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娟 鄧 攀
(1.四川省建筑機械化工程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57)
(2.中國華西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 201615)
在建筑節能要求不斷提高的今天,墻體材料技術也在不斷革新,改性石膏輕質隔墻板(SZ板)成為了建筑非承重部位隔墻的主要材料之一。與傳統砌筑材料相比,改性輕質石膏輕質隔墻板(SZ板)具有增大建筑內部使用空間面積、抗震性能好、強度高、施工效率高等特點。與同類型的輕質隔墻相比,具有體積穩定、容重輕、保溫性能好、單點吊力強、施工效率高等特點。本文重點對改性石膏復合(輕質)隔墻板(SZ板)施工工藝、裂縫防治進行淺要論述。
改性石膏輕質隔墻板施工遵循“基層清理→定位放線→定、裁板→定位板安裝→條板安裝→勾縫→質量驗收”這一施工流程。施工前應先熟悉圖紙,對墻板進行預排板以減少拼縫。清理條板安裝部位基層的雜物,并在底板、墻柱面、梁板底面彈出隔墻板位置線、門窗洞口線、安裝位置中心線、邊線等。定位板安裝前,在結構墻柱上安裝U型鋼卡,用砼專用射釘或膨脹螺栓固定,U型鋼卡沿墻柱高度間距不大于 1米。條板安裝時,有洞口的從洞口向兩側安裝;無洞口的由結構墻、柱一端向另一端按順序安裝。安裝過程中,條板與結構梁、頂板連接處的鋼卡應固定在板縫之間,條板頂部、側面滿涂專用粘結劑,上下對準定位線,將板上端卡槽與先固定在頂板、側墻的固定件相互卡扣,以保證板面的垂直度、平整度。條板底采用木楔固定,接縫處用專用粘結石膏,木楔在粘結石膏強度達到要求后方可取出并用粘結石膏回填密實。對于存在導墻、后期不做地坪的部位,需設置地卡將條板與結構穩定連接。超長、超高部位則需按要求設置構造柱、過梁等加強結構。
1.2.1 構造柱
根據《建筑輕質條板隔墻技術規程》JGJ/T157-2014有關規定,100mm厚條板隔墻接板安裝高度≤3.6m,150厚條板隔墻接板安裝高度≤4.8m。在該限高內,如墻長超過6m,則需設置構造柱,構造柱采用80×40×2或者100×50×2的鍍鋅矩管。當墻高小于6m,但安裝高度超過限高時,則需設置80×80×2或者100×100×2的鍍鋅方管。當墻高大于6m時,則橫向設置100×100×2的鍍鋅方管鋼梁。
1.2.1 過梁設置
一般情況下,洞口處采用門窗框板,過梁板搭接長度應≥100mm,過梁板與結構接縫位置加設抗震U型鋼卡,門框板下端設置鋼卡,接縫處必須用專用粘接劑嵌填密實,寬度宜為10~20mm。當門過梁高度<200mm時,應在空心條板內預埋1A10通長鋼筋,鋼筋與條板間用專用粘結石膏填實后再澆筑門過梁。防火門洞口應增設鋼結構或混凝土結構。
輕質隔墻板施工細部節點主要包括條板與結構墻柱、梁板之間的連接,條板間的連接,限高內條板安裝節點,超高條板安裝節點等。有關圖示如下:
(1)條板與結構墻柱、梁板之間縫隙用專用粘接劑填塞密實,并用抗震U型鋼卡進行加固,豎向間距1500mm,水平方向間距600mm。
(2)條板間的連接
條板之間的連接方式有一字連接、直角連接、T形連接、十字連接、補板連接等方式。一字連接時為榫頭、榫槽對接,直角、T形、十字連接時為榫頭起頭,接縫處滿填專用粘結劑,板縫擠壓密實,擠出的粘接劑刮平勾實,安裝完成后鋪設抗裂玻纖網格布。對于需補板的部分,補板寬度應≥200mm,補板側應剔出陰槽以便掛網。
(3)限高內條板安裝
當層高超過條板高度時,應采用接板的方式進行施工。接板時,相鄰條板接縫位置應相互錯開,且錯縫位置間距不小于300mm。
(4)超限條板安裝
當墻高、墻長超過限值時,應采取加固措施。超高加設矩管梁,超長加設矩管柱,矩管與結構采用專用角碼與矩管焊接,膨脹螺栓與結構固定。
輕質隔墻板常見的裂縫部位主要包括條板與條板之間的接縫位置、條板與結構梁板的接縫位置、洞口周邊接縫位置。而造成開裂的原因則主要包括材料收縮特性、粘結劑性能、節點處理不恰當、接縫設計不合理等。
(1)水泥制品類隔墻板材吸水率、干燥收縮值較大,易導致粘結砂漿失水,從而致使板面產生裂縫。
(2)條板與條板之間、條板與結構梁板間粘結劑強度不夠,無法約束裂縫產生。
(3)洞口上部墻體與下部墻體斷開,上部墻體的限制性收縮與下部墻體的自由收縮之間的收縮應力差導致裂縫產生。
(4)板間榫頭、榫槽深度不夠,無法有效連接。接縫處理不恰當,導致板與板之間、板與結構之間在受到外力作用時,產生位移造成開裂。
(5)接縫處未設置抗裂玻纖網格布,粘接劑配合比不滿足要求,鋼卡固定采用單面固定。
(6)墻體根部填充物不密實,木楔抽出時間過早造成墻板下沉,引起開裂。2.2防治措施
(1)采用石膏代替水泥,利用石膏遇水硬化,體積微膨脹的特性(石膏收縮值約為水泥的1/8),使石膏制品干燥后不開裂。
(2)輕質隔墻板石膏采用與其同質的、強度高、粘結性能良好的袋裝專用石膏粘接劑進行施工,保證連接點的有效粘結。
(3)將墻板兩側面榫頭、榫槽深度適當增大(以1cm為宜),形狀設置為梯形,以增大條板間接觸面。墻板兩側設置接縫槽,使粘結料與墻板面結合達一定厚度,并保證板面平整。
(4)條板隔墻與結構墻柱、梁板間采用外置式抗震U型鋼卡連接,鋼卡采用混凝土專用射釘或膨脹螺栓固定,豎向間距≤1米。既方便過程質量檢查,又能確保抗震安裝質量。
(5)條板安裝完畢后,在條板間板縫、條板與結構接縫處、陰陽角、條板與增設結構處粘貼玻纖網格布,每邊寬度不小于200mm,采用專用粘結劑進行粘結,增加抗裂強度。條板與鋼結構柱連接時,應設置抗震鋼卡,鋼卡與條板之間采用雙面固定的方式。
(6)對于洞口與墻體連接處,可在距洞口兩塊板的位置預留一條收縮縫,在條板安裝完成一周后用專用粘結劑嵌填密實。墻體根部木楔在墻板安裝完畢 3天后方可拔出,拔出后用專用粘結石膏嵌填密實。
改性石膏復合(輕質)隔墻板與傳統墻體材料相比具有節能環保、抗震性能好、施工效率高等特點。對于常見的裂縫防治,則可以通過優化原材、采用專用粘接劑、優化條板構造、拼縫粘貼抗裂玻纖網格布等方式解決。改性石膏復合(輕質)隔墻板屬于新型墻體材料,通過不斷優化產品、施工工藝,值得運用于更多的實體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