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沁冉 趙小康
摘 要: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建設一支高素質的生態警察隊伍迫在眉睫。建設一支素質全面過硬的生態警察隊伍,其職業素質培養尤其是法律素質培養十分重要。本文通過文獻分析法、比較研究法分析了國外部分生態警察隊伍與國內生態警察隊伍現狀,列舉了生態警察法律素質培養內容,并嘗試性提出法律素質構架,為生態警察素質培養提供了思路。
關鍵詞:生態警察;法律素質
中圖分類號:D63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7-0134-02
作者簡介:王沁冉(1998-),女,漢族,甘肅天水人,南京森林警察學院,本科,研究方向:生態環境保護執法;趙小康(1982-),男,漢族,河北宣化人,博士,南京森林警察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公安情報、生態環境保護執法。
生產建設的迅速發展,生活水平的急劇提高造成了日益嚴峻的生態危機,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陷入了嚴峻的困境之中。為應對我國越來越嚴重的生態問題,黨的十八大明確提出:“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黨的十九大強調:“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生態保護逐漸被重視,生態執法的短缺也逐漸顯現。在第八次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剛性約束原則,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生態環境,加快制度創新,強化制度執行,讓制度成為不可觸碰的高壓線。
生態執法涉及生態學、法學、公安學等多個學科,表現出綜合性強、涉及范圍廣、業務要求高等特點。在培養生態執法人才,建設生態警察隊伍的過程中,如何培養高素質的生態警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法治中國的大背景下,法律素質在生態警察綜合素質中尤為重要。
(一)國外生態警察隊伍
俄羅斯是設立生態警察隊伍較早的國家,俄羅斯生態警察隊伍由各地自行組建,自行管理。俄羅斯所建立的生態警察隊伍并未取代森林警察隊伍,只有部分地方政府將森林警察和生態警察聯合起來進行執法。在俄羅斯生態警察隊伍中,80%以上的人受過高等教育,大批警員畢業于法律專業和生態專業。俄羅斯生態警察成立的頭3年,據統計,共清理了40個大型垃圾場、關閉非法垃圾傾倒點7萬余個,查處破壞生態案件65萬起,其中的477起被移交提起了刑事訴訟,100多人被追究了刑事責任;糾正一般性違章約60萬起,制裁性罰款達2250萬盧布,避免的經濟損失約1億盧布。
德國的環保警察隸屬于德國聯邦內政部。其下設立的11個廳司級單位中,環境司就專門負責環境保護。該部門設有專門的環保警察。長達18個月的專業訓練是每名環保警察的必經培訓環節。
(二)我國的生態警察隊伍
我國對環保司法機關的認識始于1995一部題為《紐約環保警察》的紀錄片。隨著環境問題日趨嚴峻,2006年河北省安平縣成立了全國首家“環保公安”——安平縣·111·環境保護派出所。環保派出所設在縣環保局,公安民警由縣公安局派出,在環保執法時公安民警同時出動,對妨礙公務執行的人員采取措施。
2009年和2013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大代表趙林中、張瀛岑和政協委員王旭東先后建議組建環保警察。2013年6月,在公安大學召開的“環境法治與公安執法”研討會上,專家們深入探討了環保執法的警務向度,以及森林公安拓展生態環保執法職能等問題。
在各方呼吁聲中,國內環保司法機關的建設實踐也不斷得以推進。2013年3月貴州省貴陽市建立貴陽市公安局生態保護分局。2017年6月,福建省永春縣設立生態警察中隊,破解打擊涉河涉水違法行為中“多頭管理無人管理”難題,成為永春流域生態保護的一把“利劍”。各地不斷地進行嘗試為生態警察隊伍的建立提供了實踐經驗。
不同的行業人才需要具備不同的職業素質。生態警察是保護國家生態安全的警種,因其任務、職能、權限的特殊性,筆者認為,生態警察應強調政治思想素質、文化素質、專業技能素質、法律素質、心理素質、體能素質六方面職業素質。
規范化執法的要求越來越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越來越強,管理環境越來越復雜,法律體系越來越完備,在構建生態警察隊伍的過程中,我們需借鑒人民警察隊伍建設經驗,構建一支有較強的法律意識、扎實的法律理論知識,對現行法律法規透徹理解并具有實踐性運用能力的生態警察隊伍。
法律素質在生態警察職業素質中占有重要地位,相對合理的法律知識結構是現代警察法律素質的基礎,也是正確法律觀念的重要來源。由于環境執法的專業性與復雜性,生態警察法律素質可分為基本法律素質和專業法律素質。
(一)基本法律素質
基本法律素質是指每位生態執法人員都必須具備的法律素質,包含基礎法學知識和生態環境領域中具有普適性的法律的適用能力。
基本法律素質培養有利于幫助執法人員構建法律思維,提高執法能力,同時也為專業領域法律素質的培養奠定基礎。基本法律素質培養有利于生態警察處理復雜度高、跨度廣的生態案件;有利于生態警察崗位調動和職權調整。
1.基礎法學知識
基礎法學知識應包含法理學、憲法學、刑法學、刑事訴訟法學、民法學、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學。
法理學是我國法學體系的重要理論法學學科,學習法理學能夠提高生態警察法律意識和法律文化水平,以及增強法治觀念,奠定理論基礎。
憲法是確立公民權利保障和國家機構權限的根本法。《憲法》(2018修正)中第九、十、二十二、二十六條是生態立法、司法、執法的最根本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中有關生態環境的部分也應納入基礎法學知識部分,從而構建較為完整的基礎環境法學框架。
筆者認為,生態警察是由我黨領導的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運用行政、刑事的手段,保護公民環境權[3]的具有武裝性質的國家行政力量。其本質仍是國家行政力量,在行政管理方面,除《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強制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外,生態警察還應對《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環境行政處罰聽證程序規定》《環境行政復議辦法》《環境行政執法后督查辦法》《環境信訪辦法》《環境保護行政許可聽證暫行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按日連續處罰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查封、扣押辦法》《環境保護主管部門實施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辦法》等相關法律有所了解。
2.在生態環境領域具有普適性的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是為保護和改善環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眾健康,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而專門制定的法律。環境保護法是環境領域的基本法,在作為執法依據和職權劃分參考依據方面有重大意義。
《環境監察辦法》于2012年由環境保護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是為加強和規范環境監察工作,加強環境監察隊伍建設,提升環境監察效能而制定的,對于建設生態警察隊伍,指導生態警察工作具有重大意義。
生態警察應協助稅收部門向環境排放應稅污染物的企業事業單位和其他生產經營者征收環境保護稅。因此,生態警察還應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稅法》。
除此之外,生態警察還需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循環經濟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噪音污染防治法》以協助其它環保部門。
(二)專業法律素質
生態執法具有顯著的地域特點,為了使執法活動更加科學合理,生態警察除基本法律素質外,還應具備與工作特點一致的專業法律素質。根據我國生態環境特點,筆者認為專業法律素質可分為水生態、土壤生態、大氣生態、物種生態、林草生態和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
要在短時間內建設一支具有執法能力的生態警察隊伍,可以通過以下三種途徑:一是森林公安隊伍轉型,二是社會招錄,三是選取公安院校畢業生。
森林公安隊伍轉型的生態警察隊伍具有較為顯著優勢,一直以來,森林公安都履行保護環境資源安全的職責,在生態執法方面,森林公安經驗豐富,專業性強。但是,就我國森林公安隊伍組成現狀來看,部分森林公安由護林員發展而來,部分來自社會招錄,部分來自普通公安院校,少部分來自森林公安院校,在生態環境法領域,整體仍存在專業知識不足,法律素質不高的問題。
面向社會招錄的生態警察具有可選擇性的特點。我國可以參照俄羅斯生態警察招錄方式,如設置較高的招錄條件,只招錄法律與生態專業人才。這類生態警察在一開始就具備良好的法律素養或專業素養,針對性培訓即可上崗。
來自公安院校的生態警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高的職業素質。然而,目前大多公安院校并未開設環境法類課程,在環境執法領域大多學生還是一片空白。
就現狀來看,無論是由森林公安轉型而來的生態警察,面向社會招錄的生態警察,抑或來自公安院校的生態警察,在環境執法領域都不具備滿足生態警察職業需要的法律素質。要在短期內建設一支滿足生態警察法律素質需要的隊伍,崗前法律素質培訓必不可少,其理論部分應包含必須學習的基本法律素質和選擇性學習的專業法律素質。
為避免執法空檔期,崗前法律素質培訓還應當理論結合實際,通過大量實踐來充實理論知識。與此同時,為了避免培訓期生態警察因專業知識的不足出現失誤,應聘請專業法律人員從旁指導,嚴格把關每一次執法,充分發揮生態警察職能。
長遠來看,應及時培養生態警察后備隊伍,避免出現斷層現象。為保證生態警察后備隊伍的質量,減輕崗前培訓任務,應當積極開展校局合作,在公安院校增設生態警察專業或開設環境法類課程,在人才招錄時盡可能多的招錄專業人才,逐步提高生態警察整體素質。
我國正面臨履行生態執法職能的部門多而雜亂、生態保護法律法規不完善、環境執法人員法律素質不高等多個問題,建設一支素質全面過硬的生態警察隊伍十分必要。在培養生態警察的過程中,著重培養生態警察的法律素質有利于提高生態警察隊伍執法能力,有效保障人民切身利益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穩定;有利于推進執法規范化建設,構建法治中國。在法律素質的培養上,除校局合作、舉辦生態警察專業人才培養和民警崗前培訓外,還應定期組織學習交流以更新知識儲備,充實實踐經驗,保障生態警察隊伍的長期穩定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鄧華兵.談21世紀初中國生態危機[J].卷宗,2018(20):286.
[2]閔建出席貴陽市公安局生態保護分局揭牌成立儀式[2019-03-10]http: // www. gygov. gov. cn/ zwgk/ xwdt/ bmdt/ 20130304/i222155.html[2013-03-04].
[3]黃龍.論現代警察的基本法律素質[J].公安研究,1999(03):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