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婚姻法》的十七條對夫妻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財產分割作了相關規定,兩人在婚姻存續期間所獲得的財產屬于個人所有、共同所有和個人所有、部分共同共有,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在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具有法律效力的情況下,都屬于共同財產。但由于一些主觀或者客觀的原因導致婚姻關系破裂,在法院審理離婚的案件中有很大一部分案件是因為夫妻雙方財產分割導致的,雙方婚姻關系解除則財產關系也解除,婚姻的解除不再是案件的主要矛盾,怎樣公平而準確的分割夫妻雙方共同財產才是主要的。本文簡要介紹了離婚中夫妻共同財產的劃分,對此加以論述,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財產分割;共有財產;建議
中圖分類號:D923.9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7-0170-02
作者簡介:戚曉光(1977-),男,漢族,安徽靈璧人,本科,任職于浙江凱旺律師事務所,研究方向:婚姻家庭。
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關系的是夫妻雙方的自身利益,而且還與相關的家庭成員有利益關系,在一定程度上還關系著第三人的有關利益還可能涉及到民事行為安全。由此可以得出,夫妻雙方在涉及到財產分割時所帶來的影響是多方面的,不僅可能給兩個家庭造成影響,甚至還可能會對社會的和諧發展造成影響。就當代社會來看,我們年輕一代的
婚戀觀也發生了新的變化,離婚率逐漸呈上升趨勢。此外,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新型財產不斷涌現,共同財產的分割也越來越復雜。為了解決的問題將丈夫和妻子的共同財產,我國在2001年修訂的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從三個方面就夫妻雙方的財產分割問題作了補充和解釋。由于社會變化發展在不斷進步和更新,夫妻財產分割制度的發展需要適應這個變化,需要對夫妻財產分割制度進行新的財產范圍界定,還要對其相關的法律制度和司法解釋進行完善,這對夫妻財產分割問題的解決有很重要的影響。夫妻共同財產的劃分同時受到其他相關法律法規制度的約束,因此在司法實踐中,仍然沒有具體的法律或法規規定,增加了處理的難度。
為了合理劃分離婚中的共同財產和共有財產,首先要對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界定有一個認識。我國部分學者認為,有廣義的夫妻共同財產也有狹義的夫妻共同財產。除了一些特殊的財產以外,夫妻所有的財產都屬于雙方共有則稱為廣義的夫妻共同財產制度。夫妻雙方所擁有的共同財產一般可以分為動產、不動產、收入等的共同財產。在我國,夫妻共同財產制度是指夫妻婚后共同所得的法律制度。即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對所擁有的共同財產具有平等的權利,是狹義的夫妻共同財產制度。本文探討的“離婚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是狹義夫妻共同財產。
(一)優先原則
根據《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的規定,夫妻雙方在解除婚姻關系進行財產分割時,應該雙方進行協商,無果后方可到法院進行訴訟。在由法院對雙方的共同財產進行評估,然后再根據具體情況作出判決。婚姻登記機關或法院應當充分尊重當事人的意志和協議的影響部門提供,不能以欺詐、威脅以及故意脅迫當事人,也不能通過其他手段損害當事人的權益。在協商財產分割時,重要的是要注意,只能分割共同財產,而不能分割家庭財產。家庭財產與夫妻共同財產在某些方面的劃分范圍是存在不同的,此時就要對的人財產和家庭財產進行分離,然后再進行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
(二)平等原則
在夫妻雙方的婚姻關系中,雙方在法律上的地位和權力是平等的,同時也是婚姻家庭中一個重要的原則,在婚姻家庭關系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夫妻雙方在家庭中是兩個平等的主體,在享有同等權利的同時也承擔著相同的義務,在離婚時,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共同財產享有同等的權利,從原則上來說在夫妻雙方共同財產范圍內的財產,都應該進行平等分配,存在特殊情況的應該另行討論。
(三)照顧原則
首先,照顧孩子和妻子利益的原則。夫妻共同財產的分割應當給予適當的照顧。這是從歷史傳統、家務負擔和女性生理特征的角度來分析的。一般來說,離婚后,女性在找工作和謀生方面都比男性弱,所以從人道主義角度上說女性處于弱勢地位更需要幫助。所以在進行財產分割時,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會更加注重女性的權益。在此,未成年人也屬于在財產分割中的弱勢,在進行財產分割時,應注意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而且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不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分割。同時在進行財產分割時,也會更加注重無過錯一方的合法權益的保護。在進行共同財產分配時給予無辜的一方更多的份額,以便為他的情感創傷獲得經濟上的安慰。本條所稱過錯,不限于納妾、重婚、家庭暴力、虐待、遺棄、賭博、吸毒等對配偶或者其他家庭成員的重大過錯行為,也包括其他違反婚姻義務、損害婚姻關系的過錯行為。
離婚夫妻財產分割的方法是確定夫妻共同財產的所有權及其在離婚時所承擔的債務。我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規定中,夫妻雙方的婚姻關系解除時首先應該雙方協商,并按照協議對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婚姻法解釋(二)》規定,夫妻雙方在離婚協議書或財產分割協議中已作出財產分割的規定,該條款或協議對婚姻雙方具有法律限制。如果夫妻或雙方的協議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其中一方在簽訂協議后又不履行的,可以到法院提起訴訟。同時,在離婚協議簽訂一年后,發現協議中具有虛假、欺詐等違法行為時,受害人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撤銷協議。如果雙方在協商無果后,允許法院根據原則分割共同財產。在實際分割中,婚姻財產應當按照平等分割廢棄共同財產的原則,并在對具體情況進行調查了解后公平分割。
(一)認定缺陷
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物質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都得到了提高,為滿足物質需求很多高檔、貴重具有重大價值的物品也出現在家庭生活中。這也可能在婚姻關系解除時成為共同財產劃分的財產,雙方可能認為自己所用的東西應屬于個人財產,因為法律并沒有對此作出具體的相關規定,所以在進行財產分割時也會導致糾紛的出現。英國為了公平分配財產被丈夫和妻子在他們的婚姻的持續時間,分別對1973年的婚姻訴訟法中所規定的救援令以及夫妻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不動產做出了新規定。法律規定,當婚姻關系解除時,應當考慮當事人的收入情況以及經濟能力,從而對夫妻的共同財產在進行分割。
(二)分割方法不完善
在《婚姻法解釋(3)》出臺之前,《婚姻法解釋(2)》第20條的規定一般作為處理房屋分割的司法實踐依據。根據本文提供的,如果丈夫和妻子無法談判房子的價值和所有權的共同財產,人民法院應當要么允許雙方競購,或判斷一個政黨獲得房子的所有權,同時和補償的配偶,或拍賣所得的房子和鴻溝。這個規定并沒有使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的分割的達到更好的解決。當出現婚后房產抵押的情況時,在離婚時并沒有具體的法律規定,缺乏共同財產分割的統一標準。而在《婚姻法解釋(三)》的出臺后,這一立法的缺陷得到完善,并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的房產分割做出了更為具體的法律規定。法律規定,婚后共同抵押的房屋應該首先確定房屋的歸屬權,其次配偶與其共同承擔抵押金。但是這一規定還不夠完善,這個規定并沒有對房產的債權做出相應的規定。
完善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范圍。應當明確的是,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所得,不經勞動和投資的成果和自然增值,可以納入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從法律規定的視角來對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則日用品應該作為日常生活中的“小價值財產”,也屬于夫妻共同財產的范圍,從而排除大價值財產。其次,婚后雙方購買的個人所需要的日常生活用品,如具有重要價值的珠寶、汽車等,同樣屬于夫妻共同財產。在進行夫妻共同財產分割時,另一方可以向共同財產的所有人要求共同分割,應遵循平等分割原則,對所有物進行評估,所有人向對方支付物品價值的一般。當遇到特殊情形時,要以實際為主進行具體分析,一些特殊的生活用品,不論價值大小、價值多少,不應該作為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如輪椅就不應劃分為共同財產。體現公平原則完善財產分割制度。考慮雙方的賺錢的經濟能力和身體健康狀況,在進行共同財產分割有照顧原則,要保護在婚姻關系中處于弱勢地位一方的合法權益。同時,還要考慮在婚姻存續期間當事人雙方對家庭積累的資產的貢獻程度,如果因為在婚姻關系中造成一方的事業或者身體情況不好時,因離婚而導致其生活水平下降,甚至難以維持時,要體現照顧原則,要充分考慮到在婚姻關系解除以后當事人的生活狀況,在進行共同財產分割。同時,夫妻雙方離婚時,還要考慮未成年孩子的相關權利,他們必須妥善處理這樣的問題,如撫養和教育他們的未成年子女。同時,我國相關法律機構還要對有關夫妻共同財產分割的法律規定進行完善和補充。
本文分析了我國現行婚姻法和司法解釋的缺陷,列舉了立法缺陷和立法漏洞引起的理論爭議,并對這些立法漏洞提出了一些建議。但就我國目前的有關夫妻雙方婚姻關系解除基于立法缺陷分析和仍然缺乏完善措施研究,本文重點分析了在現有的法律框架體系中,識別和劃分的丈夫和妻子的共同財產分離,鑒定價值的人力資本和家庭勞動,和識別不清楚經濟利益的知識產權的所有權。本文根據現行法律法規的相關規定,尋求解決上述問題的有效途徑,具有一定的實際應用價值。本文主要探討了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與劃分,并從婚姻法、物權法等不同的理論視角分析夫妻共同財產的界定范圍,并對我國現有的《婚姻法》認做出了相關規定和劃分。本文主要為離婚時,夫妻雙方共同財產分割和認定確定了合理的標準,并為司法實踐提供了一些實用的方法。推動未來的夫妻財產分割制度,促進夫妻財產分割的審判情況更加公平,推動婚姻家庭關系的和諧發展。
[ 參 考 文 獻 ]
[1]寧波市婦女聯合會,寧波市律師協會婚姻家庭專業委員會主編.婚姻家庭法律問題實例精選[M].寧波:寧波出版社,2011.
[2]蔡福華.夫妻財產糾紛解析[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3.
[3]賈明軍.離婚財產分割[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10.
[4]洪朱丹,編著.離婚財產分割與賠償計算標準[M].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
[5]王洪,主編.婚姻家庭繼承法精要與依據指引[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