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作為中小學數學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核心,是未來數學教育的發展趨勢,值得我們去深入研究。本文通過研究當前江西省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現狀,對有效整合進行思考,并提出有效整合的建議,以期為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有效整合提供新思路。
關鍵詞:信息技術;數學課程;有效整合
一、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多媒體和網絡通訊等的信息技術,無時無刻不在改變現代教育。因此,改變傳統教育觀念,嘗試新的教育方式和方法,迎接新的契機與挑戰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指出: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要強化信息技術應用,提高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水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鼓勵學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動學習、自主學習,增強運用信息技術分析解決問題能力。
我國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中也提到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深度融合問題。規劃指出,要通過深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教育管理的融合,強化教育信息化對教學改革,尤其是課程改革的服務與支撐;更要關注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困擾教學、管理的核心問題和難點問題,將信息技術融入教學,推動教育服務供給方式、教學和管理模式的變革,形成中國特色的教育信息化發展路徑。
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課程教學應與信息技術融為一體,促進有效整合。如何實現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筆者就調查得知的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簡稱“整合”)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理性思考。
二、 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現狀
因考慮到研究的可行性問題,本研究聚焦于江西省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調查并分析其現狀,以便更好地對其有效整合進行深入思考。
對“整合”現狀調查,采取問卷調查法。考慮到問卷的效度和信度關系,筆者選用的是宋艷萍在《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新課程實施整合研究》中的調查問卷。
筆者在2017.10~2018.1月份,因實習之便,參加了江西省中小學教師科研課題研究培訓會以及江西省首屆中小學STEM教育專題研討會,加入了他們的討論群,群里面都是來自江西省各個地區各個學校的不同任課教師,更為便利之處是各個教師的群昵稱都比較詳細,能夠很清楚的了解到是哪個學科的教師。
進行調查的時候筆者就給群里的數學教師一一發送問卷,邀請他們填寫,同時也在曾經的小學、中學、高中向數學教師發送問卷填寫邀請,最終在2月中旬完成了問卷調查。本次調查活動都是采用網絡調查的形式,利用問卷星發放網絡問卷(https://www.wjx.cn/jq/20731804.aspx),總共發放60份問卷,最終回收54份,回收率為90%,去除4份無效問卷之后,最終的有效問卷為50份,有效率為92.6%。
2018年2月用問卷星的在線SPSS功能以及EXCEL(WPS2016版)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了整理分析。通過調查分析,江西省中小學教師進行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現狀體現如下:
(一) 大部分教師對于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整合還是比較了解,也做過相關研究,但真正在實施時也存在著些許問題,需要今后教學過程中進行改進。
(二)
為了更好地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教師們和學校以及教育都是非常努力的,教師們會通過各種方式獲得信息技術能力,學校及教育部門也會開展相應的培訓活動,但從調查數據中分析得知,學校及教育部門開展的類似活動較少,今后需要加大活動開展力度,幫助教師提高信息技術能力,更有效地進行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
(三)
隨著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教師們對“整合”逐漸深入,在“整合”方法、模式等較傳統教學有了較大變化。但大部分教師進行“整合”還是停留在公開課、觀摩課上,而且有些時候還是為了應學校和教委的要求,“整合”的課堂效果其實不太好。
(四) 大部分教師們對于“整合”所要求的信息技術能力比較清楚,覺得自己在“整合”能力方面還有待提高,需要繼續學習。
(五)
對于未能很好的進行“整合”,教師們有著不同的意見。是教師自身信息技術素養不夠或缺乏,又或是學校硬件條件不足,需要綜合考慮。
三、
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有效整合
(一) 有效整合的理論依據
整合不是簡單的混合,在利用信息技術進行數學教學,教師要深刻明白信息技術的優勢和缺點,清楚數學教學過程中哪部分適合用信息技術來表達。因此,在整合的過程中,教師需要運用學習理論來指導課程整合,學習理論為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的有效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如可以利用行為理論指導教學,主要有以下三點:
1. 游戲。計算機游戲營造的學習氛圍輕松而愉快,容易引起同學們的興趣,可以起到寓教于樂的作用。
2.
在教學過程中,多使用強化理論。可以利用信息技術設置一些數學知識的闖關游戲,讓同學們一起闖關,特別是不喜歡數學的同學,提高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3.
對于簡單的操作技能和記憶性的知識,可以利用“程序教學法”。程序教學法,強調教學目標,注重教學過程,巧用教學方法,在教學內容上安排上由淺入深、由簡到繁,在這一類的知識應用上有非常好的效果。
當今的課堂,信息化程度較高,能滿足建構主義所要求創設的環境需求,那我們又應該如何在建構主義理論的指導下進行“整合”呢?
1.
在“整合”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利用現代網絡和多媒體技術等多種新型學習環境,引導學生以自身知識經驗或原有認知結構為基礎,啟發學生當前知識與原有知識的聯系,幫助學生積極主動地構建新知識。
2. 在“整合”過程中,注意互動。可以設計一些趣味性活動,引導學生參與,讓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分享心得體會。
3.
在“整合”過程中,應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是知識的呈現者,但不能一味地傳授,要善于傾聽學生的想法,引導學生學習,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二)
有效整合應注意的問題
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作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核心,為我們的數學教學帶來了新思考。有效實施“整合”,結合相關學習理論的指導,我們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 學校應加強軟硬件資源建設
(1)軟硬件設備的健全是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有效整合的前提。就調查情況而言,江西省范圍內市區和縣城的硬件設施配備相對較好,基本上每個教學班級都有配套的投影儀、電子白板機或教學一體機,在以后的建設中繼續完善就可以,最需要加強硬件建設的是農村地區學校。
調查顯示農村學校信息技術設備較差,大部分學校還是保持傳統教學,未能利用上信息技術。因此,后續我們需加大基礎教育設施的投入,特別是農村地區,為學校實施“整合”提供教學保障。
(2)除了硬件設施要加強之外,同時也要注重軟件資源建設,也就是教學資源的強化。學校應盡力為教師提供上網的機會,便于教師搜集各種教學信息和資源,同時也鼓勵教師開發相關資源用于教學。學校可以逐步建立教學網站,在網站上提供教師與學生需要的各種學習資源,方便認知與交流。
教育在不斷改革,相應的教材也在不斷變化,因此教學網站的資源也需要隨之更新。學校可以鼓勵教師自行開發學習資源,深入鉆研教材和分析學生特點,歸納出本年級本學科支持學生進行有意義學習的學習資源;同時教師也可以自行開發除Office、幾何畫板、Flash之外的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軟件,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支持學生學習。
2. 教育部門需出具相關管理辦法
(1)推進“整合”,教育部門需運用教育理論制定指導性文件。教育部門在教學目標制定上,要靈活應用教育理論,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分階段進行;要開發有利于激發學生認知潛能,進行意義建構的教學內容;同時要創設一個特色數字化教學環境,推廣幾何畫板、Z+Z智能教育平臺等軟件在數學課堂中的應用。
(2)建立評價體系。在課程管理、資源建設、環境創設、目標設置上創建評價體系,有利于學校推進“整合”,促進基礎教育改革。
(3)教育部門要定期合理開展“整合”培訓活動,鼓勵教師參與,提高教師的“整合”能力。
3.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信息素養
(1)
首先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打造新型授課模式。改變“以成績論英雄”,以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為目標;改變傳統以教為主的課堂,倡導學教并重;改變傳統講授性的教學模式,強調以信息技術進行探究合作式學習。
(2)
其次要加強教師信息技術能力培訓。不管是理論上的培訓,還是操作技能的培訓,抑或是操作應用的培訓。有了一定的基礎,教師才能將信息技術應用到教學當中,逐漸加強信息技術教學應用能力,從而熟練的應用信息技術進行“整合”。
(3) 然后教師也要自覺學習教育理論和信息技術理論知識,理論指導實踐,掌握好理論才能在“整合”實踐中走得長久。
(4)
注重“整合”方式方法,不能完全依賴信息技術。“整合”只是一種新的教學方式,在實踐的過程中還是要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重視學生的理解。
4.
學生要不斷學習信息技術知識,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學生是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是否有效的最終體現,因此,在“整合”過程中,要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第一,要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操作能力。中小學可以開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含信息技術),傳授給學生基礎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使學生能夠應用信息技術解決數學實際問題。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信息技術課的目的絕不是單純的用來娛樂,而是為了更好地學習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其他的學科當中。
學生要轉變學習角色,適應信息技術環境下倡導的具有構建性、協作性和探究性的新型教學模式。學生要逐漸成為學習的主人,積極主動使用信息技術學習數學知識。
四、 結束語
隨著基礎教育改革的深入,實施以培養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已成為數學教改的一個重要課題。未來,在信息時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必將成為數學教改的主流,因此教師應順應時代發展,積極主動地“整合”。而如何使現代信息技術與數學課程更加科學、有效的結合,我們還需不斷努力、探索。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58-60.
[2]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劃.
[3]宋艷萍.信息技術與中小學數學新課程實施整合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
王一文,江西省南昌市,江西科技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