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祖鑫
摘要:中國古典舞是舞蹈藝術世界中的重要分支,也是世界舞蹈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古典舞身韻教學是該舞課堂教學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為促進古典舞長期發展,須加強學生對身韻的學習與認識,從舞蹈技術、舞蹈理論、情感思想上全方位把握古典舞的精髓。讓學生對古典舞有更為深刻的理解與感受,成為舞蹈藝術研究者和古典舞教育認識廣泛關注的問題。
關鍵詞:古典舞;身韻;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J722.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7-0249-01
古典舞中的身韻是該舞審美特征得以顯現的重要因素之一,認識和運用古典舞身韻也是古典舞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本文分析古典舞中身韻的審美表現,展現該舞形態美、動態美、和諧美的審美特征,提出該舞身韻教學方法,即注重“身”與“形”的結合、完善古典舞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傳統文化基礎等策略。以供舞蹈學習者和教育者參考與借鑒。
一、古典舞身韻的審美表現
中國古典舞在我國舞蹈藝術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凝聚了中國古代藝術與民間藝術精髓,對舞蹈藝術的發展發揮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身韻在古典舞中的應用,實際上就是舞姿、舞態與舞蹈技術的結合,通過舞蹈動作、舞蹈節奏,表現出舞蹈者的藝術素養與舞蹈技術水平。因此,身韻成為了舞蹈動作標準之一,也是中國古典舞的審美表現形式之一,是每一位舞蹈練習者不可缺少的訓練環節,受到該舞學習者和教育者的重視。
與其他舞蹈形式相比,古典舞身韻更加注重舞蹈者情感的流露,以及對舞蹈的理解,并以此來表達古典舞的韻律之美。它能夠使舞者通過神形兼備的舞姿與形態,傳達出該舞蹈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并由此展現出中國古典舞優雅、清新、迷人的審美風貌,令欣賞者心曠神怡、賞心悅目,為其帶來獨特的審美享受。因此,中國古典舞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
二、古典舞身韻的審美特征
1.形態美。中國古典舞的舞蹈形態分為三種,即舞蹈體態、姿態動作形態、動作銜接形態三個部分,具體通過舞蹈中的仰身、俯身、翻轉等動作來體現。對于舞蹈者的動作美、線條美都有著較高要求。且在一定程度上,古典舞身韻中蘊含著中國古代傳統哲學思想,所以古典舞才能夠通過身韻做到以身傳神、以形傳神,為中國舞蹈發展提供不可缺少的活力和動力。
2.動態美。古典舞是一種動態的藝術,并且要在一定程度上做到動靜結合,通過優美的肢體動作與身形體態,將古典舞的身韻作用發揮出來,突出該舞的動態之美與動作神韻。并且在完整、優美的舞蹈動作與充分情感流露中,展現古典舞動態特征。尤其需要舞蹈者注意舞動動作之間的銜接流暢性,以及對該舞蹈思想內涵的理解,以便該舞學習者從審美視角整體理解與把握該舞身韻的動態之美。
3.和諧美。舞蹈身法是該舞身韻之美的要點,動作的快慢、緩急都體現出古典舞的規律性。而在把握古典舞規律的同時,需要舞蹈者做好對度的把握,舞蹈動作不能過緊,也不能過慢,不能過松,也不能過散。每一個舞蹈動作、每一個眼神都體現出古典舞的和諧美。
三、古典舞課堂教學對策研究
1.注重“身”與“形”的結合。在舞蹈教學中,舞蹈教師應當在教學上注重“身”與“形”相結合,不僅需要指導學生掌握舞蹈技法,更要在舞蹈學習的基礎階段,對學生舞蹈形態進行培訓與調整,指導學生加強身韻訓練。同時,古典舞教師除了在舞蹈動作上為學生進行指導之外,也要加強學生對該舞思想內涵的認識,從整體上把握舞蹈動作,全方位學習與訓練。如此,便可以做到古典舞中強調的神形合一。
2.完善古典舞教學模式。完善的教學體系是課堂有效教學的基礎與保障,舞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紀與心理狀態,對學生開展差異化、系統性教學。教學上采取從易到難、從簡到繁的原則,循序漸進地指導學生舞蹈訓練。同時,古典舞教師也要不斷加強自身專業素養,促進舞蹈創新與創作。在專業訓練之余,強化對身韻的理解。在古典舞教學計劃中,把身韻教學提高到重要位置,并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針對性教學。
3.注重培養學生傳統文化基礎。中國古典舞吸收和借鑒了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文化與戲曲藝術,將傳統文化蘊含在每一個舞蹈動作設計之中。因此,舞蹈學習者對我國傳統文化需要有一定基礎,對我國傳統文化內涵有一定了解,對古典舞中傳達的思想能夠充分領悟與體會。這就要求古典舞教師在教學中不僅僅重視舞蹈基礎動作訓練,更要注重培養學生傳統文化基礎,為學習與運用身韻提供條件。
四、結語
中國古典舞在我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傳統與其他藝術門類的基礎之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內涵與藝術魅力,身韻便是這種藝術魅力的重要來源之一,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在該舞課堂教學中成為重點與中心。然而,古典舞教師在舞蹈教學中過多地追求技術與形式的訓練,忽視學生對于身韻在古典舞中的運用,這將對古典舞的發展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成為當今不容忽視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