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睿智
摘要:兒童時代是一個孩子大腦暴露于周圍世界的許多重要組成部分的時代。
孩子們學會模仿他們周圍較為重要成人的行為,探索發現有關他們自己的新知識,慢慢的建立了以后的性格,本文針對藝術領域綜合材料繪畫隊兒童的影響進行研究,表明在這種藝術創作過程中,兒童體能智能得到了多元發展,并增強了自身創造力,促進了兒童身心發展。
關鍵詞:綜合材料繪畫;兒童美術教育;心理學
中圖分類號:J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155-01
一、綜合材料繪畫教育的現狀
隨著現代中國的不斷發發展,人們對美術學科越來越重視。當今社會多元文化交匯發展。許多新興材料經過藝術家的借鑒、吸收,拓展了一個新的藝術領域——綜合材料表現。在我國現代藝術發展中,直至20世紀90年代開始,中央美術學院引進國外先進的藝術理念,開設了專門的綜合材料藝術工作室。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廣深化,人們逐漸開始關注美術教育,無論從教學理念到課程設置都經歷了不斷的探索與改革,我國的國情變化和時代發展為我國兒童美術教育翻開了了嶄新的篇章。
二、綜合材料繪畫兒童教育與傳統兒童美術教育
如液體水彩等流體材料特別適合早期的兒童頭腦發展,因為它們易于使用同時也是快速變化著的.綜合材料創作需要孩子們積極參與,如果一個孩子將學習所用的材料看成是被動的,那么就無法進行藝術創作,因為只有當孩子主動參與時,藝術創作進程才會被向前推動。這就是眾多藝術教育家在談及兒童藝術教育時所說的“開放式藝術”,這是一個讓兒童們理解構建自己的學習過程。兒童自我指導的藝術活動越多,學習程度和大腦發育就越多。
綜合材料繪畫在創作作品中更突出多種材料的相互作用和輔助。比如生活中常見的麻繩,報紙,各種金屬制品。少年兒童使用不同的繪畫技術和裝飾技術結合的方式雖然很簡單,但是這些材料出現在孩子的世界,便會成為機遇無邊的想象。繪畫是由基本的語言造型,色彩,材料組成的。在傳統繪畫教育中主要是體現造型和色彩語言。兒童繪畫的發展歷史證明,藝術也是精神演變和擴展技術進步,而簡單的傳統繪畫材料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孩子兒童畫的表現和表達。綜合材料影響推動兒童畫不斷發展前進,它的出現,既滿足了少年兒童對于表達表現美的需求,也是時代的進步。綜合材料的突破性,多樣性,融合性使得兒童繪畫發展進入新時代。
三、綜合材料繪畫對兒童教育的作用分析
1.創造力與創造性思維。綜合材料繪畫作為一種藝術活動不僅可以激發創造力,還可以通過提供許多新疑問來開拓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推動當今社會迅猛發展的重要品質,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言,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需要一定的環境,美術課堂正好為學生提供了這樣的一個環境。學生通過認知綜合材料,收集整理材料,突破了單一的紙張選擇,對創作感知和精神內容進行更大膽的表達。在創作中掌握了技術性方法,既開闊了創作思路,提高了創作興趣,還可以創作出獨有風格的作品。要想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需要給學生動手的機會。綜合材料創作將繪畫與手工制作相結合,讓孩子運用堆砌、組裝、拼貼,在自己的畫面中表達自己的情感,老師去引導和鼓勵。
2.多元智能的開發。綜合材料繪畫不僅鍛煉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更加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關于人的智能,涉及到非常廣泛的領域。多元智能理論認為,即便具體到個體,這些智能所占的比重是有所差異的,然而這些智能組成彼此間存在的關聯是不可否認的。而關聯不僅在這一個方面,在其他方面也普遍存在。整個對綜合材料繪畫進行應用的藝術創造過程,經由對兒童體能智能多方面的啟發和應用,令其感官得到鍛煉和發展,以此形成關于事物的全面感知。對于少兒繪畫方面的教學帶來了很大影響,令學生受到更大的啟發,從而獲得更進一步的智能發展,而其中也鍛煉了兒童的各種感官功能,令其感官更加敏銳。
3.視覺學習。特別是對幼兒來說,藝術課上的繪畫,綜合材料繪畫相比普通繪畫更有助于培養視覺空間技能。伊利諾伊大學藝術與設計的教育主管克里·弗里德曼博士說:“孩子們需要更多的去觀察這個世界,不僅僅是通過文字和數字可以學到的東西。藝術應該教育教學生如何解釋,批評和使用視覺信息,以及如何在此基礎上做出選擇。
四、啟發與思考
雖然我國的兒童美術教育相比之前有所發展,但是在一些相對偏遠、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對兒童美術教育的研究幾近空白。尤其是指導進行學生綜合材料創作,教師必須有過硬的教育專業技能,且對綜合材料繪畫的方法要有足夠的研究,如果教師自身的素質跟不上教授兒童應有的教學水平,教學效果便會降低很多。這對大多數從事基礎教育的教師將會是一個嚴峻的考驗。因此,少兒美術教育的改革任務任重道遠,我們應當重視少兒美術教育的多樣性與創新性,打破傳統美術教育的規格,實現兒童美術教育的多元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