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針對2001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不獨立,缺乏寫作過程指導,應用文知識匱乏的不足,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對寫作專題進行了改進,并在此基礎上有了三大變化:以寫作基礎知識為主題,寫作系統編排更加合理;寫作文體更加豐富,增加了應用文寫作知識;寫作訓練更加規范,重視寫作過程。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材;2013人教版;寫作專題
一、 引言
寫作作為語文的一大領域,不論是在日常學習還是考試中都占據有重要地位,而中學生寫作能力培養的主要依據源于語文教材中寫作系統,作為全國最為普遍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語文教材,其寫作系統對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影響最為廣泛。
2013年課程教材研究所和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對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進行了重新編寫,出版了新的教材。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寫作專題發生了巨大改變:首先,“寫作”被獨立出來,并且以寫作基礎能力的培養為寫作主題,改變了傳統的話題編寫模式;其次,寫作專題增加了“提示”部分對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再次,增加了應用文的學習,單獨設專題學習寫書信、演講稿等。總之,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寫作系統編排方式和寫作內容的改變,不僅符合2011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對寫作的要求,而且針對舊版教材的不足進行了修正和補充,使得教材更加符合當代中學生語文寫作能力發展的要求。
本文旨在把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與2001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寫作專題進行對比,在分析研究新舊教材不同版本特點的基礎上,試圖通過對比總結概括出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的變化,以期能對教師的寫作教學提供一些幫助。
二、新舊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的特點
(一) 2001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的特點
2001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的“寫作”與“綜合性學習”“口語交際”合編在一起,內容與前面的“閱讀”相聯系,形成讀寫結合的寫作訓練模式。在實際寫作訓練上,主要依托于“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中的綜合性實踐活動,通過活動讓學生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拓寬學生的寫作思路,然后在此基礎上安排寫作訓練。比如,七年級上第一單元中“寫作·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的寫作訓練題目是:通過這次活動,每個同學都認識了新同學,也更了解了自己,以“這就是我”為題,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盡量寫出自己的個性。
但是這樣的編排方式也引起了很多爭議。綜合性實踐活動給學生寫作訓練增添了很多趣味,讓學生置身于一個具體的情境中去寫,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而種種活動的開展也讓學生占有了豐富的寫作資料。但問題是僅僅提供給學生一個寫作題目,用寥寥數語對寫作要求進行規定,學生就能順理成章地寫出一篇好的作文嗎?恐怕這過于高估了學生的寫作能力。從現有的對學生寫作能力的調查研究結果來看,很多學生并沒有列提綱、修改作文的習慣,往往靈感來了便詩興大發,結果盡情揮灑潑墨后發現離題千里,導致作文成績并不高。可以說,2001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寫”的興趣,引導學生積累“寫”的素材,但是對怎么寫卻缺乏具體的引導。
(二) 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的特點
針對2001版寫作專題的問題,2013版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首先是把“寫作”獨立出來成為一個專題;其次用寫作知識代替寫作主題,更加重視寫作基本能力的培養和寫作過程的指導;再次,增加了應用文的寫作訓練,寫作文體更加廣泛。寫作專題由寫作導引、寫作實踐構成,其中寫作實踐一般分為三個題目,字數由少到多,內容由簡單到復雜,來引導學生進行寫作。此外,在每個寫作題目要求后增加了“提示”部分,從選材、構思、列提綱、寫作技巧、修改等不同方面對寫作過程進行了提示。
比如,七年級上第三單元寫作,題目是文從字順,寫作實踐的第二題是:在第一題的基礎上,將寫景或狀物的片段擴展為一篇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為:1. 擴展寫作時,可以借鑒《春》的寫法,想好寫哪幾個方面,寫出景物哪方面的特點。2.
想好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沒有包含思想感情的“純寫景”文字是難以打動別人的。3. 多改兩遍,力求做到文從字順。
由此可見,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更具有承接性,不僅與閱讀緊密相連,而且題目與題目之間的設計具有過渡性。題目二是對題目一的拓展,從寫片段到學寫500字以上的作文,這樣的訓練順序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作文題目后的“提示”則是2013版的寫作專題的特色之處,通過“提示”對學生寫作過程進行明確的指導,從構思、內容、修改三個方面進行闡釋,不僅讓學生有話寫,更重要的是教學生如何去寫。我認為這就是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設計的主要理念,即不僅開闊學生思維,讓學生有寫的興趣,更要引導啟發學生如何構思動筆,如何修改完善自己的作文。
三、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的變化
通過前面對新舊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特點的分析比較,我們大致可以得出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的如下變化:
(一)
以寫作基礎知識為主題,寫作系統編排更加合理
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把“寫作”獨立出來,脫離了“綜合性學習”和“口語交際”的限制,以寫作基礎知識為寫作主題,在寫作引導部分加入了對寫作知識的介紹,在寫作實踐部分增加對寫作題目和要求的提示,從構思、動筆到修改,進行全方位的寫作指導。同時在寫作指導時,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不僅重視寫作知識的講解,同時注重寫作與閱讀部分所學課文的內在聯系,以讀帶寫,把寫作指導與課文講解相結合,讓學生從課文中領會寫作技巧。
此外,從寫作編排設計來看,寫作訓練題目的設計具有層次性和銜接性的特點。橫向來看,寫作實踐所包含的三個寫作訓練題目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縱向來看,寫作實踐中的寫作訓練題目和以前所學的題目前后銜接,結構非常合理,符合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而整套教材寫作專題的安排也呈現出培養能力螺旋上升的趨勢,由七年級的“說真話抒真情”到八年級的“學會說點兒道理”,從七年級“表達自己的看法”到九年級“寫演講稿”,寫作的內容、文體的安排,從簡單到復雜,從記敘文到應用文,一步步地引導學生螺旋向上,不斷進步。
(二) 寫作文體更加豐富,增加了應用文寫作知識
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的最大特點是寫作文體更加豐富,增加了應用文寫作知識。2001版寫作訓練文體主要以記敘文為主,議論文、說明文為輔,應用文次之,同時相關文體的寫作知識非常匱乏;而2013版的寫作專題除了傳統的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之外,還增加了學寫書信、學寫游記、寫詩歌、寫演講稿、寫故事,寫讀后感,擴寫縮寫、續寫改寫等寫作專題的學習,大大豐富了寫作文體,更重要的是單獨設立寫作專題進行應用文的學習,增加了應用文的寫作知識的實用性和有效性。
以寫書信為例,在2001版教材中訓練寫書信的作文題目是:一本好書可以給你帶來許多教益,甚至可以影響你的一生,給好朋友寫一封信,推薦你最喜愛的一本書,告訴他這本書的益處。雖然涉及了書信文體的訓練,但是只是簡單地設計出了題目,在教材中并沒有對書信的格式、寫信方法做出相關介紹。而2013版教材中則單獨把“寫書信”列為一個寫作專題,在寫作引導部分從書信的特點到書寫格式都做了介紹,在寫作實踐部分又從書信內容和語言情感方面做出寫作指導。不僅啟發學生寫什么內容,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知道按什么格式去寫書信。
(三) 寫作訓練更加規范,重視寫作過程
2001版教材最大的缺點是忽略了對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教材缺乏規范系統的寫作訓練,在2013版教材中針對這一問題,寫作專題做出了很大的改進。首先,在寫作實踐的提示中強調先列提綱再動筆,強調構思的過程;其次,明確要求勤于修改,把修改單獨列為一個專題,教學生從語言到內容對作文進行修改,并且在寫作提示中強調修改這一環節。
比如,2013版教材“勤于修改”寫作專題,在寫作引導部分,分別從語言表達、用詞、病句、作文內容單薄、詳略不當等方面對如何修改作文進行了介紹。寫作練習部分的第三題則是:將上一題中已經確定了的修改思路付諸行動,動筆修改作文,修改后謄抄一遍,對比看看較之前有哪些進步。像這樣強調作文修改的題目或指導在2013版教材寫作專題中還有很多。由此可見,較之2001版寫作專題而言,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寫作專題對寫作訓練的規定更為嚴格細致。因為對于尚未形成良好寫作習慣的初中生而言,規范化的寫作過程很有必要作為寫作訓練的一部分,來培養塑造其良好的寫作習慣。
總之,2013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專題相比2001版而言有了很大的進步,整套教材的編寫符合中學生的學習發展規律,把對中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從空而泛的要求中,一點點落實到具體的寫作知識中去,不僅豐富擴展了寫作文體,注重寫作的實用性,增加了應用文寫作,而且在規范的寫作訓練指導中,更著重強調寫作過程,更有助于中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
參考文獻:
[1]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一九年級下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李吉嬌.中美母語教材的寫作部分比較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
[3]陳冬云.新課標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寫作內容研究[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2.
[4]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5]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6]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
[7]課程教材研究所,中學語文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下冊)[Z].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
李夢楠,吉林省長春市,長春五十二中赫行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