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促進學生知識的增長,還能提高學生的人格修養、道德素質等。那么農村小學如何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培養閱讀興趣。二.優化兒童閱讀環境。三、重視技能訓練,培養閱讀方法。
關鍵詞:課外閱讀;閱讀興趣;閱讀環境;閱讀方法
課外閱讀在語文教學中有著重要的作用,不僅能促進學生知識的增長,還能提高學生的人格修養、道德素質等。《語文課程標準》中也對小學生課外閱讀提出了具體要求:第一學段(1~2年級):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5萬字。第二學段(3~4年級):養成讀書看報的習慣,收藏并與同學交流圖書資料。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萬字。第三學段(5~6年級):利用圖書館、網絡等信息渠道嘗試進行探究性閱讀,擴展自己的閱讀面。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100萬字。可見從小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已經刻不容緩。那農村小學如何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呢?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密不可分,因此,學校與家庭應密切配合,以此來培養孩子課外閱讀的習慣。習慣如何養成呢?
一、 培養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感興趣了,才會真正地投入進去,才會真正地進行閱讀。不同年齡的孩子,由于其思維發育、認知發育、情感發育都存在很大的差異,而且男孩子和女孩子對書籍類型的喜好也有區別。因此,各個年齡段的孩子在培養閱讀興趣方面采取的方式方法也就存在很大差異。通常,在培養低年級學生閱讀習慣時,在學生還未認全拼音,不能獨立拼讀,可以給孩子選擇一些繪本,從圖畫中去感知內容。當會借助拼音拼讀的時候,可以選擇一些拼音讀物,尤其是男女生都喜歡的《格林童話》《安徒生童話》《一千零一夜》,或者針對性的男生喜歡的《超級飛俠》《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尋寶歷險記》、女生喜歡的《公主童話》等等,從而使孩子愛上閱讀。適當進行親子閱讀,互相提問以提高孩子閱讀的興趣。等孩子的識字量較多,進入中高年級階段,我們就將課內和課外有機結合,多多舉行“讀書交流會”,讓個別學生向全班同學推薦好書,還可以讓家長幫忙制作ppt,圖文并茂,從而讓個別學生帶動全班同學閱讀。甚至可全班共讀一本書,舉行正反兩方辯論賽,以此找到孩子閱讀的契機,讓孩子有機會看到聽到書中不一樣的見解,開闊孩子的眼界,培養閱讀思考的習慣。還可以全校舉行閱讀考級活動,由學校規定必考書目,并由多種形式呈現讀書結果。如錄制親子閱讀小視頻,辦閱讀手抄報,經典誦讀,傳閱摘抄筆記等,以此豐富孩子們的閱讀視野,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及興趣。
同時,我還會讓孩子們邊讀書邊思考,除了寫摘抄筆記外,讓孩子們將每一本書都做一張思維導圖,并且寫一寫讀后感,寫出自己的收獲及困惑,每周都張貼在班級展示欄,孩子們不僅愛上閱讀,而且寫作水平也有所提高。真是令人欣喜。
二、 優化兒童閱讀環境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見環境影響對人的重要性。因此,要想讓孩子們愛上閱讀,真正地把“課外閱讀”落到實處,就必須優化兒童閱讀環境。
首先,選好書,凈化孩子心靈環境。歌德曾經說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談話.”讀好書,就像結交了良師益友,使我們獲益匪淺;讀好書,就像沐浴在溫暖的春風里,使我們心曠神怡;讀好書,就像找到了快樂的源泉,使我們領悟到快樂的真諦!優化兒童閱讀環境,必須選好書,凈化孩子心靈環境。但隨著新媒體時代的來臨,寫作、出書逐漸地降低了要求,各種低俗、宣傳色情、暴力的圖書應運而生;地攤書、盜版書層出不窮,在這種環境下,很多沒有經過任何批準的書籍悄然充斥著書的市場。這些不良書籍,刺激孩子的神經,扭曲孩子的心靈,對孩子的精神造成污染,會讓孩子們潛意識里逐步形成厭食、抵觸社會的人生觀,進而影響身心健康,嚴重者危害社會。所以,我們必須選擇一些健康的、正能量的、適合孩子年齡段的書籍讓孩子進行閱讀,凈化孩子心靈環境,提升他們的思想境界,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其次,要優化家庭閱讀環境。一個孩子的成長離不開家長的影響,家庭環境的影響對孩子至關重要。試想一下,如果我們家長一邊打牌、看電視或玩手機,一邊讓孩子在旁邊讀書,孩子能真正地靜下心來閱讀嗎?肯定不能!家長的心是浮躁的,孩子的心也是浮躁的。為了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每一位家長都應該給孩子提供良好的閱讀環境,都應該靜下心來陪孩子閱讀,都應該多帶孩子去圖書館看書,帶領孩子開展親子閱讀,帶領孩子走進知識的殿堂。
再次,優化班級閱讀環境。為了讓學生有書可讀,學校領導在每個樓層都設立了開放的“讀書吧”,這些“圖書吧”里面的書籍,內容精美,種類繁多,可以供學生隨時去查詢和讀書;其次,每個教室都配有圖書柜,每個圖書柜里裝有200多本圖書,隨時可以滿足學生的讀書欲望;除此,我們還號召每個同學積極向學校捐書,要求學生交換閱讀;另外學校還增添并開放了電子閱讀屏、電腦等多媒體設備,這樣就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圖書來源,保證了人人有書可讀,從而優化班級閱讀環境,營造出濃郁的讀書氣氛。只有這樣,學生才會無拘無束享受閱讀樂趣,點燃心靈的火花。
三、 選擇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技巧
“得語文者得高考”,不管這句話真假如何,但從中我們可以看到語文的重要性。而學好語文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讀書。因此,每個學生每天都要花很長時間去閱讀。為了提高閱讀效率,就必須選擇科學的閱讀方法。名家名篇必須要精讀、熟讀、必要時反復讀,寫讀書筆記。選讀書目則可以粗讀,簡要了解內容就行了。
古人云:“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哲人也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從現在開始,運用恰當的方式方法,培養小學生閱讀書籍的習慣,讓每個孩子從小喜歡閱讀,愛上閱讀,把課外閱讀真正地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朱娣.激發閱讀興趣,指導課外閱讀[J].江蘇教育通訊,2008(3).
[3]馬國君.如何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J].好家長,2018(41).
作者簡介:
李守江,甘肅省白銀市,甘肅省靖遠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