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摘 要:對于審查合同效力的過程中主要將合同的內容進行審查看其是否對有關的法律核和行政法規違反強制性規定,一旦發現對強制性有效規定進行違反則視為合同無效。文章認為公司法中有許多強制性規范。這些強制性規范可分為行政規范和有效性規范。違反公司法有效性規范的合同應當失效,但違反行政強制性規范。合同通常不被視為無效,因此,對于這兩種的規范類型采取一定的方法來進行甄別。
關鍵詞:合同;公司法;效力性規范
根據司法實踐中的一些慣例在對于合同糾紛過程中的處理,應對合同效力進行審查。根據合同法的規定,合同的有效性可分為有效合同、合同待定、可撤銷的合同以及無效合同。其中,根據合同法的有關條款規定,如果在法律和行政法規違反則合同的強制性規定是無效合同。同時依據公司法的有關規范來對合同的有效性進行審查,也就是說在哪些方面公司法的強制性規范是違反合同將是無效的?這種現象往往導致司法實踐的差異。在這方面,本文從法官的角度出發,并根據對公司法的有關研究,提出了如何正確運用公司法強制性規范來進行審查合同效力的問題。
一、合同法中強制性規定
1.合同法強制性規定和含義
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出臺的合同法中的有關若干問題的解釋中就明確規定“強制性規定”指的是在效力性上的強制性規定。因此,通過司法解釋對于效力性強制性規定,人民法院正式提出了這一法律術語。同時其在合同糾紛案件的指導意見中有明確指出:根據有關的規定注意對效力性和管理性這兩個方面的強制性規定進行了區分。如果對效力性強制性規定違反,則認定合同無效;管理性強制性規定的違反則應對其效力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認定。
2.甄別強制性規定的類型
在合同法中對于區分“強制性規定”中的效力性和管理性的強制性只是第一步的完成,對于將強制性規范的兩類不同性質進行如何區分這將依然一個復雜的問題。同時根據最高人民法院第十六條的有關規定,應當全面規定沖突的權益,如權利的種類和利益,交易安全,以及受監管的對象等,全面確定強制性規定的類型。如果強制性規定對合同行為本身進行規范,只要合同行為發生,絕對會損害國家利益或社會公共利益,人民法院應當認定合同無效。如果強制性規定是當事人的“市場準入”資格而不是某種合同行為,或者某種合同的履行,而不是某種類型的合同。合同法中,人民法院確定合同的有效性,應當認真掌握必要時,應征求有關立法部門的意見或向更高層次的人民法院提出申訴。
二、公司法中的強制性規定
1.公司法的立法意旨和權益沖突的內容
盡管有關學者在公司法性質上有不同的看法,但是對大多數學者來說作為商法的一部門,公司法屬于私法。并在此基礎上公司法運用私法自治和權利本位等原則。但是,公司法作為新時代意義上的法律應該是“私法領域滲透公法因素”或“典型公法的私法”。根據公司法的原則認為公司法為私法,但并不意味著全是私法。伴隨著政府權力的擴大傳統的公司法在私權領域已經在逐漸的縮小,公共利益的保護不斷得到加強,立法中作出了嚴格和有力的保障。因此,一些學者直接將公司法表述為:從律法的本質上來看公司法屬于私法的范疇,同時也涉及到了社會的利益因素,所以,實際上公司法是為了平衡國家對于經濟的干預和公司自治之間的法律制度,同時也是私法公法化的制度。
根據我國公司法第一條的立法意向,對公司的組織行為進行規范,維護公司、股東以及債權人的有關合法權益和社會的經濟秩序,推動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并分析公司法的性質以及結合公司法的有關內容將立法意向和利益沖突進行總結為:①對于公司組織結構以及內部行為所所涉及到的各個治理機構和利益沖突進行規范,而這些沖突主要是股東之間、董監事高管之間的權利或權利沖突等。②公司對外行為的規范所涉及到的則是公司與債權人之間的權利沖突。③公司與政府機關等行政部門之間的利益沖突和規范的執行方面。
2.公司法管理性強制性規范和效力性強制性規范的劃分
根據公司法中所使用的“可以”“由公司章程規定”,“根據公司章程的規定”,“通過股東大會或股東大會同意”的股東,還可以根據學者的說法,這些詞語在《公司法》中共出現115個地方。這些可以被視為武斷的規范性規范。《公司法》中有271個強制性詞語使用“應該”“不得”和“必須”這些規范應被視為強制性的,包括行政強制性規范和有效的強制性規范,但只有在行政強制性規范在合同無效后不可避免地影響合同的有效性時,才必須進行具體分析。可以看出,問題的關注點在于如何將《公司法》中的這些強制性規范劃分為管理和有效性,只有正確區分兩者,才能保證合同有效性審查的準確性。
三、結束語
在公司法中的大多規范具有任意和授權性,同時也存在較多的強制性規范。對于其規范可具體劃分為行政和有效兩個方面的強制性規范。其主要在公司法規定的資本維護和債權人保護方面體現出來。一旦發現對于此類的合同違反就認定該合同是無效的。公司法中的行政規范是否會造成合同無效,這就需要根據無論是公司的共同行為還是交易行為來判斷,假如是共同行為一旦對強制性規范違反了,根據公司法的有關規定則是無效的合同,包括違反行政強制性行為。假如是公司的對外交易行為,對于行政強制性規范的違反就不會造成合同的無效。
參考文獻:
[1]曹力.淺析民商事合同效力審查中對公司法的適用[J].法制與經濟,2018(10):99-102.
[2]李正鋼.當前民商事審判工作應當注意的幾個法律適用問題[J].法制與社會,2014(05):127-128.
[3]奚曉明.當前民商事審判中的幾個法律適用問題[J].人民司法,2007(13):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