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介紹了公車制度改革以來“車輪腐敗”的新動向,指出駕駛員違法從業的現實狀況;其次,結合已被查處的典型案例,對公務車駕駛員的腐敗行為類型化,包括公車私用、私車公養、違法套現等;最后,借鑒部分省份的做法,提出規制公務車駕駛員合法從業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公車制度改革;駕駛員;私車公養;車輪腐敗
中圖分類號:D6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7-0138-02
作者簡介:涂學鋒,新鄉市婦女聯合會,機關駕駛員,二級技師。
公務用車極大便利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公務出行,但由于監督管理方面的不足,違法亂用現象極為普遍。據國家發改委調研,公務車的實際使用分為三部分:公務出行使用、領導干部公車私用、駕駛員私自使用和私車公養。[1]可見,公務用車制度已成為滋生腐敗的溫床,即“車輪腐敗”。此種腐敗一方面造成國家機關辦事經費的不當減少,另一方面又對國家機關形象造成不良影響。其中,駕駛員公車私用、私車公養等問題在近些年呈高發態勢,已發展成為“車輪腐敗”的新變種,應當引起重視。
為改革公務用車制度,規范公務用車的監督管理,減少國家機關財政負擔,國家出臺專門文件以推進公車改革。2014年7月16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對新經濟體制下公車制度改革工作作出部署。《意見》要求取消一般公務用車,保留必要車輛。同時,為規范公務用車管理,預防公務人員通過公務用車從事腐敗行為,《意見》還要求把公務用車配備和運行維護費用納入日常和專項審計監督及政務公開范圍。
目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已全面完成,但各級黨政機關仍保留著必要的公務用車。在此情況下,領導干部公車私用的腐敗現象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但“車輪腐敗”依然存在,且呈現一些新動向。表現為,駕駛員利用公務用車日常管理的漏洞,私自使用公務用車、非法獲取所在機關公務用車財務經費的腐敗行為逐步呈高發趨勢。這同樣是一種嚴重的腐敗行為。因此,如何健全公務用車管理制度,落實對公務用車必要運行費用的全方位監管,是公務用車管理部門和紀檢監察部門未來一定時期反腐倡廉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
(一)公車私用
公車私用是最為普遍的“車輪腐敗”行為類型。國家建立公務用車制度,目的在于方便公務人員出行,提高辦事效率。由于受封建特權思想的影響,部分公務人員和公車駕駛員擅自將公務用車用于私人出行,如用于上下班、接送子女和出入娛樂場所等,在人民群眾中產生極為不良的影響。經過公車制度改革,公務人員公車私用得到遏制,而駕駛員由于控制公車的實際運行,公車私用時有發生。其中,部分公車私用行為較為隱蔽,難以從外部加以識別,因此很難發揮群眾的外部監督作用。典型案例有,2016年10月25日,湖北省武漢市馬鞍山森林公園紀委對一輛公務用車在國慶期間的使用情況進行調查,發現司機王某利用職務之便,駕駛該公務車到江夏區紙坊街辦理私人事務,違反了有關規定。最終,王某被調離崗位并留用察看半年,有關負責人因管理不嚴受黨內警告處分。可見,公車私用問題的存在,反映了公車使用單位對公務用車的日常使用缺乏管理。
(二)私車公養
私車公養是近些年“車輪腐敗”的新表現。私車公養,顧名思義就是用公家的錢為私家車的消費“買單”。[2]主要行為類型有:私油公供、私車公修、私票公報、私車公洗,并以私油公供最為普遍。根據江西省紀委省監委網站的通報,2016年6月至2017年7月,李某任白竺鄉政府司機期間,違規使用單位兩張公務油卡在加油站多次為自己及他人私車加油,消費金額累計達22879元。2018年4月,李某受到留黨察看、行政降級處分,并被收繳違規加油款。[3]再如,根據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紀委通報,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間,縣農業局駕駛員王某用公務加油卡為私車加油15次,消費金額達2804.02元,被黨紀立案審查,縣農業局負責公車管理的辦公室主任也被誡勉談話。[4]對此,上海財經大學麻國安教授表示,“私車公養”具有隱蔽性,治理難度較高,應盡快補上“私車公養”的制度漏洞。[5]
(三)違法套現或拿取回扣
一些公務用車駕駛員不滿足于“私車公養”,而是企圖直接侵吞公務油卡中的金額。在此動機的驅使下,部分駕駛員與加油站工作人員私下串通,由加油站工作人員使用公務油卡為其他客戶私家車加油,并就客戶所付油費在二人間進行分配,從而實現套現目的。例如,在福州市部分中石化加油站,工作人員采取“油槍不歸位”的方式,避免公務油卡因套現而產生異常交易記錄,同時對套現金額進行控制以降低行為暴露風險,套現成功后可獲得百分之十的抽成。這顯然是一種共同違法行為,當數額達到一定程度,極有可能被追究刑事責任。除此之外,公務用車的日常維修保養也成為駕駛員攫取非法利益的手段。據報道,在部分地區,一輛公務用車一年內更換輪胎次數多達四十余次。[1]不難發現,這必然是公務用車司機或其他管理人員從汽車維修保養機構拿取回扣的“隱形外衣”。
(一)建立規范的公車管理檔案
為避免公務用車駕駛員利用職務之便謀取非法利益,就必須對公務用車開展透明化、可視化管理,強化實時追蹤監管。對此,應當建立嚴格的公務用車管理制度,設置規范可查的管理檔案,詳細、準確地記錄所有保留車輛的維修、保養和加油等信息。對保留車輛,一律由單位保管,駕駛員不得私自使用。遇有需要使用公務用車的情形,駕駛員應提前向管理部門或人員提出用車申請并予以登記,注明事由及目的地,以便后續核對、審查工作需要。使用完畢,應立即交還單位,并注明車輛使用情況,包括維修、油耗等。管理部門及時進行核對,確保無異常用車行為。例如,云南省運用“互聯網+”理念,通過建設全省公務用車平臺,對保留車輛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并建立檔案,以確保車輛管理規范透明。[6]
(二)運用衛星定位系統輔助公務用車監管
在信息技術時代,公務用車管理也應創新工作思路。管理部門可以引入衛星定位系統輔助公務用車的日常監管。具體來講,可以在公務用車中安裝衛星定位系統,對公務用車的運行軌跡開展實時監管,及時發現駕駛員的違法用車行為,進而真正實現管理的透明化,起到較好的預防作用。據研究,在安裝衛星定位車載終端設備后,公務用車的運行里程可減少40%左右,運行成本可節省上千萬元,極大地降低了各級機關的資金支出。[7]因此可見,運用衛星定位系統確實有助于對公務用車的運行進行合理的管控,能有效預防駕駛員從事公車私用等違法行為。
(三)規范公車油卡管理
現實中暴露出的私車公養、違法套現問題,其根本原因仍在于公車油卡管理不規范。因此,為減少此種違法情形,就必須建立規范的油卡使用制度。首先,對公車油卡應做到“一車一卡,專卡專用”,即將公車油卡與公車綁定,其只能用于公車加油;其次,只有在公務出行時,駕駛員方能持有油卡,并應進行登記;每次出行完畢后,駕駛員應及時將油卡上交,由管理部門對出行里程、油耗及油卡消費數額進行核對,確保“專卡專用”;最后,將定點加油站、維修點納入管理范圍,實現消費信息互通共享。例如,山東省級黨政機關將公務用車定點加油、定點保險以及定點維修納入其管理平臺實行統一管理,實現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用全流程記錄及相關數據信息統計匯總功能。[8]這一舉措可大大提高公務用車監管的精準度和效率。
公務車駕駛員違法行為的出現,暴露出公務車管理的漏洞,也明確了未來公車管理的工作方向。在國家大力反腐、整治不良作風的背景下,各級黨政機關必須嚴織密網,強化制度約束,提升公務車管理水平。筆者期望,通過以上對策建議的落實,公務車駕駛員違法行為能得到一定的遏制,公務車的使用將日趨規范化。
[ 參 考 文 獻 ]
[1]劉明君,李娟娟.基層政府推進公車改革的現狀與路徑選擇[J].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40(05):25-27+31.
[2]李靔.觀察思考之三? 從公車私用“變身”私車公養——破除“車輪腐敗”背后的特權思想[J].中國紀檢監察,2018(12):24-25.
[3]江西省紀委省監委網站.萍鄉:通報6起“私車公養”等典型案例.http: // www. jxlz. gov. cn/ gplz/ 201809/ t20180917_90142.htm,2019-03-13.
[4]張紅莉.私車公養、油卡套現,我縣3名公車司機被查處.http: // www. sohu. com/ a /221537893_261226,2019-03-13.
[5]李松.“私車公養”現象調查 手段隱蔽性更強[J].決策探索(上半月),2016(08):30-32.
[6]穩步推進平臺建設? 不斷鞏固車改成果[J].中國機關后勤,2018(11):61.
[7]陳苗苗,王隆彬.“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在公務車監管中的應用分析[J].無線互聯科技,2017(23):5-6.
[8]改革創新? 規范管理? 不斷提升公務用車管理水平[J].中國機關后勤,2018(0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