四川峨眉及洪雅一帶;云南黃連(云連)屬于中國-喜馬拉雅特有種,分布于北起印度阿薩姆、中國西藏東南部的米什米山區,南至中國騰沖北部、西北部的高黎貢山地區。湖北利川市、竹溪縣,重慶石柱縣等地區,享有“中國黃連之鄉”美譽,四川洪雅縣有“中國雅連之鄉”美稱。其中,省級特優區有石柱縣石柱黃連重慶市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國家級特優區有石柱縣石柱黃連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黃連性味苦、寒,歸心、脾、胃、肝、膽、大腸經,具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內主治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病癥,外主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等病癥。
其藥理作用有抗菌、抗真菌作用;抗病毒作用;抗阿米巴作用;抗炎、抗腹瀉作用;解熱作用;降血糖作用;降血脂作用;抗氧化作用;抗潰瘍作用等。
2? 黃連的農業知識產權資源
知識產權,為知識產權經濟的主導生產要素,是知識經濟的重要資源,能提升經濟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農業知識產權[17-20]特指農業領域的知識產權,包括傳統知識、農業生物遺傳資源、地理標志、植物新品種以及涉農專利、商標、版權、農業商業秘密等。其中,傳統知識、農業生物遺傳資源、地理標志等能促進農耕文化傳承發展,保護中藥材道地性。農業生物遺傳資源和傳統知識等是農業科技創新的源泉。
2.1? 傳統知識
中國是世界種植黃連最早的國家,從唐朝就開始人工種植黃連。相關的傳統知識主要有:黃連地理標志與道地藥材的人文因素;傳統種植、傳統炮制、傳統配方等方面的知識;相關中藥傳統制作技藝、傳說與民俗;黃連傳統種植的土地利用系統和農業景觀等。然而,黃連相關的傳統知識與文化遺產保護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迄今還沒有這方面的國家級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而中國重要的黃連農業文化遺產也只有重慶石柱黃連生產系統。
2.2? 農業生物遺傳資源
自然界中,中藥材黃連源于黃連屬的3個種,即黃連、三角葉黃連、云南黃連。近年來人工培育了一些新品種,如黃連1號、黃連2號等。
2.3? 地理標志
地理標志所具有的質量、聲譽和其他特性,本質上取決于原產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中國地理標志保護制度尚不完善,目前存在3個主要系統,即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地理標志商標注冊、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
黃連現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5種,即石柱黃連、利川黃連、雅連、竹溪黃連、福貢云黃連(表1);國家地理標志商標2件,即石柱黃連、利川黃連(表2);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2種,即鎮坪黃連、大邑黃連(表3)。這些地理標志黃連,涉及味連(雞爪黃連)、雅連、云連,分布于湖北、四川、重慶、云南、陜西等5個省(市)。
2.4? 植物新品種
現已公布的11批《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植物品種保護名錄》和6批《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林業部分)》中,黃連屬、黃連、三角葉黃連、云南黃連均未列入。鑒于黃連目前尚未列入中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只能用國家發明專利來保護味連(雞爪黃連、川連)、雅連、云連的植物新品種。然而,近年來中國黃連屬新品種培育進展不快,主要有安康市振興實業集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所培育的黃連1號和黃連2號兩個新品種。
2.5? 專利
迄今為止,涉及黃連且已授權的國家專利有39 422項,其中,38 817項發明專利,占98.47%;470項實用新型專利,占1.19%;135項外觀設計專利,占0.34%。這些國家專利中,實用新型專利與外觀設計專利(用于設計包裝材料的圖案)很少,發明專利多為醫藥保健領域,直接涉及農業的很少。這些國家專利主要是2014—2018年授權的(圖1)。截至2月15日,2019年已授權國家專利381項。
2.6? 商標
黃連的商標約有100多件,其中地理標志商標2件(表2)。中藥材黃連尚沒有中國馳名商標,但相關的中國馳名商標有“達仁堂”(生產黃連上清片)。
3? 黃連知識產權與農耕文化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
黃連知識產權與農耕文化保護存在的主要問題有:①黃連傳統知識保護未受到應有的重視;沒有相關的國家級與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華老字號等;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目前只有重慶石柱黃連生產系統,暫無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②農業生物遺傳資源保護與利用有待加強,尤其是野生黃連、三角葉黃連、云南黃連等生物遺傳資源的保護與利用。③地理標志的人文因素收集與整理不夠,除石柱黃連外,其他地理標志黃連均未制定地理標志產品的國家標準。④黃連屬新品種培育進展不快,少有新品種推出。⑤涉及黃連的國家發明專利中,直接涉及到農業的并不多,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與國家外觀設計專利很少。⑥集體商標與證明商標注冊相當少,沒有中藥材黃連的中國馳名商標。⑦農業科技創新主體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農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均不強。⑧黃連道地性與文化內涵挖掘不到位。⑨黃連產業與文化旅游產業等的融合不深。
4? 對策與建議
4.1? 培育農業知識產權意識
加強農業知識產權宣傳與普及,重點培育農業科技創新主體、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知識產權意識。加強傳統知識、農業生物遺傳資源、地理標志、植物新品種、專利、商標等多種類型農業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完善黃連農業知識產權保護。
4.2? 運用農業知識產權發展知識經濟
保護與運用農業知識產權,發揮知識產權在道地性保護、農業科技創新驅動發展、農耕文化傳承發展提升、區域公用品牌打造等方面的作用,提升經濟活力、創新力和競爭力,推進黃連產業知識化,發展知識經濟。
4.3? 建設黃連特色農產品優勢區
從標準化生產基地、加工基地、倉儲物流基地、科技支撐體系、品牌與市場營銷體系、質量控制體系、運行機制等方面,建設石柱縣石柱黃連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鼓勵各地爭創特色鮮明、優勢集聚、市場競爭力強的國家級與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形成黃連特色農業產業集群,壯大特色優勢產業。
4.4? 打造道地藥材生產重點縣市
以縣域為單位,提升黃連道地藥材生產科技水平、標準化生產水平、產業化水平、質量安全水平,確定其道地藥材生產重點縣(市、區)。以品種為綱、產地為目,定品種、定產地和定標準相結合,優化黃連道地藥材生產布局,爭取入選農業農村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預備發布的《道地藥材目錄》。
4.5? 挖掘黃連道地性與文化內涵
積極開展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調查黃連(味連、雅連、云連)地理標志與道地藥材的人文因素和自然因素,收集整理其傳統種植、傳統炮制、傳統配方等方面的知識與歷史、相關中藥傳統制作技藝、傳說與民俗等,挖掘黃連道地性與文化內涵。
4.6? 收集整理黃連農業非物質文化遺產
利用當前的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收集整理黃連相關的傳統醫藥、傳統技藝、民俗、民間文學、傳統美術、傳統音樂、傳統戲劇、曲藝、傳統體育與游藝以及雜技等方面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爭取入選縣級、市級、省級以及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生產性保護,保護和傳承與黃連相關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4.7? 爭取中國與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調查分析味連、雅連、云連傳統種植的土地利用系統和農業景觀。保護與利用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重慶石柱黃連生產系統。融合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特色保護類村莊(中國歷史文化名村、中國傳統村落、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全國特色景觀旅游名村等)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爭取多處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力爭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4.8? 保護農業生物遺傳源,培育優質植物新品種
保護黃連生物遺傳資源,尤其是野生黃連、三角葉黃連、云南黃連等生物遺傳資源,建立藥用植物園與保育研究區以及種質資源圃。充分利用農業生物遺傳資源培育優質黃連新品種,保護其植物新品種知識產權。
4.9? 實施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
實施農耕文化傳承保護工程,深入挖掘農耕文化中蘊含的優秀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范。從道地性人文因素、地理標志文化內涵、非物質文化遺產、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生物遺傳資源等方面完善黃連傳統知識與文化遺產保護體系。加強與文化旅游、學校教育、大眾思想教育等的融合,傳承、發展、提升農耕文化。
參考文獻:
[1] 韓鴻勝.論習近平的傳統文化觀[J].求知,2018(9):13-15.
[2] 李明珠,劉婷婷.習近平傳統文化觀的內涵及其時代價值[J].延邊黨校學報,2018(5):47-51.
[3] 許? 亮.習近平文化自信思想的科學內涵和當代價值[J].理論視野,2018(12):23-27.
[4] 介江嶺.從“批判繼承”到“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對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繼承問題的闡釋[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2018(2):93-98.
[5] 董? 峻,高? 敬,侯雪靜,等.譜寫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傳遞六大新信號[J].農村經營管理,2018(1):13-14.
[6] 孫志國,劉? 紅,劉之楊,等.武陵山片區恩施州智力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研究——基于農業知識產權保護與智力資源開發[J].江西農業學報,2018,30(5):135-141.
[7] 孫志國,劉? 紅,熊晚珍,等.武陵山片區恩施州智力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研究——基于傳統知識與文化遺產傳承發展[J].江西農業學報,2018,30(4):134-140.
[8] 宋俊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發展報告(2017)[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9] 田? 阡,苑? 利.多學科視野下的農業文化遺產與鄉村振興[M].北京:知識產權出版社,2018.
[10] 李文華.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與發展戰略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6.
[11] 閔慶文,史媛媛,李文華.農業文化遺產及其動態保護前沿話題(三)[M].北京:中國環境出版社,2018.
[12] 王思明,李? 明.中國農業文化遺產研究[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
[13] 石任兵,孫建寧.黃連解毒湯現代研究與應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
[14] 瞿顯友,李隆云.黃連生產加工適宜技術[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8.
[15] 姜長云.鄉村振興戰略:理論、政策和規劃戰略[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8.
[16] 林? 峰.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與實施[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8.
[17] 孫志國,劉? 紅,熊晚珍,等.湖北省武陵山片區智力精準扶貧與鄉村振興戰略研究——基于涉農專利與農業科技創新[J].湖北農業科學,2018,57(16):120-124,127.
[18] SUN Y P,WU Z,YANG C Y,et al. Study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adix salvia Miltiorrhiza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A].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ICESSH 2018)[C].Lancaster,USA:DEStech Publications,Inc.,2018.317-322.
[19] SUN Y P,YANG C Y,WU Z,et al. Discuss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geo-authentic area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rn silk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A].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ICESSH 2018)[C].Lancaster,USA:DEStech Publications,Inc.,2018.323-327.
[20] SUN Y P,YANG C Y,LEI Y N,et al.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nd brand build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vegetable balsam pear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Based on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A].Proceedings of 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Social sciences and humanities(ICESSH 2018)[C].Lancaster,USA:DEStech Publications,Inc.,2018.335-340.
收稿日期:2019-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