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民間借貸活動是法律上的一個用語,即為不涉及國家層面的個人或者法人之間的金錢借貸活動,由于借貸雙方在整個過程中是處于平等的狀態,因此法律可以束縛的范圍就相對較小,由此就會引發一些后續的問題。本文主要探討民間借貸活動和金融犯罪問題之間的聯系,通過原因分析,提出相應的控制手段。
關鍵詞:民間借貸;金融犯罪;因果關系;措施
中圖分類號:D924.33;F832.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9)17-0179-01
作者簡介:潘曉珍(1981-),女,漢族,浙江溫州人,本科,浙江光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研究方向:刑事辯護。
民間借貸關系的產生源于借貸雙方之間的合意,是為民法所規制的一種行為,二者之間通過借款人的借款行為這樣的方式成立一種借貸合同,是實踐合同的典型代表。但是正是因為其成立的與否取決于二者之間的合意,利息用途是否擔保等法律并沒有規定太多,如果出現問題,其中一方可以到法院起訴另一方的違約行為[1]。但是,近年來出現更多的問題是民間借貸活動與刑法犯罪出現了聯系,金融犯罪是表現最多的一類。
首先關于民間借貸的概念。民間借貸自古以來就在我國存在著,可以說是一種極為簡便的融資方式。這是一種自發方式的融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金融機構的融資方式的不足,對一些中小企業而言,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快速解決自身的資金短缺問題,但不可否認的是,非法融資的現象也隨之產生,嚴重危害社會公眾和國家的利益。
民間借貸具有參與主體多樣化和資金來源多樣化的特點。在現實生活當中,民間借貸往往參與人數較多,方式便捷,于是有比較廣泛的資金來源。只要手里掌握足夠的資金,不論是自然人還是法人抑或是非法人組織,都可以成為參與民間借貸的主體,這是主題多樣化和資金來源多樣化的原因,具體來看資金來源,包括法人的自身的工作收益,自然人的各項收入以及個人的銀行儲蓄,還有就是包括一些本來就來源不明的資金,在這些資金來源當中,所占比例最多的當屬私人財產和數額比較大的收益。
民間借貸還具有地域性和隱蔽性的特征。具體分析原因,借貸關系的成立,特別是民間借貸關系的成立,多半是基于一種信任關系,與傳統的道德因素,歷史發展等原因不可分割,當然,在這里面,人際關系是最重要的,所以民間借貸活動往往會出現地域性的地區特征。還有就是上文也曾經提到過的,民間借貸關系還沒有得到法律上的直接控制與規制,這實際上是屬于一種私人活動,還不能夠被稱作是一種合法的“融資”方式,我國的相關金融監管部門很難全面的去注意到這其中的問題,所以也就具有了隱蔽性的特征。
民間借貸還具有以信用為基礎的特征。這個特征在上文中也有所提及。信任問題一直是阻礙我國金融行業發展的一個原因之一,對于大多數中小企業來說,他們一般情況下很難獲得融資的原因也在于沒有相應的擔保或者是自身的信用等級較低,所以一般正規的金融機構或者銀行不會輕易撥款。民間借貸卻不用擔心這種問題,因為在這種借貸關系當中,雙方一般是早已相識的關系,或者有一個極為信任的人在中間成為擔保人,不需要正規金融機構那樣的手續,這也就促成了借貸關系的形成,其中的一方如果發生了有損信任關系的行為,那么就再也不能夠向其借款了。另一個原因就是雙方一般處于同一個地域之中,所以地域性也是信任的一個基礎。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目前學界的多數觀點是非法吸收公眾存款之后是否去正規的合法經營的性質并不明確,在我國目前的法律規定之中,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目的沒有得到明顯的體現,所以,在進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的行為產生之后,不論什么目的,都可以被人為認定為非法目的,進而去進行犯罪行為。比如說,一個小微企業在正常的經營運轉過程中,如果遇到了資金困難等問題,往往會選擇通過聚集社會資金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這種情況下如果被認定為犯罪行為是明顯有失偏頗的。但是如果利用吸收來的資金去進行詐騙等違法行為,此時就可以被認定為違法行為。具體應用到金融犯罪這一大類當中考慮,應當要進一步去明確犯罪的判定標準。
對于民間借貸活動沒有建立適當的刑罰規定。罪責刑相適應的原則是刑法的三大原則之一,在必要的時候適用刑罰才符合謙抑特征,所以有必要建立健全的懲罰機制。但是實際情況并不是這樣,民間借貸行為發生之后可以去賭博、詐騙、非法經營、放高利貸、洗錢等不同種了的金融犯罪活動,這樣最后的所定罪名不同,懲罰規定自然也不同。比如說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和擅自發行股票、債券罪的量刑就存在明顯的差別。如果相關的行為主體利用了法律上的這一規定,就能夠逃脫法律的制裁。
限于本文的篇幅限制,不展開相應的對策套路,而且實務中發生的金融犯罪問題遠遠不至于此。要想減少此類問題的發生,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比如說首先要明確正規的民間借貸活動與非法集資之間的區別,法律要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在懲罰犯罪方面,要注意使用罪刑責相適應的原則,公平處理不同的犯罪行為,合理規定入罪條件和刑罰限度等等。
民間借貸活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金融犯罪活動日益猖獗,我們必須要重視相關的問題。不僅需要國家政府進行相關立法,同時也要注意法治的宣傳,培養社會行為主體——公眾的整體法律意識,相信也是解決民間借貸活動中出現問題的一大利器。
[ 參 考 文 獻 ]
[1]傅風昊.民間借貸中金融犯罪問題探析[J].現代婦女(下旬),2018(12):27-27.
[2]胡鵬.企業間民間借貸合同有效司法解釋的法律評析[D].湖南師范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