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松濤
摘要:經濟的快速發展,提高了人們的物質生活,人們的溫飽問題得以解決。現代人們越來越關注精神文化的享受,對群眾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創新刻不容緩。本文以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為重點,分析群眾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提出相應創新措施,以供文藝工作者日后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參考。
關鍵詞: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新;策劃
中圖分類號:G2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14-0194-01
現代經濟的發展,使我國群眾對精神文化的需要日益增長,對我國群眾文化藝術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挑戰。然而,現在一些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目的雷同、形式單一,大多以健身、娛樂為主,傳統文化藝術急需改革創新,不能滿足所有階層群眾的需要,做到全民參與。所以我們要分析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其問題,找出相應的創新策劃,為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注入新的生命力。
一、現實問題
1.群眾不夠認可。如果一個地區的文化能被群眾接納,并不斷流傳、發揚,那就說明這個地區的文化具有強大的群眾基礎,容易得到人們的認可。然而在一些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群眾基礎缺乏,設置的活動不能滿足全體群眾的需求,得不到全體群眾的認可。特別是中老年群眾與青年群眾,兩極分化嚴重。中老年群眾只認同休閑健身類的群眾活動,而青年則比較注重新鮮、有趣、富有活力的群眾文化。由于審美角度的不同,很多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無法進行全民參與。
2.形式不夠豐富。大型的群眾文化藝術大多都注重鍛煉身體,佷少兼顧展現城市精神面貌,陶冶群眾情操的作用,幾者的兼顧就對群眾文化藝術工作者的開展和創新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些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內容設計、主題規劃、時間編排上都存在一些障礙,使群眾文化藝術得不到很好的推廣。此外,一些群眾活動只能在戶外進行,如何有效地解決戶外天氣變化對活動造成的變動,使群眾的藝術活動更加豐富便捷,對于群眾文化藝術工作者來說,也是一個需要群眾文化藝術工作者需要考慮的問題。
二、創新舉措
1.了解群眾需求。在新時代的背景下開展群眾文化藝術活動,要以人為本,群眾才是活動的主體。要從群眾的需求出發,認可群眾的個體需要,使群眾的文化生活豐富多彩,為群眾進行更好的服務。在舉辦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之前,文化工作者要積極走訪、調查,深入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還可以進行網絡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青年人的文化需求。這樣,文化館、政府等部門就可以面對不同需求進行有針對性、有目的的群眾文化藝術創新策劃活動。
2.科學利用資源。在了解群眾需求之后,就要對可利用的資源進行明確分析,并思考創新融合的方式,例如可利用的人力資源中舞蹈文員可不可以和音樂工作中進行融合創新,舉辦一場富有原創特色的音樂舞蹈盛典,讓觀眾感受藝術融合的魅力。科學利用物質資源,例如玻璃、塑料等廢品可以考慮變廢為寶,征集更多的傳統文化工作者進行創新,創作出富有當地文化特色的手工藝品。最重要的就是明確財務能力,確保經濟可以保障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順利創新。充分考慮實際經濟狀況,多方面籌備公共文化藝術資金,不單單依靠政府,也要通過社會資助、廣告贊助、商業合作等多種形式,發展品牌文化商業街,使文化對經濟也起到相應的促進作用,實現地區經濟、文化雙贏。
3.豐富活動形式。我們可以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技術有機結合,比如在表演上充分利用電子設施,給群眾帶來更好的視聽享受。還可以將互聯網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將優秀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上傳到網絡上,供其他群眾觀看、欣賞,還可以為自己喜歡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進行網絡投票,真正做到不分年齡不分階層線上線下的全民參與。同時活動的設定也要解放固有思想,不能單一局限于政府或者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應該集思廣益,讓群眾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對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有意義的意見要積極采納并予以實施和應用,緊跟時代發展的腳步,提高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提高群眾創新活動的興趣,培養群眾參與社會精神文化建設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促進全社會文化素養進步。
4.鼓勵文化融合。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新的策劃的道路上,我們不能固步自封。要向國外、少數民族的群眾活動方式合理借鑒。因此文藝工作者要在平時多關注其他國家、其他地區的優秀群眾文化藝術服務活動,與本身的活動進行對比,及時反思、總結,積極學習、實踐,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將優秀的文化元素不斷的融合到傳統的群眾活動中,創造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幫助傳統文化與西方、少數民族優秀文化相融合,促進國家的交往、民族的團結。
三、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存在的一些弊端,創新勢在必行。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創新和策劃需要從群眾的需求出發,科學人力、物質、財力等資源,豐富活動形式,注重借鑒其他優秀文化,促進不同國家、不同區域的文化融合,不斷探索更多的群眾文化藝術活動,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要,加快我國文化現代化建設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