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深入分析了高中語文開展深度閱讀的必要性,其后提出了一系列高中語文實施深度閱讀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關鍵詞: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
一、 引言
眾所周知,閱讀教學應當是高中語文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審美能力。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高中院校的相關語文教師應當注重閱讀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實際體會及對作品的真實感受,引導學生從多個方面、多個角度、多個層次上進行閱讀,實現教師、學生、文章的深度對話。要在高中語文中積極開展深度閱讀教學,應當引導學生對文章進行深入思考,從真正意義上體會到閱讀的樂趣,獲得愉悅的閱讀體驗。
二、 高中語文開展深度閱讀的必要性
(一)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隨著社會科學的不斷發展和進步,當前我國市場上所流行的電子產品在類型和數量上都得到了極快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習慣性地使用電子產品獲得自身所需的知識信息,而在書籍閱讀上所花費的時間較少,甚至沒有。有的學生只是淺層次進行閱讀,沒有深入了解其中所蘊含的內容,體會其中的情感,其綜合閱讀能力隨之下降。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淺層次的閱讀只是閱讀者用來打發時間的一種形式,并不能從中獲得相應的知識,但深度閱讀卻是從根本上對文章進行理解和掌握,能夠幫助閱讀者提升自身閱讀能力,豐富自身知識儲備。只有學生完全了解并掌握了文章內容才會根據自身的理解和認知對文章作品進行科學合理的判斷和評價。
(二) 加強學生的思想深度
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深入閱讀可以幫助高中階段的學生對思維深度進行鍛煉。在進行閱讀的過程中,學生通常會帶著自身的思維進行文章的體會,通過這樣的方式不斷強化學生的思維能力。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注重學生深入閱讀的感悟以及綜合的情感體驗。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的過程應當是其思維方式和思維能力不斷沖突的一個過程,學生必須打破傳統的認知結構和知識體系,對所學的新舊知識進行重組,完善自身的經驗系統,這樣才能從真正意義上了解作者的情感,不斷提高其自身的思想深度和思維能力。
(三) 塑造高尚的品質
當前大多數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進行語文學習時,教師都會引導其進行閱讀,但由于教師并沒有對閱讀形式和閱讀方法進行規定,很多學生只是走馬觀花,敷衍了事,對文章的理解深度不夠,無法提高其綜合素質。高中階段的教育不能僅限于書本教育,更應當對學生的綜合人格以及思想進行完善塑造,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為其后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可靠的依據和基礎。
三、
高中語文實施深度閱讀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一) 創設深度閱讀情境
在進行深度閱讀的過程中,只有保持愉悅的心情才能打開自身的思維思路,充分體現出深入閱讀的效果和作用。如果高中階段的學生在進行閱讀時沒有找到針對性,只是毫無頭緒地進行閱讀則會降低閱讀效率和閱讀質量?;诖?,教師應當樹立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對學生進行積極有效的引導,創設出相應的教學情境,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進行深度閱讀的欲望,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例如在進行《我與地壇》的實際教學時,要引導學生對其進行深入閱讀,教師首先應當幫助學生了解地壇,了解史鐵生,但是地壇處于北京,很多學生并沒有去過。教師此時就可以通過課件、PPT、圖片、視頻等等方式為學生展示相關的地壇照片,激發學生對地壇的興趣;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現代信息技術創設出相應的情景,結合史鐵生與地壇之間的情感聯系,創設出相應的意境,讓學生帶著情感去閱讀,去體驗,從真正意義上與作者產生共鳴,從而更深層次地理解作者的情感。
(二) 深化閱讀背景知識
在實踐教學過程中,學生只有從真正意義上了解到閱讀作品的背景知識以及文化環境,才能進行深入閱讀,提高閱讀質量。例如在進行《赤壁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可以引導學生對蘇軾進行了解,并且通過互聯網及網絡平臺收集蘇軾的相關資料及作品,推薦其閱讀《蘇東坡傳》;其后,在進行深入閱讀的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分小組進行蘇軾作品的展示與交流,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全面系統地了解蘇軾。那么,在進行赤壁賦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真正意義上理解月亮的變化與蘇軾的情感變化之間的聯系,當蘇軾被貶至黃州前,月亮明亮寧靜,蘇軾的心中充滿了豪情壯志;在其被貶后,月色則顯得冷清寂寞,蘇軾則給人一種虛無縹緲的感覺。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才能更深層次地了解到蘇軾超脫俗世的情感。
(三) 開展閱讀拓展延伸
為了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深入閱讀,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深度的語文基礎知識教學,就這樣才能對深度閱讀進行有效地拓展延伸,將閱讀范圍從課堂中轉移到任何一個知識點或者生活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對學生的視野進行開闊,使學生在相對輕松愉悅的氛圍和環境中進行拓展閱讀,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更深入地了解并掌握閱讀文章的情感和感悟。同時,教師應當與時俱進,及時更新落后傳統的教學理念,對閱讀作品中的人物及情感進行深入分析,探究其中心思想。例如在進行《邊城》的教學時,教師應當充分立足于實際教學內容和教材,引導學生進行《邊城》的全文閱讀,并且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寫下自己的感悟和理解,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展示。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特征及學習能力將班級中的學生進行科學的劃分,不同的小組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對邊城的人情、風景、人性、愛情、親情、悲情等等六個方面進行全面系統的了解和掌握,只有這樣在進行課堂閱讀時才能從真正意義上了解到《邊城》的思想情感。
四、 結束語
綜上所述,為了開展實施有效的深度閱讀,教師應當創設深度閱讀情境,深化閱讀背景知識,開展閱讀拓展延伸。
參考文獻:
[1]王毅.高中語文深度閱讀教學策略初探[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6(1):23-24.
[2]王芳.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和實施[J].文學教育(下),2016(1):115-115.
[3]高暢.淺析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探索與實踐[J].中華少年,2017.
[4]王山業.高中語文深度閱讀的有效策略[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16(7):22-22.
作者簡介:
汪慶芳,安徽省馬鞍山市,安徽工業大學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