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隨著國有企業全面深化改革的持續推進以及企業轉型升級的需要,國有企業所需要處理的法律事務以及所需應對的法律風險日趨復雜和多元。本文從國有企業法務工作的現狀和所面臨的形勢進行分析,闡釋法務工作在國有企業的重要意義,思考國有企業法務提升價值的主要途徑,對做好國有企業的法務工作提出思考和建議。
關鍵詞:國有企業;法務;法律顧問;公司律師;價值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法務工作的開展涉及到企業日常運作的方方面面,從宏觀上的發展戰略、市場營銷、資本運作、法人治理、知識產權等頂層設計到微觀上的經濟合同、仲裁訴訟、危機處理等具體事務,都需要企業法務人員的介入。國有企業運用法律的能力越強,在市場競爭中越能占據到有利地位,對企業的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如何有效利用企業的法務資源,使法務工作的效用能夠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值得引起關注和思考。
一、國有企業法務工作現狀和形勢分析
(1)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依法治國方略的全面推進,企業法律顧問在國有企業所發揮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目前大部分國有企業已配置了企業內部的法律顧問,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央企在集團總部層面都設置了總法律顧問,并健全了法律事務機構,擁有一定數量的法務工作人員,并且進行了專業的分工;但在某些國有企業的基層單位,也存在著專業法務人員數量稀少甚至沒有的情形:缺少專門處理法律事務的機構或部門、將法律事務的職能與其它部門合并或是將法律事務職能設置為其它部門的一個崗位、法務人員同時還要兼職其它工作,其角色定位容易被弱化和邊緣化,法務工作的專職化難以得到保障。
(2)法務工作所涉及的內容龐雜,知識更新快。尤其是近年來國資委全面推進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以及國有企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不斷地進入新領域、開拓新市場等,國有企業所面臨的法律問題也越來越復雜,亟需專業能力強,知識背景多元化的復合型法律人才。
(3)國有企業法務工作責任重大,但缺乏相應的權利保障,很多時候都是在被動的工作,充當“救火隊員”的角色,處境尷尬:與國有企業其它部門工作相比較,其在入職、評職稱、升職等方面要求很高,但在企業內部地位卻不高,往往是扮演“唱反調”“潑冷水”“挑毛病”的角色,不容易被其它部門接受;法務工作的開展還必須依靠其它部門的配合,但法務本身沒有實權,若其它部門不予配合或是配合不到位,法務也缺乏制約或與其對抗的砝碼。與社會上的外部律師相比,如果同樣碰到一個棘手事件,外部律師有選擇不予受理或代理的權利,而國有企業內部法務人員則必須要勇于承擔起來。國有企業法務人員所面臨的工作難題有較大的隨機性和偶然性,工作內容規律性不強,“一事一議”的情況非常普遍。所以,在國有企業,法務在溝通協調方面以及突發事件的處理上會占用非常大的精力。
二、法務工作在國有企業的重要意義
(1)從事前預防的角度,通過對企業內部重大決策和經濟合同的審核,保障生產經營的安全有效;此外,法務還可以作為戰略支撐,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改制重組、知識產權、法人治理、投資并購等方面為國有企業優化方案,創造價值。
(2)從事中控制的角度,通過對企業內部規章制度、授權委托的審核,以及日常法律咨詢、普法培訓等形式,參與到企業的日常經營和管理活動中來,促使企業的運營合法合規,對法律審核在企業中的執行情況起到有效的監督作用。
(3)從事后補救的角度,法務參與國有企業內部職工與職工之間,職工與企業之間的糾紛調解,化解矛盾,解決紛爭,有利于維護企業內部的安定團結、形成和諧有序的工作氛圍;對企業在市場經濟活動中所面臨的經濟糾紛,通過協商、調解、仲裁和訴訟等手段,減少國有企業不必要的損失,保護公司的合法權益,爭取企業利益的最大化。
三、國有企業法務提升價值的途徑
(1)法務人員要不斷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貫徹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樹立自信、保持定力,從所在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切實發揮法治對國有企業良性運行的保障作用,確保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
(2)法務人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要加強學習,不斷的更新法律知識,提高自身的法律素養;要不斷擴大業務的外延,加強對國有企業戰略定位、企業文化、市場開發、經營管理等內容的理解,還要儲備必要的財務知識,具備一定的信息化處理能力;法務人員還要掌握一些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溝通協調的能力和心理素質,在面對突如其來的棘手問題時,能夠從容應對、反應迅捷、機智靈活、多謀善斷。
(3)國有企業應建立健全科學的法務工作體系,確保法務工作的開展有明確的角色定位和保障機制,避免法務人員兼職其它工作而牽涉精力;提升企業內部法律顧問的地位,使其可直接向企業法人負責并匯報工作;賦予法律顧問實權,如在日常決議或審核中的一票否決權等;國有企業應給法務人員多創造專業培訓和學習的機會,提供工作上的便利條件;有條件的企業應盡快建立公司律師制度,使企業法務人員的職業通道更加清晰,有效提升法律服務的水平,使國有企業在市場環境中更具競爭力,為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保駕護航!
四、結語
面對國家出臺的制度規定以及企業深化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為了更好的融入市場,提高國有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必須要不斷提升和充分發揮國有企業法務的價值,從而與企業發展的規模和速度相匹配。從內因的角度,企業法務人員自身要有強烈的危機意識和為企業負責的高度責任感,要不斷提升自己與時俱進的能力,全方位加強自身素質,持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覺悟;從外因的角度,國有企業應盡快建立完善與國家規定相匹配的法務工作管理體系,對于企業法務人員要明確定位、提升地位、賦予權力、加強培訓、增強激勵,全面提高企業法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和服務水平,從制度和流程設計方面保證企業法務人員作用得到有效發揮,使其能夠為企業提供精準、全面、及時、高效的法律服務,為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
(上接第頁)
參考文獻:
[1]陶成昊.企業法律顧問工作的轉型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8(2).
[2]高位.國有企業法律顧問、公司律師的工作原則及職能作用[J].人民法治,2017(10).
[3]高晨亮.國有企業中企業法律顧問的重要性[J].現代國企研究,2015(16).
[4]翟銳.企業法律顧問制度的現狀及發展趨勢探討[J].經貿實踐,2017(18).
[5]黃少軍,胡松.關于如何加強國有企業法務工作的探討[J].企業改革與管理,2015(24).
[6]陳禮賢.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能力清單研究[J].法制與社會,2018(5).
作者簡介:
曲暢(1985~ ),女,法律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