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翔 徐華春
摘要:設計素描作為藝術設計專業造型的基礎課程,著力培養學生藝術的觀察方法、創新的思維模式、科學的創作方法,從而綜合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而藝術素養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其在藝術領域探索的深度和廣度,兩者互為促進。本文就設計素描與藝術素養的關系、設計素描在藝術素養培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及解決辦法等作出了探討。
關鍵詞:設計素描;藝術素養;藝術設計
中圖分類號:G712;J2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224-01
一、前言
設計素描作為藝術設計專業的基礎課程,有別于傳統基礎素描,追求畫面的構成表現、結構透視的理性表達、打破常規的創意想象等,畫面的設計感和視覺沖擊力更強,形成獨具特色的審美特性。在設計素描的課程教學中需要培養學生藝術的觀察方法、創新的思維模式、科學的創作方法,從而起到有效提高作品品質以及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目的。
二、設計素描與藝術素養的關系
設計素描是提升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藝術素養的基礎課程,集中體現在藝術審美和技法表現上。一方面,設計素描遵循傳統素描的一般審美規律和造型原則,在整體的觀察方法、畫面的審美原則、及光影的表現技法等諸多方面體現出很多共性特征,是形成一般藝術審美的基礎;另一方面,設計素描在傳統素描基礎上形成自身獨特的審美特性,豐富了藝術素養的表現領域。設計素描強調設計意識、圖形意識和創新性表現意識,在圖形的表達上更具時代感和視覺沖擊力,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人們對傳統素描的藝術審美認知,開闊了人們的藝術審美視野。
同時,藝術素養的提升有助于設計素描作品品質的飛躍。藝術素養實際上是一種以藝術知識學養為基礎的綜合能力的反映,包括對藝術的理解能力、鑒賞能力、審美能力、創作能力等諸多方面,而這些依賴于藝術實踐作為基礎。設計素描教學力求經過定期學習,積累、感悟、思考、創作,運用等過程,逐漸積少成多、循序漸進地提升藝術素養。
三、設計素描在藝術素養培養上亟需解決的問題
(一)缺少現代藝術觀念
設計素描的產生與發展有著特定的歷史脈絡可尋,無論是達芬奇的飛行器素描稿,還是包豪斯設計藝術學院的教學主張都顯示出設計素描與傳統素描、設計素描與現代設計之間千絲萬縷的關系。因此,只有將設計素描與傳統素描的發展,包括設計史的發展作縱的梳理、橫的鋪展才能全面地理解設計素描的深層意義。現代藝術之父塞尚的靜物畫、畢加索的牛的變形,蒙德里安的蘋果樹……眾多畫家的作品給我們抽離出現代藝術的發展軌跡,使我們逐漸認識到現代藝術的發展歷程及現代藝術的美。這種現代藝術的觀念有助于我們處理好傳統審美觀念和現代審美觀念在設計素描教學中的關系,更好地認識設計素描的本質及諸多表現因素。
當前高校藝術設計專業學生恰恰缺乏現代藝術觀念或認識不足,往往將設計素描與傳統素描割裂開來。導致學生不能從根本上認識到設計素描的課程特點,進而從宏觀、整體和系統的角度去認識設計素描,完成創意思維的轉化。
(二)缺乏理性美的審美態度與判斷
所謂審美態度是指對美術作品和現實中的審美對象進行感知、鑒別、評價、判斷與表達。在傳統認知里,素描的藝術美更多地集合了光影的美感、造型的藝術感,作品很大程度上強調一種感性美。出于這種對美的慣性認知,在對設計素描學習時學生們會出現一定的審美欠缺。
設計素描較傳統素描之最大的不同,在于傳統素描側重客觀再現而設計素描關注理性表現,體現出科學與美學、技術與藝術的完美統一,傳達出理性美的內涵。這種理性美的特征需要比例尺度、透視規律、三維空間觀念以及形體的內部結構剖析等方面加以體現,同時融合了人體工程學、透視學等學科基礎。設計素描與設計學科相碰撞時,學科的實用性決定了設計素描在追求藝術性的同時,理性地進行結構建構、考慮功能性、實用性等諸多要素。
設計素描已經成為一種現代設計的繪畫表現形式,是認識形態、創新形態的重要途徑。在設計素描的學習中,我們需要建立一種理性美的審美態度與判斷,認識到完整的結構圖、透視圖、空間效果圖本身就具有獨立的審美特性。
(三)欠缺創新思維能力
創新實踐是美術學科素養核心之一,是指在創新意識的主導下的思維和行為。沿襲傳統素描的學習慣例,學生慣于客觀再現物象,對物象缺乏主觀表現的沖動。這導致目前學生在設計素描的學習中被動接受知識,缺乏創新表現的動力和能力。
設計素描課程的教學本質在于“為設計而進行的素描”,設計強調靈光乍現,思路與創意是其生命,這在一定意義上決定了設計素描中創意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整門課程的核心。設計素描教學中創意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注重過程教學,過程中的點、線條、黑白灰等任何一個細節都可能觸動我們思維的發條,引發某種意象的形成,繼而形成某種創造理念。同時,設計素描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應強化素描自身語言的研究和造型的感受力,通過對形象的感悟、認識,對自然形態的重組、變形,從中創造出新的藝術形象,經過不斷的審美培養和方法訓練,逐漸形成自己獨特的造型語言。學生通過設計素描的學習,完成更新觀念,提高形象思維能力和加強造型思維能力的訓練,教師要充分發掘學生們的個性潛能,使其在學習過程中完成知識結構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實現創新型的設計類人才的培養目標。
四、設計素描基于藝術素養培養上的課程教學改革
(一)改變觀察方法
觀察方法的改變意味著思維方式的改變,進而促進表現方法的改變。傳統基礎素描要求畫者整體地、比較地、有聯系地觀察對象。這種整體觀察的原則是基礎素描與設計素描都必須遵循的,除了整體的觀察之外,設計素描還得更加注重立體的觀察方法,這是一種多視點、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方法。寫生對象的位置不需固定,可以經常移動,是全方位的立體觀察,有利于更正確地理解和分析其內部構造特點及局部特征,從而形成新的視覺形象。
(二)豐富專題表現
目前國內大部分藝術高校在設計素描教學中采用專題教學法,通過不同形式的專題訓練達到針對性解決實際問題、豐富創作表現手段的目的。設計素描培養學生創意表現的訴求決定了設計素描需要豐富的課題內容,從而最大限度地尋求創意表現的多種可能。諸如結合平面意象、解構與重構、聯想與意象性素描等專題訓練,尋找創意表現的不同突破口。課題的展開及形式可以豐富多樣,剪紙、拼貼、肌理運用等均可大膽嘗試,通過運用有效的工具材料和媒介形成獨具新意的藝術圖式。
(三)改變課堂教學過程
設計素描的課堂教學應以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為目的,將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落到實處。在發現問題階段,通過觀察、閱讀、記錄、搜集數據、圖片、文獻檢索等大量資料的匯總,從中探尋與主題相關的內容,在觀察和查找資料過程中引導主動獲取知識;在分析問題階段,力求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在探索、發現、構思、深入創造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理解、思考和討論教學專業問題的能力;在最終實現解決問題階段,運用前期掌握的知識技能,形成好的創意,完善作品。課堂教學的把控能最大程度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創新能力。
至今,設計素描的發展歷程還很短暫,它融合了現代藝術觀念和現代設計理念,對藝術設計專業學生藝術素養的培養以及設計能力的提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許多藝術教育工作者不斷進行設計素描教學的改革和創新,力求使其在設計專業中發揮更大的基礎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