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祎
摘 要:公司法是我國商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各種企業公司的設立與運行提供了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其中對于一些特別數字的運用就更加的重要,本文旨在討論公司法中的特殊數字意義。
關鍵詞:公司法;有限責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法中規定的公司類型有多種,其中重點在于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數字往往體現在公司的決定事項,而在公司的整個生命旅程中決議又在其中體現十分關鍵的作用,筆者將在下面的文章中展開論述。
一、公司的設立
公司是以法人為主體存在的,在公司法人成立之前的過程屬于設立階段,在設立階段,對于發起人數人的要求是這樣規定的,對于股份有限公司,要求為2≤發起人人數≤200;對于有限責任公司,要求發起人人數不超過50人,其實從這兩個數字中看就是可以看出兩個類型的公司的區別,股份有限公司的規模要比有限責任公司的規模要大,有限公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發起人的數量,因為其強調股東之間的相互信任,它的性質是偏向于人合性的;而股份有限公司卻是資合性的,資金總是處于流轉中,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股票的發行,上限是兩百人,這一數字又與證券法中相關聯。股份有限公司需要對市場公開發行股票,但是股份有限公司對于股票的發行交易并不擅長,于是需要證券公司代為發行,在發起人出資認購股票時都為特定對象,這就是股份有限公司有發起人上限的原因。除了對于發起人的人數限制以外,股份有限公司中還一個特殊的設立方式,這個設立方式即為募集設立,在募集設立中,發起人認購的股份不得少于公司股份總數的35%。那么這一數字的意義又是什么呢?這是公司法在公司設立時為了保護發起人的權利利益而規定的。在我國大陸中實行的是同股同權,在美國或者臺灣實行的是同股不同權。大陸中的公司在今后的重大決議中都是按照出資比例進行決議,也就是擁有的股權越大,相應的決定權也就越大,所以為了保證股份有限公司發起人在今后的公司決議中不會處于劣勢地位,保證發起人的股權不低于三分之一,對應的就是募集中的股東對應的股權不超過三分之二,而三分之二就是公司中重大決議事項的通過數字,所以這一數字主要目的在于保護發起人。
二、公司的運行
在公司的生命中,決議事項林林總總,而相應的事項通過的數字也是隨之變化,主要發生地也就是股東(大)會或者董事會,公司中的事項比如增資減資改變公司章程合并分立都屬于決定公司未來的重大決議,都必須經過股東(大)會進行決策,并且需要三分之二以上的按照出資比例的表決權,并且章程中及時另有規定也是大于等于三分之二。并且在股東大會與股東會的不同也可以看出股份有限公司與有限責任公司的不同,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東在某些事項有時間上和持有股份的規定。對這些股東介意限制就是因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始終處于流動性,所以當股東帶公司行使權力的時候就要考慮到是否真正的關心公司的利益,將公司交到無關痛癢的暫時性的股東手中也是對公司的不負責任。對比起股東會,董事會中人數相對就少了很多,畢竟管理公司的人數太多反而適得其反,在董事會上進行表決時按照人頭過半數規則進行。
董事會與監事會的任期時間有著密切聯系,董事會要求每屆任期不超過三年,監事會每年的任期超過三年,這就保障了監事會對于董事會監督的連續性,不會因為監事會的換屆而產生監督上的漏洞。公司法中不會平白無故的規定任何一個數字,每個數字都是符合生活常理并且具有一定的邏輯性的。公司法中規定的有些時間是來對公司中的董事、監視、高級管理人員進行限制的,比如股份有限公司中的高管,其每年轉讓的股份不得超過其所持有本公司股份總數的25%,如果公司已經上市,則其在公司上市一年的時間內不得將股份進行轉讓,此外,在其離職后的半年內同樣也不能轉讓股份。因為高管對于公司的了解情況比起第三人有很大的優勢,所以為了防止他們利用職權惡意收取股票利益,必須對他們進行必要的限制,但是離職之后為什么事半年之后不得轉讓,而不再是一年呢,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對自己公司的情況進行披露,時間就是六個月。公司的重大交易情況,最新的公司財務情況都要通過網站或者其他方式公開發行,所以通過了這個時期大家也對公司的最新情況有了了解,公司已經離職的高管也就不再有優勢了。公司中大大小小的決議都離不開數字,而每一個數字都是有內在含義。
三、公司的解散與清算
當公司發生解散的情形時需要進行解散,解散的方式有三種,分別是一般解散、強制解散司法解散。解散是公司的重大決議,在一般解散中,只有當三分之二以上表決權的股東同意時,公司才能解散。當公司內部經營情況出現法定規定事由時,需要進行強制解散或者是司法解散。解散申請之后就是清算,在清算過程中,清算組需要自其成立之日起10日內通知債權人,并于60日內在報紙上公告。10日、60日這些時間都是給債權人一定的接受信息范圍,保障著債權人的利益。但是與此同時,債權人也同樣受到時間的限制,接到通知的債權人需要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內,未接到通知書的債權人需要在自公告之日起45日內,才可以要求主張償還債務。從這一規定我們可以看出法律不保護權利上的睡眠者,所以債權人的權利雖然受到保護,但是同時債權人也要積極的按時主張自己的權利。
公司法中的規定看似繁瑣,其中的數字看起來似乎很枯燥,但是實際上我們發現,這些規定和數字都是符合常理和邏輯、前后具有較大聯系的,當我們認真理解之后,就會發現其中數字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