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虎
摘 要:公司法人制度是提高公司管理效率的一項重要制度,也是一項能夠規范市場秩序、提高企業管理競爭力的重要制度。然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國有企業的法人治理結構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正在很大程度上制約著國有企業的發展。因而,法律工作者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來正視問題并解決問題,以此來推動我國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發展。
關鍵詞: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缺陷改進;有效策略
所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即:法律和公司內部章程出于維護股東之間的利益,提高公司管理效率,保障公司內部組織機構的高效運行等目的,而設置的公司內部組織機構的權力分配及制衡體系。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設置的本來目的,是想要提高國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保障國有企業內部各項業務的高效運行。然而,其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依舊存在著很多問題。我們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應該正視其問題,并積極尋找問題的解決辦法,以此來促進我國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發展。
一、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的缺陷
隨著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大部分國有企業都已改制為現代公司制結構。然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依舊存在著一些問題,這些問題正在阻礙著國有企業的長足發展,主要表現為以下幾點:
(一)決策機構存在問題
1.股東大會
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決策機構,有權決定公司內部的一切重大事物,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股東大會的開設目的主要是讓股東們暢所欲言,讓股東們能夠積極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將企業變得越來越好[1]。然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在國有企業的內部,存在著一種股權集中的現象。大部分股權集中在少數人手中,導致股東大會變成了某些大股東的“一言堂”,中小股東的利益難以得到保障,這在很大程度上違背了股東大會的設立初衷。長此以往,中小股東們會對公司的實際運營情況漠不關心,大股東們會對公司的執行業務一度把持,這是非常不利于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的。
2.董事會
在我國的國有企業組織結構中,董事會是產生公司各項規定的重要部門,是保障公司內部各項業務有序運轉的重中之重。因而,董事會人員的素質是必須要得到保障的[2]。然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國有企業內部的董事會成員有許多都是靠關系而內定下來的,其人員素質很難得到保障。雖然我國《公司法》規定:董事會由股東大會選舉產生,但是在許多企業中,該類選舉僅僅是走個形式,并不能發揮其篩選人才的實際效用。并且,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許多政府部門還沒有擺脫計劃經濟體制的束縛,對于國有企業的經營和管理進行過度干涉,導致企業內部董事會的職能減弱,積極性降低。更有甚者,部分企業經營者將經營失敗的帽子扣到了政府的頭上,這是非常不利于國有企業的長足發展的。
(二)執行機構存在問題
1.經理層人員
經歷層人員和董事會成員是一種委托代理關系。經理層人員受雇于董事會成員,管理企業內部的各項事物,負責企業內部的經營狀況。然而,就目前的情況而言,經理層人員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部分地區的政府對于企業存在著過度干預的現象,該類現象非常容易導致部分經理人在帶領公司運營的過程中,不以市場為導向,而以政府部門的指示為導向,這在本質上就是不符合企業發展規律的。并且,在這種情況之下,部分經理會選擇將自身經營不善的問題歸到政府指揮不當的頭上。長此以往,非常不利于企業今后的長遠發展。
2.內部工作人員
中國屬于一種人情社會,這一點在國有企業內部體現得尤為明顯。就目前的情況而言,我國的國有企業內部工作人員獲得了相當大的一部分控制權,這完全違背了改革的初衷。部分內部成員在自身控制權的基礎上,過度追求短期利益,不注重企業的長遠發展,一切決策從該決策是否對自己有利出發,這是非常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的。
二、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有效改進策略
(一)分散股權,保障中小股東的利益
針對目前存在的股權過度集中問題,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分散股權。我們可以通過分散股權的形式,來保障中小股東的利益,以此來激發大家的積極性,促進我國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
例如:我國在曾經的國有企業改制當中,曾出現過讓工人持股的現象,該種方式就屬于股權分散的一個有效方式,可以讓部分企業來借鑒學習。我國國有企業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股權,面向社會中小企業來進行融資,以此來分散自身的股權,提高企業內部職工的積極性。國有企業也可以通過法人相互持股以及吸引外資等形式來分散自身的股權,避免一家獨大的現象發生。我們必須明確,國有企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部分,不可為個人獨有,也不可為國家獨有。只有企業內部建立了民主的發言機構,企業才能越辦越好,發揮其獨有的作用。
(二)加強遴選,提高董事會人員質量
針對董事會成員內定,人員質量參差不齊的問題,我們應在股權分散的基礎上,讓股東大會真正發揮起自身的作用。加強董事會成員的遴選,提高董事會成員的質量,以此來為國有企業的發展,奠定一個良好的決策基礎和人才管理基礎。
例如:我們可以借鑒我國人民代表大會上的投票制度。企業可以在實現了自身股權分散的基礎之上,開展股東大會。在股東大會上,秉持著一股一票的原則,來進行民主評選,匿名投票,然后由一位代表加上一位監管人員共同進行唱票,最終由股東大會成員根據票數決定董事會成員。這樣,既可以保障股東們的權益,也可以讓董事會的遴選得到落實,一舉多得。
(三)優化機構,強化監事會監督力度
在現代公司管理機制中,監事會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監事會主要負責監督董事會制定的各項決策以及經理人的經營狀況,對于一個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國有企業應該優化自身的機構設置,強化監事會的監督力度,以此來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3]。
例如:國有企業可以根據實際情況,來擴大監事會成員的范圍。監事會成員可以來自股東、債權人、企業職工和社會代表等一系列人員,以此來代表股東大會更好地履行自身的監督職能,進而促進企業的良性發展。監事會應定期換屆,監事會成員的遴選應盡量與股東大會的召開同步,以便其能夠更好地代替股東大會履行自身的監察職能。然而,監事會和董事會以及經理人等方面必須存在區分,以避免出現利益沖突等問題。
(四)完善制度,保障公司成員的知情權
針對許多內部成員不以公司利益為重的情況,我們可以建立一個“陽光辦公”制度,定期將公司內部的一些賬目進行公示,以此來保障公司成員的知情權,同時也可以讓公司內部的每一位員工起到監督作用。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企業決策的科學化,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例如:董事會內部可以定期遴選一些材料,面向企業內部全體員工來進行公示,以此來提高員工們的積極 (上接第頁)性。監事會可以針對部分員工的違規情況,來進行違規公示,并處以相應的罰金,以此來對內部員工起到一個震懾作用,進而促進企業內部的長遠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目前還存在著許多缺陷,但是我們應該正視這些問題,并積極尋找恰當的解決辦法。我們可以通過分散股權來保障中小股東的利益,在分散股權的基礎上進行董事會成員的遴選,以此來保障董事會成員的質量。與此同時,我們還可以加強監事會的作用,以此來保障公司內部成員各司其職;創設陽光辦公制度,保障公司內部成員知情權,以此來促進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永豐.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存在的缺陷及改進策略探討[J].才智,2018,(20):223.
[2]蔡嶸.對完善多重目標下國有企業績效管理體系的思考——以浦東新區國有企業為例的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7.
[3]王文娟.關于完善國有企業法人治理結構的路徑思考[J].商場現代化,2019,(7):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