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門碗窯遺址
800年前。南宋偏安。
奢靡之風在朝野兩界復活。
民窯盛行。
貴門,鼎盛期傳說有十八口碗窯齊冒煙火。
吐出數不勝數的大小黑秞陶碗。
散布于坊間。
多少只碗。不為朝庭看重的黑陶碗
卻是草民百姓的日需。
喝水。盛飯。沽酒。裝菜肴。
但時局終究不穩。飽一頓賺一頓。
茍活的年代。只能在山間聞流水聲。
看幾片蝴蝶圍繞野花逐香獵臭。
那時風吹四野。天向西傾。
時光如水漫過閑散生活。
歷史揚起的塵灰覆蓋了貴門十八口碗窯。
多年后,又一代的我們
從山下嘻哈走來,發現
有沾泥帶土缺口少角的陶片破碗裸露于山野。
時光靜謐。歷史線條隱忍。
流年不小心泄露了泥土包藏的秘密
所有曾經認為會永遠持續下去的古老事物
無論善惡,最終都淪為遺址。
仿佛某種象征。出土的貴門碗窯陶器
成為搶手貨重新流傳于世間。
借 火
那時物資奇缺
那時人的欲望小于供給
那時人與人還保持著樸素的關系
煙鬼們常常互相借火
不管認不認得彼此都可以開口
不像借錢那么難以啟齒
也不像借米那樣令人羞愧
借火可以光明正大
即使他居心叵測
借火可以理直氣壯
即使他做賊心虛
借火者總是向另一個若有所思的吸煙者說:
“勞駕,借個火”
甚至沒有一個稱謂
對方就很大方地遞過煙火
仿佛一對同胞兄弟
讓一顆煙頭去和另一顆煙頭交頭接耳
直到黑暗中火光一閃
一段歲月悄然落幕
借火的人如同野兔掩入草叢
另外的暗影山重水復
兩顆煙頭相撞
碰出的炫麗火花
正借助于某個瞬間
抵達短暫的永恒或者
漫長的虛無
雨 水
就著虛掩的門縫漏出的燈光
雨水在夜中幽然閃亮
連綿不斷的雨
讓今年有別于往年
絲綢有別于布帛
特例有別于慣例
多年以后
我們仍會記住
這個多雨而漫長的冬季
雨水洗亮了庭院里的縷空鐵藝桌椅
到處都有流水聲淌過
歲月中的青苔
那么蒼茫、艱難的一年
終于過去
陽光照來,不幾日
我們就忘記了
雨水本身的憂傷
一些閃亮的瞬間事后回想
大都虛幻
唯有記憶像個傷疤
永遠保持著雨水的濕潤和疔癢
宋代銅錢
我在展柜里見到那堆成山的孔方兄
那些發綠的宋代銅錢
那些被歷史的大手一遍遍撫摸過的欲望碎片
它們從歲月的泥土里被發掘出來
渾身沾染著腐朽的銅臭氣息
無論是當年明月還是今朝世風
對一枚宋代銅錢的追逐從未消停
因一枚宋代銅錢引起的殺伐從未停頓
由此產生的歷史空白多么天昏地暗
一些時間一些事物均被風卷走
宋代銅錢最終墜入朝堂更迭時光無用的陷阱
如今我在江西德興見證了它的寂寞和安靜
在一個快要打烊的博物館內
我用我內心的詩篇思索著這些宋代銅錢的命運
跟它一樣,雖然我們彼此都有一顆
不甘沉淪的私心,可又能奈何無情的歲月幾毫幾厘 幾分
詩人簡介:達達,本名詹黎平。浙江省作家協會會員,淳安縣作家協會副主席兼秘書長,魯迅文學院首屆浙江作家班學員。出版有詩集《生活史》《混世記》《箱子里點燈》等六部。近年詩作見于《星星》《山花》《時代文學》《詩探索》《江南詩》等刊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