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正莉
《小學語文課程標準》關于小學生習作有這樣的表述:“對寫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第一學段);“留心周圍事物,樂于書面表達,增強習作的自信心,愿意將自己的習作讀給人聽,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第二學段);“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第三學段)。我們從“有興趣”“樂于”“自信心”“分享快樂”等詞語中,可以看出課標對學生習作的關注,興趣、快樂對于小學生的習作非常重要。三年級學生剛剛邁進習作的門檻,是習作的起步階段,比第一學段的寫話高出了一個層次,因此很多學生產生了畏懼心理,感到無從下手,無話可寫,此時只有激發他們的習作興趣,從趣味寫作入手,才能更好更快地消除畏懼,提高習作水平。
積累開啟習作之旅
學生進入起步習作階段,作為老師要努力打開學生的視野,豐富閱讀積累。筆者班里開展了豐富的讀書活動,“親子共讀”“同讀一本書”“整本書閱讀”等。閱讀過程中,學生在自己準備的而且進行美化過的“積累本”上,每天摘錄一個優美詞句,每天中午同學間交換積累本,向同伴推薦自己的積累,小伙伴間相互評價,激發孩子的積累熱情;每周五,我們組織一次展示活動,學生選擇精美文段或背誦,或仿寫或創編。這樣,日積月累,有了一定的閱讀積累,學生便有話可說,便自然能踏上了習作之旅。
從“微”入手,感受習作
有不少學生,一聽說習作就頭疼,為了讓學生們不會見習作本而犯愁,我們從可以“微”入手,讓學生們覺得習作要求并不高,習作不可怕。
隨文微寫作 每天在課堂上寫一點并及時交流、評價,當然,要以鼓勵為主,讓學生覺得原來“寫”并不難。在語文教材中,有許多文本中部分情節一帶而過,給讀者留下了發人深思、耐人回味的藝術空間,我們要善于抓住這些空白,讓學生充分發揮想象,進行補白。如教學三年級上冊《風箏》時,“我們向那房子跑去,繼續尋找我們的‘幸福鳥……”這樣的結尾意味深長,留下懸念,是很好的補白教學。
師:請同學們充分發揮想象力,想一想孩子們在水磨坊能找到心愛的“幸福鳥”嗎,并用“我”的口吻寫一寫。
(生寫5分鐘后匯報)
生1:我們飛快地來到水磨坊,一眼就看見水面上漂浮著一個大蝴蝶樣的風箏。大家不約而同地喊道:“‘幸福鳥,我們終于找到你了!”
生2:我們滿懷希望沖向水磨坊跟前便分頭尋找,可尋找了每一個角落也沒有“幸福鳥”的影子。大家垂頭喪氣地坐在那,“明天咱們再做一個!”小紅大聲說道。“可我還想我們‘幸福鳥”……
這樣的隨文補白進行微寫作,學生們沒有壓力,想怎么寫就怎么寫,大大地激發了寫作的興趣,每篇課文老師都抓住文本中的訓練點,精心設計“微”的路徑,讓學生每天練一練,他們就不會再有恐懼感了。
隨課微寫作 每學期開學的第一課,我們會讓孩子自由聊聊新學期的老師和同學以及新教室,話題新鮮又愉快。“哈哈,她比上期瘦了不少,也黑了許多,可能天天游泳吧!”“她怎么比以前還白了呢?難道一個暑假沒出門?皮膚雪白雪白的,又細又嫩。哦,個子長高了不少,以前和我差不多,剛才我們量了量,快高我半個頭了。”通過老師的指導,孩子們從身高、身材以及聲音的變化等方面仔細觀察,通過猜一猜的方法進行活動,這樣,一篇“新話題”的作文應運而生,原生態地記下了開學新發現。這樣的隨課微寫作,其實隨時可以發生。
生活中進行微寫作 習作中,學生還有一大困惑就是面對生活中海量的素材,如何取舍和加以運用。鼓勵學生用不一樣的眼光去觀察生活,注重引導學生的細節描寫,一個學生在寫自己最快樂的事中就學會了抓住細節:“我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媽媽的頭發,用梳子慢慢往下梳,頭發偶爾有些打結,我就細心的把打結的頭發分開,為了不弄疼媽媽,我用手抓住打結頭發的上半部,這樣手指輕輕的把打結的頭發梳順,當發現媽媽頭發中有少許的白發,我很心痛。”這樣留心生活,體會生活,收集到的素材必然是獨一無二的,取用的價值就大得多。
循環日記,激發習作之趣
魏書生曾說:“寫日記所帶來的好處是難以盡述的。”寫日記是一種比較簡便的提高習作能力的方法,尤其適用于年齡較小的學生。通過寫日記,可從小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但如果每位孩子每天都寫日記,老師難以做到及時批改;孩子如果每天寫日記,也可能產生怠倦。為了更好激發學生寫日記的興趣,提高寫話實效性,筆者在班級中設立“循環日記”。即4人為一小組,每晚一名孩子寫日記后由家長做出肯定的評語。第二天老師批改后,在班上進行部分點評,教會學生如何選擇內容,如何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認真地分析、判斷自己的所見所聞,然后將自己所觀察、思考的寫成日記等,在評析中指導學生寫簡短的日記,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日記的習慣,提高自己的表達能力。老師評講后會發給小組二號同學,該同學領到日記本后,會認真讀一號同學的日記并做出相應評價。一周后,小組內成員聚在一起選出一篇最佳日記,參加班級挑戰。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更提高了學生修改習作的能力,同時同學間相互學習,共同提高,真正達到了和諧互助的效果。
學生之所以苦于習作,應歸咎于他們對習作不感興趣,總是覺得無從下筆。要激發學生興趣的最好的手段,就是讓學生有詞可寫,有話可說,降低習作要求,進行微寫作訓練,同時有趣的循環日記更容易喚起學生的習作興趣。有了寫的興趣,學生愿寫,他們的起步習作也會很精彩。
(作者單位:四川省德陽市華山路學校)